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商业银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1第五章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一、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涵义:专门从事货币存、贷和汇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而形成的一种金融组织1.起源:古代的货币兑换商和银钱业。银行业最早的发源地是意大利(1587)。但最早的现代商业银行产生于英格兰(1694)。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量成立。货币兑换商----钱庄----近代银行----现代股份制银行2.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从旧式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按照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现代商业银行。3.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模式。以美(1999年前)、英、日等为代表的传统模式的商业银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分业经营。混业经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型商业银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趋势。银行不但可以经营传统银行业务,而且可经营证券、信托、保险等多种金融业务。分业经营模式优点:抑制银行垄断集团的形成,有利于维持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自由竞争局面;可以避免证券市场及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对银行经营造成冲击,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政府和中央银行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监管。缺点:分业经营不能给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金融服务,削弱了银行竞争力,不利于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发展壮大;使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缺乏灵活性,资产单一化,容易导致风险高度集中。混业经营模式优点:银行能给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增强银企综合竞争力;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拓宽了收入来源渠道;银行资产多元化,风险分散。缺点:业务交叉可能加大银行经营风险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24.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1)银行业务的全能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利用金融创新绕开管制,向客户提供原来所不能经营的业务;通过收购、合并或成立附属机构,渗入对方业务领域;通过直接开办其他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实现综合经营。(2)银行业务集中化:由于银行业竞争的加剧、金融业风险的提高,以及产业资本不断集中的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规模扩张和业务多样化,打破了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传统界限,这种发展趋势又必然导致银行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3)银行服务流程的电子化: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再造了银行的业务流程银行广泛使用自动化服务系统,包括现款支付机、自动柜员机以及售货终端机等商业银行借助电子技术进行金融创新,产生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的可用于转账结算的银行卡。银行内部业务处理和银行资金转账系统的自动化。(4)网络银行的发展网络银行(InternetBank、Online-Bank、e-Bank)即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开展业务的银行。(5)商业银行的全球化趋势商业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扩大海外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职能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又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商业银行通过充当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的中介,实现了资金的顺利融通,同时也形成了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2.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帐等业务活动。支付中介职能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又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支付服务。3.信用创造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整个信用创造过程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完成的。4.信息中介信息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5.金融服务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3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形式(1)单元制(单一银行制)涵义:单元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美国最为典型。单元银行制的优点:①可以防止银行垄断,有利于适度竞争;②有利于银行与地方政府和工商企业协调关系;③银行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业务经营的灵活性也较大;④银行管理层次少,有利于管理层旨意的快速传导。单元银行制的缺点是:①限制了业务发展和金融创新;②银行业务过度集中于某一个地区,容易受到该地区经济的束缚;③单元制银行实力相对较弱,难以有效地抵抗较大的风险;单元制本身与经济的横向开放性发展存在矛盾,使银行业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使商业银行丧失竞争能力。(2)分支行制涵义:指法律上允许在除总行以外的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的一种银行制度。分支行制的优点:①有分布广泛的分支机构,便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②便于资产在地区和行业上分散,从而也有利于风险的分散,提高银行的安全性;③便于银行实现合理的经营规模,提高服务质量。分支行制的缺点:①容易形成垄断。②增加了银行内部的控制难度。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大趋势,分支行制的形式开始国际化,并有在全球普及的趋势。(3)持股公司制涵义:又称集团银行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若干银行而建立的一种银行制度。持股公司制的类型:①非银行性持股公司。指由非银行的其他企业通过控制银行的大部分股权而组织起来的公司。②银行性持股公司。指大银行通过控制小银行的大部分股权而组织起来的公司。花旗集团是银行性持股公司,它控制旗下300多家银行。