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汉代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汉代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战国秦汉时期,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华夏——汉族先进的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各族的经济和文化都有较大的发展。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各族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进一步密切了。当时中国境内除华夏——汉族外,还有匈奴族、东胡族、西域各族、越族、“西南类”各族以及其它少数族。这些少数族的生活和斗争,是本时期劳动人民绚丽多彩的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匈奴族解放前,在古玩市场上能看到一些北方古代游牧为主民族的文物,诸如:有特殊风格的青铜兵器、工具和以动物图象为主的饰牌等,这些物品被称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或北方青铜器。解放后,发现了不少古代游牧民的墓葬,上述的青铜器也发现不少,这些青铜器呈有北方民族所喜爱的形式和内容,能充分反映草原游牧民的经济生活,故能流传之远之广,而或为北方民族的文物共同特色。有些古墓,我们研究的还很不够,不能肯定期族别。战国前期的遗存民现较多,其中以1973年在内蒙古杭锦旗桃红巴西拉发掘的七座墓和内蒙古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呼鲁斯太发掘的三座墓最为重要。这一时期的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无葬具死爷身肢,头向北,多殉马头,出土遗物以铜器为主,有兵器,工具、马具和饰品,还有金器及粗糙的陶罐或陶碗,这些出土遗物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征,和中原文化,东胡文化有显著差别。短剑系直刀,剑格突起,柄首呈双环形或相对的兽头,鸟头形。铜刀系弧背凹刃,柄端有孔。装饰品种繁多,尤以环、扣联珠形饰、兽头形饰、动物纹饰牌为代表的小型青铜器最为典型。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也很有特点,并出现了长方形透雕铜饰牌。铜戈、铜斧、铁刀、丝织品残迹等,显然是来自中原地区的产品,说明北方地带的古代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的紧密关系。战国晚期以西沟畔,阿兽柴登、玉隆太墓葬为代表。这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和随葬品与前期造存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文化内涵上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但是也有新的变化及发展。如青铜短剑,双环或双兽头相向的柄首变为双兽头号相连成环形或单环形,有的剑格微翅。装饰品种类出现了金饰牌,是很有价值的艺术品。圆雕动物造型也富有代表性,它们通常装饰仪仗头或轴头。有些是单独的动物造型,有马、牛、羊、鹿、羚羊、鹤、鸭、刺猬等。阿鲁柴登和西沟畔2号墓出土成批的金器,阿鲁柴登出土的鹰形金冠,不公是艺术的结晶,而且是权力的象征,这些墓的墓主,显然是属于部落酋长或君王之墓。西沟畔2号墓有九汉字刻款的金饰牌和银节约。“一斤五两四朱少半”、“一斤二两甘朱少半”、“二两二朱”、“故寺豕虎三”。显示出匈奴部落与中原各诸侯国间的关系更趋密切。两汉时期的匈奴遗存不多,只有西汉初年的西岔沟、客省庄和东汉末年的上孙家寨之处墓葬。西岔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盛行殉葬马头的习俗。出土遗物以铁制兵器和马具为主。其中铜柄铁剑、金丝或银丝的穿珠扭环饰品,各种动物纺透雕带饰和涂朱磨光陶壶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铜柄铁剑有两种类型,一种柄首呈双乌回首状,这是战国时期所谓“触角式”铜剑的发展形式;一种柄首作柱状,穿有七八个铜环,震之发响。青铜透雕带饰发现二十余件,当是腰带上的饰件,有的表面镀金,图案有双牛、双马、双羊、双驼及犬马、犬鹿、鹰虎相斗形,还有表现骑马出征、骑马战士捉俘虏等社会生活的场面,心脏用各种兽角、兽首、兽足构成的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陕西长安县客省庄140号墓出土的双人角牛纹长方形透雕带饰各现金件,具有典型的匈奴文化的特点。