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含义及特征,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自己身边的消费入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坚持正确的消费原则,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落实环境保护行动。二、教学重难点1、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适度消费。3、关于消费水平的问题。三、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四、教学工具各式各样的手机、MP4等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变化,也重点学习了影响消费的因素,知道我们的生活消费受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和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实,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呢?一、消费心里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群人个个都抬头看着天空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反应呢?是不是也会跟着抬头向上看呢?其实不光是同学们会这样做,大多数的人们都会这样做。但当你问他在看什么的时候,他可能就会回答你:“我也不知道呀,只是人家在看,我于是就看了……”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十一”黄金周期间,许多商家请来大腕明星帮助其进行产品宣传,往往购者如潮。思考:商家为什么要这么做?(商家常常利用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心理来推销自己的产品。)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得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妈妈和女儿的消费心理有什么不同?怎样评价她们的消费心理?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妈妈的消费属于从众心理,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消费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仿效他人,其消费行为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和别人行为的带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费心理。女儿的消费属于求异心理。具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通过消费个性化的商品来展示个性,表明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可推动新产品、新工艺的出现,但展示个性应考虑社会的认可与代价。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二、做理智的消费者观点一: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他由此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也会推动社会进步。观点二: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请辨析两种观点。(观点一看到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合理的一面。但过分夸大了消费的作用,以致于鼓励人们铺张浪费,是错误的。观点二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是正确的。但忽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忽略了消费对社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又要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理解这一原则注意:一方面,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自己的收入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另一方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应该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带动作用。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在消费中注意避免盲目从众。盲目从众是消费中常见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也是对普通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一种消费心理现象。现在的中学生生逢对外开放的年代,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外来文化。刚会看电视,就成了《猫和老鼠》的追随者;才能看杂志,就盯住了《米老鼠和唐老鸭》;能够走路上街了,又成了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常客。说起迪斯尼公司,比说自己的小学还亲切;说起美国,比说中国毫不逊色。要避免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是不断变化与改善的,我们的选择也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近几年来,在许多大城市居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念夜大、电大,给自己充电蔚然成风,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大幅增长。城市居民的这种消费趋势懂得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据统计,每年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使用量超过100亿只。这种餐具有三大危害:一是用它装食品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及臭氧层,三是它不易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上述事实告诉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尽量减少使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作为企业要从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整体利益出发,杜绝这种产品的生产,积极从事绿色产业的生产。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作为国家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企业生产的宏观调空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引导,坚决关、停一些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吃黄金宴,洗牛奶浴、啤酒浴;他们用几千元一瓶的啤酒,几万元一套的服装,几十万元一块的名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它并不意味着要抑制消费甚至不消费。它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方式,是正确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特别是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还面临人口、资源等压力,我们更应该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从个人思想品德的修养角度讲,有利于个人优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是有志者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当然,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说不要浪费。即使家庭条件很好,也要节约花钱,爱惜财物。正如古人所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衡念物力维艰。”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从人均来看,又是资源“小国”,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消耗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板书设计】【作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消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请你谈谈怎样做能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经典题例1、(20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32题)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从材料看,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途径是①居民提高消费的科学性②节能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③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④家庭消费从经济能力出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2、(20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26题,双项选择)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答案】CD3、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与此相适应的消费观是①保护环境,提倡绿色消费③不盲目攀比,要理性消费③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④改变传统消费,鼓励借贷消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答案】B4、以“绿色农业,和谐农村”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2007年10月13日-16日在济南举行。这次交易会要求参展企业须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或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参展产品须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各种实用性农机具。这从消费原则上看是为了引导人们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答案】C5、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分析:角度结论根本途径(1)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党和政府(2)优化产业结构,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企业(3)依靠科技,加强管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消费者(4)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科学、理性、绿色消费,提倡勤俭节约。6、(2005年江苏卷第35题)近几年来,有些中学生以穿名牌、用名牌为时尚。某校高三(3)班专门召开了“聚焦中学生名牌消费现象”主题班会。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解析:(1)课题研究目的是指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表述要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要从研究主题出发,目的要明确,要表明课题研究的积极意义。(2)研究方法。指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律。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般有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跟踪调查、抽样调查、实地考察等);观察法;文献研究法(查阅图书、报刊、网络等各种文献资料);小组合作法(小组讨论法);网上查阅法及辅助性的具体方法、手段、技术等。在确定研究方法时要针对不同课题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采用合适的方法。【答案】课题:中学生消费面面观或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等。研究目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引导消费行为。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小组合作等。7、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投资强、消费弱的问题值得关注。按照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经济推动力七成多来自消费,投资只占两成多。在中国,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消费的拉动则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一18个百分.点,另外一部分经济推动力由外需提供。2003年以来这种偏向更加突出,上半年经济增长近七成的贡献来自于投资。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日前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比增加投资需求更重要。要继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继续改善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拓宽消费领域。(1)目前居民消费不足会带来什么后果?(2)应如何解决消费不足问题?(3)我国人民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解析:该题以扩大内需战略为背景,考查消费问题,问题跨度大、综合性强,需要掌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制约消费的因素以及识记科学消费观的内容等。【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当前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不利于实现扩大内需战略;影响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导致产品积压;也影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2)第一,要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刺激城乡居民消费。第二,收人水平影响消费,因而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人,特别是低收人者的收人。第三,努力开发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人,减轻农民负担。第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3)第一,要量人为出,适度消费。第二,避免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