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一、概论1.了解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P124)2.掌握水质污染因子的分类;水污染源的分类1、以排放方式分类(1)点源: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位置相对固定;(2)面源: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位置不固定(也称非点源)。2、按污染物性质分类(重点):(1)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等);(2)非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3)酸碱性污染物(常以pH值计);(4)热效应(造成天然水体的水温变化)。3.了解水环境目标与常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1、保护环境的目标一般由环境质量标准衡量和控制。2、控制污染的目标(或控制生态破坏的目标)一般由污染排放标准衡量和总量(或容量)指标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3、《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4、《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4.熟悉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1、明确环境目标;2、界定污染源强;3、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优化污染源控制方案;5、得出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5.掌握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1、明确工程性质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3、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工程水污染源分析5、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提出控制水污染源的方案和保护水环境质量的措施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1.掌握地面水评价等级划分的依据及确定等级的方法;1、项目水污染源排放特性类:①污水排放量(产生量与排放量不同,一般清下水不统计);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采用类别数和污染因子数判断)。2、受纳水体水环境特征类:①受纳水体的规模(河流以多年平均流量划分,湖、库以平均水深和水面积划分);②水环境质量要求(依据GB3838-2002标准)2.了解不同等级的评价工作内容及要求。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原则1、污水量大,水质复杂,评价等级高。2、水域规模小,水质要求严,评价等级高。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的具体方法——查表法步骤:工程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受纳水体规模——水环境质量要求三、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了解水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水环境现状调查的对象主要为:环境水文条件、水污染源和水环境质量。常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有三种,即搜集资料法、现场实测法、遥感遥测法。2.了解水环境现状调查评价范围与时间选择的原则,熟悉具体的确定方法;1、划分水期选择代表月2、按评价等级要求定调查时间及水期(一般情况):一级评价:对丰、平、枯三个水期进行调查(至少应调查平、枯水期);二级评价:对平、枯两个水期进行调查(至少应调查枯水期);三级评价:只对枯水期进行调查。3.熟悉水质采样点位布设的原则,掌握评价因子的选择方法;4.了解环境水文条件调查分析的内容,熟悉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值获取的基本方法;1、调查与测量的主要内容水期划分:丰、平、枯水期的具体时段;主要的水文特征值(环境水力学参数);满足水文状况分析和水质预测需要。2.水文特征值:河宽B、水深H、流速U、流量Q、坡度I、糙率和弯曲系数等(弯曲系数=断面河流长度/断面直线距离),北方的河流要了解结冰、解冻等情况;河网地区还应了解流向等,一般要收集水系图。5.熟悉水质现状评价的原则及评价依据;1.(1)采样断面设置(一般只设置①、②两类断面):①对照断面;②控制断面;③消减断面。(2)具体采样点位设置:①按河宽布设采样垂线;②按垂线处水深布设采样点。2.水质调查因子(参数)的选择(1)常规水质因子——反映水环境特征(2)特殊水质因子——体现污水水质特性(3)其它水质因子——主要是水生生物和底质方面的因子6.掌握水质监测成果评价数据处理与水质现状评价的基本方法。(P138)1数据处理:1、极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2、均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幅较小;3、内梅罗法: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四、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1.了解水质影响预测的基本原理,熟悉水体自净的机理与分类。水中污染物在没有人工净化措施的情况下,水质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的特性称为水体自净。水体自净机理可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等三大类,它们在水体中往往同时发生,且又相互影响。2.掌握水质均匀混合的定义,熟悉水质混合过程段的划分;(P145)3.熟悉水质预测的方法类别;1、数学模式法;2、物理模型法;3、类比分析(调查)法;4、专业判断法。4.了解水质预测条件的确定,掌握水质预测的基本方法。(P141)五、水质模型的应用1.了解常用水质模型及其适用条件;(P147)2.掌握定常设计条件下的河流稀释混合模型,点源一维模型、二维稳态混合模型;(P147-154)3.掌握常用水质模型参数的率定方法。水质模型参数率定的方法类别有:实验室测定法、公式计算法(包括经验公式、模型求解等)、物理模型率定法、现状实测及示踪剂法。六、地面水质污染的控制与管理1.了解地面水质污染的控制管理要求;2.掌握地面水质污染控制的常用措施;.1削减污染负荷量1、改革生产工艺,减少污水产生量和外排污染负荷量;2、节约水资源及提高水的循环重复利用率。2进行污水处理对建设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建设项目污水的“达标排放、总量控制”。3选择替代方案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淘汰耗水及污水产生量大的生产工艺;2、优化排污口设置,限制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或重新选址兴建等。3.熟悉水质达标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要求。5.7.1污染源达标分析1废水水质达标排放;2特征污染物满足总量控制要求。5.7.2水环境质量达标分析(P161)1界定主要水污染源与特征水质污染因子;2判断评价水域的水质达标情况。七、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地面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的章节及主要内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