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第五章战国封建制的确立和统一国家的形成(公元前475—前221年)第一节战国时代概述一、战国和战国时代1、“战国”最初指“七雄”《战国策·燕策》苏代与燕王的对话中有“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赵策》载马服君言:“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战国策》还有“山东战国有六”等,说明“战国”一词,原指秦统一前的韩、赵、魏、秦、楚、齐、燕七雄,而非指特定的历史时代。司马迁《史记·平准书》曰:“魏用李悝,尽地力,为疆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也还没有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意思。2、“战国”由七雄转变为特定的时代刘向编定《战国策》后,七雄征战不休的时期被称为“战国时代”。刘向是西汉宣、元帝时人,他根据秦以前七国争雄的过程中,策术士们的言行记录选辑了一部文献汇编,定名为《战国策》,史学界将东周的后段名之为“战国时代”。3、战国的起讫年代战国较春秋是个更为动荡的时代。战国的开始年代,历来分歧较大,牵涉到古史分期的大问题。司马迁《史记》将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战国开端,(郭老《中国史稿》、翦老《中国史纲要》采用之)。司马光《资治通鉴》以周威烈王23年(前403年)为开端(范老《中国通史》采用之)。学术界还有以公元前453年三家实际分晋和前481年田氏代齐为开端的,杨宽《战国史》以公元前481年《春秋》绝笔为开端。战国结束年代,古往今来的学者大都认为是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全国为标志。二、战国时代的主要特点1、铁器普及,生产力水平提高。由于各国为了取得战争胜利采取了一些有利生产发展的措施,使铁工具更普及,土地较大面积的开垦,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业和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商业的大量铸币流行为标志,出现了全国有名的大富贾和一批人口众多、繁荣的大都市、西周时小国寡民的时代再也看不到了(指中原地区),新的生产关系使劳动者29的生产积极性提高。2、战国是“古今一大变革之会”,是封建制确立的时期。列国先后进行的变法使封建制得以确立,君权强化,世官制度被君主集权的官僚制度所替代,采邑转变为县、郡制,国家公布了成文法等。此外小农经济发展,国家重农奖耕战,赋役制度的完备等。3、思想文化急剧变化,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社会生产发展和各国经济文化的频繁交流,宗法统治秩序崩解了,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士的地位提高,知识、谋略受到重视,社会上出现了儒、墨、法、道、兵、名、阴阳、农、杂等学派,形成前所未有的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带来了文化科学知识在社会上的广为普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较大发展。4、中华民族的融合中形成。在民族关系方面,西周时期我国形成了以夏商周族为核心的华夏族,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和周边兄弟民族(戎、狄、夷、蛮等)逐渐融合为汉族,奠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这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为秦汉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5、战争空前惨烈。最突出地表现在武器的进步、兵种兵员的变化、战争方式的变化等方面。这一时期战争之频繁、规模之大、程度之惨烈、动员兵力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三、七雄并立的形势春秋以降,在我国大地上还有近百个小国,经过二百多年的兼并,分化到战国时,见于文献记载的,除七雄之外,还有鲁、周、卫、宋、滕、邹、中山和越国等,以及周边的一些兄弟民族,如北方的匈奴、林胡、东胡,南边的百越、西南的巴、蜀等等,这些国家在战国中先后被七雄所兼并。(附战国中期形势图)1、七雄大的地理位置东面的齐国、南面是楚、西面是秦、北面是燕。韩、赵、魏居中(韩偏南、赵处北、魏夹于其间),各小国夹杂大国之中。七雄领域不是一成不变的,相互近邻地区,常常是“土无定主”,此仅大致而言之。2、七雄的具体位置(以战国中期的形势来看)齐国:东滨大海,南有泰山,与鲁、宋为邻(后灭宋)西与赵交界,北与燕接址,就今日地域讲,据山东偏北大部分,河北之东南。楚国:东到海,南有苍梧(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与百越为邻,西对巴、黔与秦交,北达中原,与韩、魏、齐、宋相接,据今西湖、江西、皖、苏、浙先后势力达川,贵、云、30陕西、鲁南及两广部分地区,是七雄中土地最广之国,其力所及,几乎遍及整个南中国。