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1-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材分析:上堂课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研究这些微粒的组成和变化,使学生在认识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基础上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对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化学计算作好铺垫。本节教材通过形象的描绘、宏观和微观的对比、数据的量化、科学的推理、真实的图象、史料的佐证以及图文并茂的画面,使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和离子的真实存在。从微观的角度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微粒方面的知识,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由于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引导他们进入微观世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一课时:分子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3)是学生认识到分子、原子、离子存在的真实性。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2)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重点: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2-难点:在实验中建立分子、原子、粒子在化学变化重的形象,完成对化学变化宏观现象中的微观解释。教法分析:引导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分析:交流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课前准备:教师:1、大屏幕:不同微粒构成的物质。2、氢气、氧气、水的性质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分子真实存在的例子。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哪些呢?【投影】有关物质的微粒图【交流讨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分子、原子、离子_;你能举例说出几种物质已学过的物质它们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铜由铜原子构成;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一、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干冰、水、氧气、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阅读】阅读P64第2、3段【交流讨论】2、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的。如: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3)分子之间有空隙。如: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联想与启示】P63【交流讨论】我们知道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和氢气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再具有氧气和氢气的性质呢?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3-【回答】(4)分子不同,性质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觉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并举例说明。二:原子【交流讨论】分子已经很小,它能否再分呢?【投影】水分解过程的微观解释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又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交流讨论】分子由什么构成?在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不变的是原子种类、数目。【小结】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2、原子与分子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4、由该原子构成的分子,体积比该原子大,但不能说分子一定比原子大。【阅读】阅读P65第2、3段【交流讨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通常有哪些?【小结】3、金属、稀有气体、部分固态非金属(金刚石、硅)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4、原子有哪些基本性质(1)原子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的。如: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3)原子之间有空隙(4)原子不同,性质不同。【总结】本课主要学习哪些知识?有何收获?【试一试】1、判断:分子大、原子小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4-2、判断: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3、简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说明氢气的燃烧过程。课后小结:1、分子定义、性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2、原子定义、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3、分子、原子区别与联系。课后反思:本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分子原子模型结构感受分子、原子真实存在。分子、原子的性质,定义和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由于这些内容抽象、枯燥,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只有让学生多去体验、交流,才能让学生学好这些内容。第二课时:原子的构成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知道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3)知道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2)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3)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重点:知道原子的构成。难点:初步建立原子结构模型教法分析:引导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5-学法分析:交流讨论法、合作学习法1.复习知识【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2.【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如可分,原子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猜想】学生说出心中的原子结构。【学生】实心球、乒乓球、枣子模型、糕型等。【过渡】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3.交流讨论【联想与启示】P66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设疑】你能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现象解释结论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的空间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α粒子途经带正电荷原子核附近,受到其斥力,而改变原来方向。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α粒子碰撞到质量很大的金原子核而弹回。原子中有一个体积小、质量大的核【归纳】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心,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质量很小。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6-【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回答】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二者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呈电中性。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4.引导探究【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内部构成的直观形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学生】试一试【学生】课堂小节课后反思:本课是研究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结构,多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引导学生理解,比如原子模型可以看成太阳系中行星围绕太阳转,原子内部结构可以把原子比喻成鸟巢体育场,原子核为中心悬挂的一个小球,电子为在体育场中飞行的蚊子,形象的比喻,原子中三者相等关系式的推导是一个难点,真正理解才能更好的记住。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7-第三课时:相对原子质量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过程与方法:(1)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2)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物质无限不可分的观点。重点: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难点: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质量。【投影】:三种原子的实际质量。【设计意图】这样提供具体数据,为引课做准备,便于学生准确直观地比较数据结果【设疑】这样描述原子质量记忆方便吗?如不方便哪我们又采取什么方法来记忆呢?阅读并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__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与之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符号用_Ar_表示。单位为_1__。公式表达式:Ar(原子)=12/1(某碳原子)(某原子)mm【练习】1、一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求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已知一个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求一个镁原子的质量。【阅读】P73熟悉一些常见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8-【投影】几种原子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的表格,找出相对原子质量与质子数、中子数的关系。【归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设疑】我们已知原子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分子也有一定质量,能否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直接表示出相对分子质量呢?【交流讨论】相对分子质量又如何表示呢?相对分子质量___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_。Mr(分子)=∑Ar(构成微粒的原子)例题:求出水的相对分子质量Mr(H2O)=2Ar(H)+Ar(O)=2×1+16=18【活动与探究】P69完成三个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拓展】如化学式前面加了系数如:2CO2又如何计算。【课堂小结】重点展示出来:(1)理解并记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作业见讲义:课后反思: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引入通过如何表示生活中一粒米、一粒花生、一粒黄豆、一粒芝麻,来寻找相对质量,从而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推导是个难点。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的格式还不够规范,带结晶水合物的计算学生会把点看成是乘。第四课时:离子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知道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3)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过程与方法:(3)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4)提出与问题有关的猜想,进行初步的探究。梁丰初中3-2构成物质的的微粒-9-(3)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养成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4)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重点:知道原子得失电子可以转变成离子。难点:初步建立微粒模型结构教法分析:引导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分析:交流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引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有没有规律?电子是怎样排布的?【讲解】(1)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每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最外层不能超过8个电子。(2)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3)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电子的得失化学性质金属少于4不稳定易失去电子较活泼非金属多于4不稳定易得到电子较活泼稀有气体2或8稳定不易得失电子较稳定【归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设计意图: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