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人的印象管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中国人的印象管理一、社会知觉中的习惯性效应――选择性知觉:观察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背景、经验和态度对被观察对象进行主动的知觉选择。――晕轮效应:当观察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好象刮风天气之前晚间月亮周围的大圆环(月晕)一样,故称为晕轮效应。――对比效应:对一个人的评价,常常受到最近遇到的其他人的影响。――投射效应:又称假定相似性效应。观察者把自己的特性或感觉加到被观察者身上的现象。――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或定势效应。指观察者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看法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现象。――重显轻潜效应:又称煮蛙效应。指对明显的、突发的事件容易察觉,而对于缓慢而来的威胁习而不察。――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初次所接触的印象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影响着对某个人的看法。――近因效应:被观察者最近一次的表现容易给观察者留下较深的印象和影响,从而使观察者忘记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偏见:在社会心理学中,偏见(prejudice)通常被理解为是一种错误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对某个社会群体产生偏见,就会倾向于用特殊的(通常是消极的)方式来评价其成员,而对该成员的具体情况和表现只给予很少的关注或根本不关注。因此,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偏见可以被定义为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不公正态度,它是一种事先或预先就有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偏见与歧视经常被人们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在社会心理学中,这两个词的含义有本质的不同。偏见是一种态度,因而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歧视(discrimination)则指行为。偏见形成机制:(1)刻板印象效应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是“认知吝啬鬼”,生活在信息纷繁而又无法回避的环境中的人们为了节省认知资源,总是尽可能简化自己的认知过程,方法之一便是分类(categorize)。如把人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每一类别的人具有某些特点,知道了个体属于某个类别,就容易预见该个体的行为。可见分类可以节省认知资源,认识世界也就相对简单了一些。对某个人群的看法实际上就是刻板印象。有研究者指出,刻板印象其实就是认知心理学家所讲的“图式”,只不过它是一种专门针对社会群体的图式1。当然,刻板印象与偏见有本质的不同。刻板印象是纯认知的,而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具有更复杂的结构。但是,刻板印象可以作为偏见的一部分。态度结构的经典理论认为,态度由认知成分(cognition)、情感成分(affect)和行为倾向(behaviortendency)三个部分构成。刻板印象可以充当其中的认知成分。由于上述列举的原因,刻板印象经常是错误的,这就导致以它作为基本成分之一的态度也是错误的,偏见即由此生成。[新闻报道中的刻板印象]正常社会需要法治沈泽玮联合早报2012年11月30日哥哥到北京出差,工作结束他到我家住,顺便在北京溜达一下。要离开时,我安排相熟的师傅送他到机场,师傅询问要打张发票吧?我说不用,在北京多呆一天是他的私人行程,他自己付车钱。师傅很惊讶地说:“不打票?中国人早打两张票了。”同个师傅在知道我母亲是退休记者后,很委婉地询问,进报社要参加考试的吗?外派记者要有什么背景吗?师傅完全没有恶意,我却不幸成了中国人认知中的“记二代”。大清早,看到一个貌美女子从名车上走下来,你会联想到什么?她是富太?二奶?富二代?按摩师傅告诉我,他和同乡窃窃私语说是1吕勇.社会刻板印象与图示.社会心理研究,1992,4:34~39二奶,结果该女子说:“你看过二奶一大早开车上班吗?”这种与中国普通市民的交谈很有意思,经常能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推论里头,发现两国社会和人民之间的差异,也慢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的组成生态。发票就该多打的,一张不够,要报就报两张,一个人的发展际遇完全靠血统、背景和关系,一个人的财富不是睡来就是继承而来。当法治和制度松弛时,游戏没有规则,竞争没有规则,社会就乱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容易混乱并产生刻板印象,看到鞋就想到脚、看到脚就想到大腿、看到财富就想到腐败,看到不公就想到特权,看到香车美女就想到二奶。(2)内群--外群效应:人们通常会把社会分为两大部分——我们和他们。这就是说,将人们分为内群(我们,自己人)和外群(他们)是一种惯常的思维方式。外群的人经常被认为有更大的相似性。例如许多人觉得外国人长相都很相似(异族效应)。不仅如此,外群的人经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具有更多的消极品质2。外群和内群的划分在对行为的解释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3)公平世界效应:许多人觉得世界是公平或公正的,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现在所获得的奖惩由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许多事实和研究都表明对于社会不公平现象人们经常视而不见。假如某个人遭到另一个人粗暴无礼的对待,很多人都会认为是这个人做了什么错事,其实,也有可能是另一个人的责任。这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关心正义,而是他们没有看到事情不公正的一面。公平世界现象实际上是让人满足现状,所导致的偏见使人们对不公平的现象心安理得。偏见的形式内隐偏见与外显偏见首先介绍一个有趣的研究。Ayres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员走访了芝加哥地区90多家汽车销售商,采用统一的策略讨价还价,就销售商2LambertAJ.Sterotypesandsocialjudgment:Theconsequencesofgroupvariabil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95,68(3):388~403的一款成本价约为11000美元的新车,询问最便宜的售价。结果发现给白人的最终售价较为便宜,给有色人种的最终售价较贵3。由这种价格的不平等可以看出偏见的存在。由此可见,在行为中,偏见常常以一种微妙的形式间接地表现在人们对那些熟悉的、相似的以及感觉舒适的人或事物的偏好上。这说明了人们具有双重态度体制(dualattitudesystem)。针对同一对象人们可以有不同的外显(意识)和内隐(自动)态度。在内隐态度中偏见常常表现为自动刻板化、现代种族歧视(modernracism)、文化种族歧视(culturalracism)等。二、印象管理的理论阐述概念:从已有文献来看,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领域常常会出现三个名词,即自我表现、印象管理和印象整饰。