秦国:东至河,函谷而与三晋为邻,南有巴、蜀与楚交,西及西北与西戎、匈奴为邻,据今之陕西中部,甘东南,以及川、青、宁部分地区。燕国:东居辽东与朝鲜接壤,南与齐,西与赵,北与东胡、林胡为邻,居今冀北、山西东北及辽宁、吉林等地区。韩国:夹在秦、魏、楚之间,即今山西省东南,豫中、西部。魏国:东与齐、宋交,南与楚为邻,西及黄河西岸与秦为邻(河西地区前328年入秦)西南与韩、北与赵接壤,即今山西南,豫北所谓河内一带及陕、冀部分地区。赵国:东与齐,南与魏为界,西与秦隔河相望,北与燕交,西北与匈奴为邻,居今山中、陕东北、冀东南与鲁西、豫北及内蒙古南部等地区。四、战国历史分期战国历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四个阶段:1、前期从战国的确立到秦商鞅变法成功为止,以列国变法图强为主要内容。这段时期,是地主阶级取得政权,巩固政权的时期,各国主要忙于内政,先后程度不同地实行变法,战争规模还不大。战国后期以秦国的强大、东渐和六国被削弱直至最后被灭亡为主要内容。这一时期各国在前一阶段巩固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实力,扩大本国的势力,一方面继续改革图强,加强集权、扩大军队,另一方面积极地开展军事外交活动,争取与国,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2、四个阶段:前期一个阶段,后期分三个阶段(1)魏国独霸中原阶段(属前期)(2)秦齐对峙阶段(属后期)(3)秦赵大战阶段(4)秦统一六国阶段五、关于战国社会性质概述战国是个大变动的时代,这是谁都承认的事实,但对其社会性质历来众说纷纭、分歧严重,它涉及中国古代史的分期,讨论了半个多世纪,仍难于统一,归纳而言,不外两大派五种观点。1、一派是战国封建论,可分为两种主要观点。31一种观点以翦老、范老等史学家为代表。认为春秋战国社会变动的实质是封建社会内部领主制向地主制的转变(即西周封建说)。把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的“初税亩”,看作领主制的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的重要标志,奴隶已不是生产的主要负担者,农奴变为农民,主要剥削对象是农民阶级,社会基本矛盾是地主与农民“法家”反映新兴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要求。一种观点以郭老为代表,可称为初期封建论者。认为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地主阶级已出现,铁器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私田坛加、私门富于公室,形成上下相克的局面,下层尽力争取民众的支持,改变剥削方式和部分人的身份地位,井田制解体,表明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典型事件,社会形态的转变在春秋之际分别以革命或变法两种形式先后在各国完成。2、一派是战国奴隶制轮,分成三种观点。其一:战国是奴隶社会末期。秦统一才进入封建社会。认为春秋以降“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大夫出”、“陪臣执国命”,反映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一步步由上层向下层转移,奴隶制从经济、政治、宗法及礼治等方面衰颓下去,封建因素渐壮大,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儒法之争,恰是反映了新旧进步与落后,地与奴的阶级斗争,但总的经济政治结构还处于奴隶制末期,地主阶级尚在形成之中,尚未取得统治地位,占统治地位的仍是奴隶主阶级。其二:战国是由不发达的奴隶制开始进入发展的奴隶制社会。认为战国是农村公社解体,土地兼并和奴隶买卖盛行时期,私有奴隶和生产奴隶增多了,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了,这是氏族贵族奴隶主让位给工商业奴隶主的时期,诸子“蜂起并作”形成“百家争鸣”,也正好和奴隶制经济获得发展的情况相适合的,周谷城先生《中国通史》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其三:战国是我们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主要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使用情况考虑的,认为,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过程发展的指示器,根据马克思经典,人类由野蛮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是由于铁器的使用,是铁器敲开了文明的大门,我国铁器出现于春秋时代后期。这是魏晋封建说的观点,以尚钺先生的著作为代表。上述两派五种观点以前面两种观点较为流行,本讲稿按战国封建说来写,同学们有时间可看一下古史讨论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学习时以前一派的两种观点为重点。