1977年在表海大通上孙家寨的一墓内,发现一件方铜印、阴刻篆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八客观存在,与新疆沙雅出土的“汉匈奴归义羌长”铜印类似。这是一世纪,匈奴归分裂后,南匈奴入居中原,逐渐和汉文化相融合的例证。在蒙古诺颜乌拉发掘了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的匈奴贵族墓葬。墓有封土,四周常有列不,封土下有斜坡墓道的大型木椁墓室,一般前后二室/椁室地面铺毛毯,壁上挂着毛质或丝质的织物,象征着匈奴贵族帐蓬的布置。丧幡常和裹在丝带内的发辨共出,当时显然的割发致哀的习俗。还有牲畜随的葬的习俗。还有金银、玉饰、镜、漆器等。漆器中的耳杯底带“上林”题字,推测是汉代朝庭的赐品。在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镜内,曾发现十余座匈奴古域。有住室、冶铁作坊遗迹,显然是受到了汉朝文化的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匈奴人内迁后,把养马技术传入中原,骆驼的繁殖,成为得力的和漠运输运输工具。参考资料①桃红巴拉的匈奴墓》,《考古学报》,1976年1期。②《呼鲁斯太匈奴墓》,《文物》、1980年7期。③《西沟畔匈奴墓》,《文物》、1980年7期。④《内蒙古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遗物》,《考古》、1980年4期。⑤《内蒙古准格尔旗玉隆太的匈奴墓》,《考古》、1977年2期。⑥《匈奴西岔沟文化“古墓群的发现》,《文物》、1960年8期、9期。⑦《1955-57年陕西长安三丰西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10期。⑧《青海太通上孙家寨匈奴墓》,《文物》、1979年4期。第二节西域汉代,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广义的西域都护管辖的范围就是包括了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地区;汉朝庭在一些重要地区还驻兵屯田,其中赤谷屯田区,就在今天苏联境内蒙古自治区伊塞克湖的东南岸。狭义的西域是指现在的新疆地区而言。本节所方西域,指的后者。西汉以来,西域分为两北两部,南部即天山以南的塔里木盆地一带,北部以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一带。西汉初年,西域共有三十六国,西汉晚期又分成五十余国。这些国大多数在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册上。在南缘有楼兰(鄯善)、于阗等国,称为南道诸国,在北缘有焉耆,龟兹等国。这些国农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有的兼有畜牧业。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还组长布首一些过着游牧生活的中国。这些国人口较少,最大的龟兹有几万多人,最少的只有九百人到一千人。各国没有统一的语言。多种语系并存。商人较多的粟特(今苏联撤马尔干的古名),有粟特文书发现。《汉书》,《后汉书》中,有大量关于西域的史料。宋代《使高昌行记》中记述了哈密附近有西汉李陵题刻。清代金石学著作中记录了伊犁和张博望侯残碑,巴里坤的永和二年(137年)裴岑用兵批败北匈奴残部的纪功刻石。拜域东北的当年西域都护所在地乌垒故域也有永寿四年(158年),刘平国治关刻石。本世纪以来,在新疆一些地点发现了不少写在简牍上、纸上的汉文文书,这些都反映了汉帝国统治着刻地区。一楼兰(鄯善)国的故地——罗布淖尔解放前,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国、日本人橘瑞超等都在此盗掘过。1930-34年,中瑞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发掘了不少墓葬。在罗布淖尔北部孔雀河两崖,发掘了许多楼兰墓葬,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墓大部分集中在一片云共墓地中,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船棺葬,墓前插上浆形木柱为标志。随葬品中无贫富悬殊,发现有一些木宜和男女裸体木偶,不见金属工具,有大量的骨镞及石镞,墓中还出有盛粟的草篮、励小麦的小口袋,后者放在棺内。棺内也常放麻黄细枝。这些早期遗物带着极其浓厚的地方特征,并缺乏中原战国或汉式遗物,估计是汉张骞通西域以前的土著居民墓葬,这时的居民大致处于部落联盟阶段,主要经济部门是畜牧业,少量的谷物是邻地区交换而来的,捕鱼也应是他们一项重要收获来源。