其中印象管理和印象整饰是指同一概念,都来自英文“impressionmanagement”,只是我国学者用词习惯的不同。但是,自我表现却不同,它来自selfpresentation。Schneider(1981)指出,印象可以通过自我表现之外的方式来管理,如第三者。由此可见,印象管理是比自我表现更广泛,包含性更强的概念。含义:印象管理是控制或管理信息,以影响他人对我们的印象的有目标指向的行为,是影响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手段,每个个体都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然而,这并不是说印象管理是一种欺骗性行为,也可能是个体已经形成的一种处事风格,并且,在个体进行印象管理活动时可能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所以说印象管理并不完全是欺骗性的。源起:印象管理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政治家兼作家马基雅维里(Machiavelli,1469~1527)。他在《君主论》中写到,“一位君主能够征服并且保持那个国家的话,他所采取的手段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光荣的”4。他的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是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这一思想反映了“马基雅维里对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理解。对现代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印34马基雅维里.君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象管理’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产生真正划时代作用的则应首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Goffman。Goffman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提出,“印象管理就像戏剧”,互动中一方的兴趣在于控制别人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5。他把社会互动和戏剧表演结合起来,认为每个人均在扮演一个“行当(line)”。一个行当是一套细致的对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选择。这就是自我表现。然而,作为一个社会学家,Goffman关心自我表现在社会现实的建构中的作用,只关心个体在社会现实中扮演的角色,他倾向于排除内在心理因素在符号式的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而重视外部因素的作用、相对忽视心理因素在符号式的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对自我表现的研究只侧重于欺骗性和防御性的个体行为,然而后来的学者提出,印象管理并不是一种欺骗性行为,行为者个人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可能是无意识的。Jones及其同事则把自我表现扩大到包含企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个人特征的印象6。这一思想引起了心理学家对印象管理的兴趣,改变了印象管理一直属于社会学范畴的地位,使这时的印象管理研究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对印象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剖析,认识到印象管理与维持一种身份有关,印象管理问题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如Baumeister(1982)认为,印象管理是“利用行为去沟通关于自己和他人间的一些信息,旨在建立、维持或精练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7。与之相似,Tetlock等(1985)认为印象管理是“人们使用了造成受赞许的社会形象或社会认同的策略”8。这两种概念都反映了印象管理与维持一种身份有关。模型:Leary和Kowalski(1990)在对印象管理的二成分模型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印象管理的三成分模型9。他们认为,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包括印象监控、印象5GoffmanE.Thepresentationofselfineverydaylife.NewYork:Doubleday,19596JonesEE.PittmanTS.Towardageneraltheoryofstrategicself-presentation.In:SulsJ.e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theself.Hillsdle,NewJersey:Erlabaum,1982.231~2637BaumeisterRF.Aself-presentationalviewofsocialphenomena.PsychologicalBulletin,1982,91(1):2~368TetlockPE,MansteadAR.ImpressionManagementversusintrapsychicexplanationsinsocialpsychology:usefuldichotomy?PsychologicalReview,1985,92(1):59~779LearyMR,KowalskiRM.Impressionmanagement:Aliteraturereviewandtwo-componentmodel.PsychologicalBulletin,1990,107(1):34~47动机和印象建构三个成分或过程:印象监控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想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并留意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象动机反映的是个体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知觉和印象的愿望;印象建构是指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用来产生具体印象的策略。这一模型提供了对有关印象管理行为的综合理解,并且为后来学者对印象管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类型:印象管理策略的研究也始于个体层面,而且与情境关系密切。如应聘中的印象管理策略,工作中与绩效评价有关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客户接触以及推销中的印象管理策略;还有员工在出现工作失误时常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等。Rosenfeld(1997)将这些策略概括为两大类:(1)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像迎合、自我宣传、威慑、例证、请求帮助、间接印象管理和非语言印象管理,使别人更积极地看待自己,努力树立和完善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许,该策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求职面试中。(2)保护性印象管理策略,像恢复名誉、合理化、借口与辩解、事先声明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