1第二章财政收入总论财政收入总论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一、财政收入的含义二、财政收入的形态三、财政收入的依据四、财政收入的分类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三、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第三节财政收入结构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类三、我国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或称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公共职能,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筹措的所有货币资金的总和,即以货币表现的社会总产品的部分。二、财政收入的形态财政收入表明政府获取社会财富的状况。这表明社会物质财富是财政收入的实质内容。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形态存在很大的区别。1、在自然经济时期,财政收入主要以劳役和实物的形态存在。2、在商品经济时期,财政收入一般以货币形式取得。3、在现代社会,财政收入均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三、财政收入的依据政府取得财政收入主要凭借公共权力,包括1、政治管理权: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形式,决定于政府供给的公共商品性质。2、公共资产所有或占有权;3、公共信用权等:发行国债、股票等。四、财政收入的分类21、按形式来分(以财政收入的形成依据来分)(1)税收收入:依据政治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基本特征;主导地位;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在发达国家,税收一般占政府经常性预付收入总额的90%以上,是公共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税收收入已占到财政收入的95%左右,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财政收入分类按形式分按来源分按管理要求分按层次分按性质分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债务收入其它CVM预算内预算外中央地方无偿收入有偿收入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产收入基本建设其它收入捐赠收入对外贷款归还收入3我国税收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年份比重年份比重年份比重年份比重年份比重195214.4196313.3197412.9198522.8199610.2195314.5196412.5197513.4198620.5199711.1195415.4196511.9197613.9198717.9199811.8195514.0196611.9197714.6198816.0199913.0195613.7196711.1197814.3198916.1200014.1195714.5196811.1197913.3199015.2200116.0195818.1196912.1198012.7199113.8200216.8195914.2197012.5198113.0199212.4200317.5196014.0197112.9198213.2199312.3200418.8196113.0197212.6198313.1199411.0196214.1197312.8198413.2199510.3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92页,“财政部2004年财政预算决算报告”等有关数据计算得出。(2)国有资产收益:依据公共资产所有权;形成途径①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由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投资形成的资产。②根据国家主权原则自然占有的经济资源所形成的国有资产。如领土、领海、领空及其所属的一切自然资源(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等)③国家依据法律无偿占有的资产。主要包括a、在对外关系中得到的馈赠、援助、转让等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b、根据国家法令,取得以国家为对象的捐款、转让等所形成的国有资产;c、依法没收、接管、索取国内外单位和个人资财而形成的资产;d、根据所有权再生产的原则,上述国有资产的随着物(如原始森林)、伴随物(如商誉)、孳息物(如资产溢价和自然增长、资产收益及其再投资等)。收益的形式①来自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的资产收益形式。这属于经营性和投资性收益。(利润、承包费、租赁费、股票和红利、国有资产处置、变卖、溢价收入、国有股权转让收入)4按照正常的逻辑,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是国家,有利润的国企向国家上缴盈利(分红)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自1994年税制改革后,国企的税后利润基本上全部归企业所有,国家作为出资人并没有享受到出资人的权益。众所周知,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垄断地位的央企,如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力公司等等巨头,凭借垄断优势,赚取超额的利润。2005年,国资委监管的169家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312.9亿元,利润6276.5亿元,其中,仅仅中石油一家企业,其2005年的盈利就高达1334亿元,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人们有理由发问:如此高额的红利,为什么都归企业而不上缴国家财政呢?更为令人不解的是,国家甚至还要拿出巨额资金,为这些盈利大户的某些亏损业务环节进行补贴。也就是说,赚的钱归自己,亏的钱由国家财政买单,旱涝保收,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②来自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收益形式。(土地使用费、国家资源管理收入、中外合资企业场地使用费收入)③国有资产收益的其他形式。主要有依法没收资产收益、接受无主资产收益、接受赠予资产收益等。(3)债务收入国家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的原则从国内外取得的各种借款收入。包括在国内发行的各种公债、向外国组织的借款以及发行国际债券取得的收入。当财政的“现时收入”(以上三种)无法满足需要时,就有必要预支“未来”的收入。公债通常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公债发行的规模不仅取决于一般财政收支的状况,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因此,公债收入规模会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4)其他收入是国家政府机关或国家事业机构等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基金或批准使用国家某些资源时,向收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包括规费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公共收入。