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必修②)第七章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2010·杭州模拟)2008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它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据此回答1~2题。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地形平坦②土壤肥沃③水热条件优越④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都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答案:B2.制约宁夏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热量C.水分D.土壤解析:宁夏平原,降水少、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答案:C3.(2009·广东高考)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解析:高温多雨是水稻生长需要的主要条件之一,黑龙江省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说明该地热量条件得以改善。答案:B(2010·宁波模拟)右图为2008年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省区占比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4.影响甘蔗集中分布在南方省区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是()A.水源B.土壤C.地形D.气候解析:甘蔗的生长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我国南方省区甘蔗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适宜。答案:D5.与广东相比,海南甘蔗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距离更近B.交通更便捷C.生产成本更低D.技术更先进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甘蔗种植面积小于海南,这是由于海南的经济较广东落后,发展甘蔗种植的生产成本较低。答案:C6.该材料体现的农业生产特点是()A.地域性B.周期性C.季节性D.连续性解析: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的广西、云南、海南和广东地区,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答案:A(2009·广东高考)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甲、乙、丙分别为()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解析: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值高,要求靠近市场以保持新鲜,所以其空间布局最适宜靠近居民点;而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值低,可以距离居民点稍远。答案:A8.该村最可能位于()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本地种植春小麦,所以中温带的气候特征明显,故该村居民点位于东北平原。答案:B(2009·全国卷Ⅰ)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据此完成9~10题。9.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解析:由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1月平均气温为3℃,应位于我国南方,排除C、D;而珠三角的1月平均气温约在10℃以上,所以排除A。同时该地又有油菜的种植,所以选B。答案:B10.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解析:由图可知,该地的种植结构由原来的以水稻为主转变为以蔬菜、花卉为主。结合所学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决定作物种类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答案:A阅读材料,回答11~13题。材料1: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材料2:11.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12.阴影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3.咖啡广布的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①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②位于松嫩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③位于巴西东南部,以种植园农业为主,咖啡产量居世界首位;④位于俄罗斯顿河、伏尔加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答案:11.A12.D13.C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14~15题。14.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区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故为混合农业。答案:C15.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解析:混合农业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灵活性强,对市场有很强的适应性,商品率高,故选B项。答案:B二、综合题16.读图,回答问题。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1)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2)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区位条件,限制性因素改造及农业生态问题。第(1)题,根据图中降水量信息,可知当地降水较少,不利于农业发展,但可以引黄河水和高山融水进行灌溉,但因此地蒸发强,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水资源不合理分配,会造成下游水资源短缺。第(2)题,市场需求是农业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图中隐含了交通条件的改善,题干中退耕还草工程是生态环境的需求,奶制品本身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较高。农业区位要结合农作物及农产品本身需求与当地区位条件分析。答案:(1)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和下游水资源短缺。(2)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17.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单位:mm)分布图(图甲)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甲,从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状况两方面,简述形成A、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2)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条件难以满足该地区农牧业发展的需要,简述当地的应对措施。(3)写出种麦养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简述其主要优点。(4)依据图乙说明该地区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简述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解析:读图可知,A、B两点纬度位置相当,但海陆位置不同,导致了降水量的不同,主要是大气环流的不同和下垫面的不同。解决因降水不足制约农业发展的措施:一是节约用水;二是开发水资源,主要是开发澳大利亚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跨区域调水,即东水西调。混合农业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既能合理安排农时,又能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乳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周围。答案:(1)大气环流条件:A地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B地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丰富。下垫面状况:A地有西澳大利亚寒流经过,使降水减少;B地西侧有山脉,在迎风坡地带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同时,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使降水增多。(2)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大力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3)混合农业。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对市场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4)主要分布在城市附近。主要因素为市场,饲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