持股公司制的优点:①可以回避限制、开设分行的管制,既不损害单元银行制的总格局,又能行分支行制之实;②能有效地扩大银行资本总量,实现地区分散化、业务多样化,增强银行实力;持股公司制的缺点:容易形成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4)联锁银行制涵义:又称连锁经营制或联合制,是指由同一个集团控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由受控于同一个企业的银行组成一个集团,两家或者两家以上银行,都是独立的法人,但所有权却为同一个企业所有。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4联锁制的优点:垄断性强,有利于统一指挥、投资大型行业、事业单位,以获取高额利润。联锁制的缺点:由于受某个集团控制,往往不易获取银行所需的大量资本,不利于银行的发展。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金来源1.商业银行自有资本股本。股本是银行资本中最基本、最稳定的部分。它构成银行资本的核心,代表对银行的所有权。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资本盈余。主要由投资者超缴资本和资本增值构成。未分配利润。补偿性准备金。主要是指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储备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损失准备金。自有资本在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是它非常重要,是保护银行的最后屏障。资本准备金:资本充足率损失准备金◆普通(呆帐)准备金:年末余额应不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专项准备金:关注类贷款为2%,次级类贷款为25%(可上下浮动20%),可疑类贷款为50%(可上下浮动20%),损失类贷款为100%。◆特种准备金: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贷款的特殊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2.各类存款⑴活期存款。指法人存款户随时存取和转让的存款。持有活期存款帐户的存款者可以用各种方式提取存款,活期存款帐户又称为交易帐户或支票帐户。活期存款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存款派生能力。流动性大,存取频繁,手续复杂,存款成本高,风险较大,因此不付利息。活期存款中相对稳定部分可以用于发放贷款。活期存款是银行密切与客户关系的桥梁。⑵定期存款。法人存款户与银行预先约定存款期限的存款。⑶储蓄存款。个人为了积蓄货币和取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而开立的存款。储蓄存款也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的特点:储蓄存款多是个人为积蓄购买力而进行的存款。金融监管当局对经营储蓄业务的商业银行有严格的规定,以保障储蓄存款的安全。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53.商业银行的长、短期借款⑴短期借款。指一年以内的银行债务,包括同业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其他渠道的短期借款。同业借款。指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主要用于支持日常性的资金周转,解决银行短期资金余缺,调剂法定准备金头寸。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信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二是再贷款。其他短期借款。主要有转贴现、回购协议、大额定期存单和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等方式。⑵长期借款。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借款。主要采取发行金融债券的形式。发行金融债券与存款相比有以下特点:筹资的目的不同。发行金融债券是为了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满足特定用途的资金需要。筹资的机制不同。金融债券的发行是银行的主动型负债。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资金运用(收入来源)1.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业务现金资产是维护商业银行支付能力的第一道防线,也称为一级储备。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包括准备金、同业存款和托收未达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日常提款要求和支付清算需要而保留的流动性最高的资产。它由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两部分组成,其中后者占主要部分。同业存款是由于银行同业间业务往来需要而形成的,包括存放在国内商业银行、国内其他存款机构和国外银行的存款余额。这部分资金的占用,是为维系同这些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关系,包括汇兑、兑换、借贷和委托代理等。托收未达款是反映票据清算过程中滞留在外的资金。因为票据清算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当商业银行收到客户交来的票据时,不能立即获得资金,只能记入资产负债表的托收未达款资产项目,待收到资金后,再把它转入准备金存款账户2.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贷款的概念。贷款是商业银行作为贷款人,按照一定的贷款原则和政策,以还本付息为条件,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业务。贷款的分类。商业银行的贷款,可以按照贷款期限、贷款保障条件、贷款用途、贷款偿还方式和贷款风险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贷款期限划分: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划分:信用放款/担保抵押放款/票据贴现等;按贷款使用的行业划分:工业贷款/商业贷款/农业贷款/科技贷款/消费贷款等;按贷款具体用途划分: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商品贷款/资本货物贷款;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划分: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按贷款风险度划分: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2002年起实施)货币银行学---第五章商业银行6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①正常贷款-------------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付息;②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③次级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④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⑤损失贷款--------------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3.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作用:分散风险、保持流动性、提高收益等。投资对象:主要是各种证券,包括国库券、中长期国债、政府机构债券或地方政府债券以及公司债券。4.商业银行的其他资产业务。包括固定资产业务、租赁业务等。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1.中间业务的涵义狭义的涵义:指那些没有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动。又称为表外业务。广义的涵义: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的业务,除了狭义的中间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