2、按照财政收入来源分类(1)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C、V、M三部分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M构成财源主要因素,因此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同财政收入的关系应着重研究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成本因素C和V的变化对M从而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V不变时,降低物化劳动消耗即C,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M和增长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降低生产资料耗费,要根据生产资料的性质区别对待。属于原材料、易燃易耗品等生产资料的耗费,应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力求节约,通过技术或生产工艺流程创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纯收入和财政收入。5属于固定资产耗费的补偿,应合理确定折旧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每件产品中转移的折旧价值,降低单位产品成本从而增加企业盈利和财政收入。如果折旧率过高,就势必减少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如果折旧率过低,此时财政收入的增长是以牺牲企业发展后劲,减慢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步伐为代价的,因此财政收入增收是虚假的不真实的。在社会总产品一定且C不变时,V部分增大,M部分减少,相反V部分减少,M部分则增大。因此,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①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剩余产品价值包括税金、企业利润和用剩余产品价值支付的费用(如利息)。其中主要是税金和企业利润。在统收统支的计划型财政条件下,国营企业所创造的M绝大部分均由国家集中分配用于扩大再产和社会共同需要形成财政收入。另外,国家以税金形式取走非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纯收入形成财政收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赋予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根据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国家不能取走国有企业的全部M,只能参与一部分企业纯收入的分配,即国家以行政管理者身份参与分配,向企业收取税金,同时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企业利润分配。②V是财政收入的补充V是指以劳动报酬的形式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从我国目前来看,V虽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低工资制度,劳动者个人的收入普遍较低,国家不可能从V中筹集更多的资金。就现实的经济运行来看,目前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第二,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如结婚登记费、护照费、户口证书费等)和罚没收入等。第三,居民购买的国库券。第四,国家出售高税率消费品(如烟、酒、化妆品等)所获得的一部分收入,实质上是由V转移来的。第五,服务行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企事业单位上交的税收,其中一部分是通过对V的再分配转化来的。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和完善,财政收入来自V的比重将逐渐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高工资政策和个人所得税和工薪6税为主体税的财税制度,其财政收入有相当部分直接来自V。③C中的个别部分构成财政收入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一般已不适宜将折旧基金列为财政收入,但是,由于实行国民生产总值型的增值税,仍有一部分C通过增值税成为财政收入。(2)按照财政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国有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3)按财政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标准:工业部门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农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收入提供财政收入的主要部门商业部门收入其它部门收入第三产业收入3、按财政收入的管理要求分类:预算内财政收入预算外财政收入4、按财政收入取得的层次来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年份绝对数(亿元)比重(%)全国中央地方中央地方19781132.26175.77956.4915.584.519801159.93284.45875.4824.575.519852004.82769.631235.1938.461.619902937.10992.421944.6833.866.219913149.48938.252211.2329.870.219923483.37979.512503.8628.171.919934348.95957.513391.4422.078.019945218.102906.502311.6055.744.319956242.203256.622985.5852.247.8719967407.993661.073746.9249.450.619978651.144226.924424.2248.951.119989875.954892.004983.9549.550.5199911444.085849.215594.8751.148.9200013395.236989.176406.0652.247.8200116386.048582.747803.3052.447.6注:(1)中央、地方财政收入均为本级收入;(2)本表数字不包括国内外债收入。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5、按性质来分:无偿收入:主要包括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征收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消费性支出。有偿收入:主要指债务收入,主要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和弥补财政赤字。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一、含义及衡量指标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财政收入来源的总量。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政府公共事务范围和一国财政状况的基本指标。2、衡量指标(1)绝对量指标:财政总收入(2)相对量指标:①财政集中率:K=FR/GDP×100%。FR表示一定时期中1为(一年)的财政收入总额。K越高,表明政府配置的资源越多,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就越小。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普遍处于较高水平,基本在30%—50%之间。以2005年为例,最高的是瑞典,占52.94%,美国占29.32%,日本占28.02%,德国占37.9%,法国占45.69%,英国占38.27%。由于政府可以以财政赤字的方式扩大开支,事实上,国家支出占GDP的比重更高,2005年的数据显示,美国占39.2%,日本占29.2%,德国占52.3%,法国占55.9%,英国占46.9%。国家消费的重点领域具有明显的公共开支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