公共墓地之外,也发现了一些单独的墓葬,随葬品和葬俗没有什么区别,在一个老年妇女的墓内发现了用头发扎成的发圈,这各蒙古诺颜乌拉匈奴墓中放置发辨的情形十分接近。墓中出土有“海菊”壳制成的珠子。而“海菊”只产于东亚沿海,它们的传入西域,无疑必须是通过中原地区。据此右知汉武帝以前、楼兰与中原地区已发生了商业往来。前108年,西汉政府控制了楼兰等地,前77年,西汉政府又出兵楼兰,改名为鄯善,并将其城南迁之伊循(可能在今密芝),派兵屯戍,作为经营西域的重要据点之一。晚期楼兰墓葬内出土了大量汉代中原式遗物,足以说明汉文明对此地的影响。这些墓葬年代属于西汉武帝以后的,包括魏晋时期。在孔雀河南岸还发现了一些的属东汉魏晋时期的遗址。遗址中发现的一些货泉、大泉五十、东汉五铢、剪轮五铢和带有景元、咸熙、秦始永嘉、建兴等魏晋年号的汉文木简,为了解其绝对年代提供了证据。重要的一处遗址,四面绕以夹有芦苇的夯土墙,中间有一些房屋遗迹。房屋的墙,大多数是用芦苇或树枝编成篱,再两面涂泥筑成。有的则用土坯砌墙。房内常设有土坑。这里似是一个居民点,后来成为东汉魏晋经营的据点之一。魏北朝时期的戍已校尉(相当西汉末、东汉初的西域都护)下的主要属员——西域长史就驻守在这里。在遗址中曾发现马有前凉西域长史李柏马给凉王张骏的残纸。李柏自称自己的驻地为“海头”。海头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汉文简牍和佉卢简牍,说明既有内地来的成卒和官吏,也有本地居民。粟特文书的出土,表明粟特商人曾在此活动过。晚期的楼兰遗址中,曾出土铁刀、铁锅残片,反映了冶铁技术的交流。汉文木简中有“斫地下各”等记载,说明罗布淖地区主要经济部门仍是畜牧业,汉族戍卒在这里屯田,传授了农业技术。羊毛纺织技术有了发展,图案复杂,色彩绚丽。棉织器开始出现。印染技术较进步。在遗址中,出土了中原地区生产的铜钱、铜镜,漆器、丝织器等,还出土了仿内地造的绳纹灰陶,这与本地手制的有波浪纹(或圆圈纹)的红陶作风完全不同。晚期的墓葬保存情况不如早期。没有早期常见的带锯齿纹的梳状木器等,但仿制内地式木器增多,中原地区物品增多,而本地自制羊毛织物退居其次。从独木舟式的棺木,祭奠用的草篮等习俗还沿用的情况,可判断,这些古墓是土著居民的富有者,在继承旧有传统的基础上,迅速接受中原地区文明的强烈影响。二古精绝国——尼雅遗址在民丰县北的干涸的尼雅河两岸发现了古精绝国的遗址。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期,精绝为鄯善王国的所并。遗址中佉卢文简牍上“鄯善郡邱”封泥的出土,证实了这一点。遗址介绍见西汉考古(尼雅遗址)据《汉书•西域传》,宣帝时期,汉帝国就派遣官吏管辖鄯善以西地区,精绝属鄯善以西的小国,大约汉政府从这开始探活了精绝。据最晚的木简纪年是泰始五年(公元269),大约在西晋以后,这个遗址才埋没于沙漠中/。农业是尼雅地区的主要的经济部门,遗址中发现的麦子,青稞糜谷等粮食和瓜果等植物遗存,灌溉渠道遗迹也有发现。葡萄种植相当普遍,发现有葡萄园遗迹。据广场记载,杏、桃是从中原传入西域,而葡萄、石榴、苜蓿等则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畜牧业较发达,牛、马、羊、骆驼、驴是主要家畜,据佉卢简牍,当地统治集团还拥有一支庞大的王家驼队,从事无穷管运输。制陶业发达。木器制造较发达,主要用自杨木作原料,器形、纹饰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贵族的家具雕刻,则较多的受到从大月氏方面传来的希腊艺术的影响。遗址中有冶铁遗址,且有冶银、铜的小钳,可见拥有自己的金属冶铸业。墓葬区有许多独木舟式的棺木埋在沙漠中,解放后发现的一对夫妇木乃伊,系用四个短足的箱形木棺作葬具。服饰以丝绸,织棉和刺绣为主。这些贵重的丝织品和“君宜高官”的铭文铜镜,都是从内地运来的。随葬木器比陶器多。推测墓主是当地的富有者。三、于阗国——和田买力克阿瓦提遗址遗址位于和田县南25公里的玉珑喀什河西岸。发现有方形的内外域墙遗迹。遗址中央还发现四座残陶窑址,器形有盂、钵、单耳罐、把杯等。遗址北有一大陶缸,内盛西汉五铢约45公斤。大缸南100米处,有土痕迹,石柱、木柱、以及佛像列块、泥塑装饰,壁画残片等显然是一寺庙遗址。据此分析,它似为汉代于阗国的一个域府。遗址西南部台基分布密集地区可能是官衙或贵族居住区;陶窑一带可能是工商业生产区,东冯部是一般居民区和寺院区。1958年在玉珑喀什河东洛浦县域南30公里的阿其克山还发现了陶质鼓风管、烧结铁、敷满赤铁粉末的石凿、石锤以及五铢钱和大历通宝钱等。据此可以为是一处汉唐时期于阗国的开矿炼铁遗址。四、乌孙人的土墩墓土墩墓分布在伊犁河流域的昭苏、特克斯、新源、尼勒克、巩留、察布查尔等县境内。墓有圆丘形的封土堆。土墩墓磊多数个或十数个为一组,作南北向排列。土墩大小不等,大土墩底周260为以上,顶部直径和斜高都在20米以上,中土墩底周在100-150米之间,小土墩底周不到50米,高仅1米。但每组土墩每组土墩墓的大小则基本一致。封土堆内经常发现马、羊、狗的骨骸;封土顶部一般比较平坦,中间下陷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