32第二节各国的变法运动一、魏文侯时李悝的变法1、变法前的魏国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王家势均力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家势力都强于晋室,前433年他们利用晋国国君在去世,新立的幽公羽毛未丰之机,仅给晋君曲沃(山西闻喜县境)、绛州(翼城东南)两地,瓜分晋的土地人口,晋君反要向三家朝拜,到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加封韩虔(景侯)、赵耤(列侯)、魏斯(文侯)为诸侯。(晋侯至前369年灭亡)三晋中魏文侯魏斯,前445年继位,是魏成为侯国的第一代君王(前445~前396年),他是一个怀有雄心壮志的人,继位后决心励精图治,改革图强,他在朝廷设立了由国君直接任命的将相来统领百官,在地方设立县。直接派守令统辖人民。他礼贤下士、用人唯贤,先后用魏成子,翟黄,李悝为相,以孔子的名门弟子卜子夏为师,又优礼田子方,段干木等当时的社会名贤,开战国招贤养士之风。魏文侯依靠这批人,从经济到政治、军事都进行了改革,他充分地利用了魏国有利的地理自然条件为魏的强大奠定了基础。魏国地处原晋国的中部和西南部平原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是三晋中最富裕的一国,这也为魏文侯的大有作为,提供了条件。文侯所重用的诸人中,尤以李悝进行的改革最为重要。2、李悝变法的内容李悝,又叫李克(约前445—前395年)据说是卜子夏的学生,曾做过魏国的北地守,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法家的先驱,是集权的地主政权的政治制度的首创者。他相魏十年。得到文侯的信任,又得到卜子夏等人的支持,卓有成效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较彻底的变革。可惜《史记》及其它史书无专传。代表其思想的《李子》三十二篇和《法经》六篇都已失传,只能据后代人的传记来恢复其变革的内容梗概:(1)在经济方面提出“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善平籴)。“尽地力”要求农民“因任地力”,“治田勤谨”以达到发展生产,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尽地力”不单纯指发展农业生产,而且还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上的一次革命。他针对残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废沟洫”主张,铲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于农田水利建设之发展,后人评价这件事时称“井田废,沟浍湮,水利所以作也,本起于魏李悝”。废井田,解放了生产力,有利社会进步。李悝进一步指出“农事害,则饥之本也”,他给魏文侯算了一本账:估计百里见方的地方,有田九万顷,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河泽、城邑、乡居,尚有六百万亩可耕地,如勤33劳耕种,亩产可增三石,六百万亩可增产粮食一百八十万石,经营不好就要相应减产。他提出根据土地好坏分给每个农民百亩(约合今三十一亩多)或二百亩土地,鼓励个体农民发挥地力,增加产量,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为了扶持小农经济,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据《汉书·食货志》讲,李悝认为:“籴甚贵则伤民,甚贱则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因此既要防止人民离散,也要防止农民因谷贱而无积极性,就必须稳定小农经济。李悝的具体做法是:规定每亩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一石约合今三十公斤),年成好的时候,农民交纳什一之税,留下自用的粮食外,其余粮食由国家按定价收购,待到荒年饥馑时,又由政府平价卖出,保证粮价不至暴涨,防止“饥馑水旱”和商人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有利国家政权的巩固。这一政策到魏惠王时被废除。“平籴法”和“尽地力”互为补充,稳定了小农经济,巩固魏的封建经济基础,是战国初魏强大的重要原因。(2)政治上削弱世卿世禄制度李悝尖锐地揭露奴隶主贵族们依仗世袭爵禄,“出则乘车马衣美袭,”“入则修竽琴钟石之声”,是社会上的“淫民”,主张“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把禄位授予有功于国家的人,从而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登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条件。魏文侯采纳了李悝“有功必赏,有罪必罚”的建议,在打击旧贵族的同时,吸引了很多人材为魏国效力,如吴起、西门豹、乐羊等大批政治家、军事家云集魏国,得到重用。(3)著《法经》加强地主阶级的法制。李悝“集诸国刑典”著《法经》六篇,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封建法典。《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