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澄清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五章澄清意义第一节语言的意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一个词或者一个句的意义通常不会有什么大的困难,但是,若对“意义”本身做出确的解释,则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汉语词典中,对“意义”的解释通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二是指价值或作用。就“意义”的第一个义项而言:什么是语言文字所表示的内容?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种种不同的意义理论;就“意义”的第二个义项而言:语言文字的价值或作用有哪些?这也是许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问题,而且对此问题的回答与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难以划清界限。一、意义理论就“意义”的第一个义项而言,通常把如何确定语词或语句意义的哲学研究称为意义理论,把对意义的语言学研究称为语义学。让我们来了解对性思维而言较重要的三种意义理论。1.意义的指称论意义的指称论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的对象。例如,“张三”指那个叫做“张三”的人,“赤兔”指那匹叫做“赤兔”的马,那个人和那匹马就是“张三”和“赤兔”的意义。这种观点对诸如“张三”和“赤兔”这类专有名词意义的解释是直观的,但是,诸如“人”和“马”这类普通名词的意义指的是什么呢?指称论认为,通名的意义是由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确定的,内涵指的是对象的本质属性,外延指的是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而且内涵决定外延。例如,“人”的内涵是两足无羽的理性动物,凡是符合这一定义的所有对象而且唯有符合这一定义的对象是人。内涵是对通名所指示的对象品类的定义,它是确定和识别这一品类有哪些成员,也就是外延的标准。通名通过确定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来间接地指示一类对象。“马”通过确定四足、有毛、食草、善于奔跑等属性来间接地指称世界上所有的马。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名只有外延没有内涵。例如,“赤兔”没有内涵的意义,这个名称直接与它所指的对象发生联系。如果我们问“马”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到字典中查到这个词的定义,这个定义确定了马这个动物种类的本质特征。你要问“赤兔”是什么意思,我会说:“‘赤兔’没什么意思,那是一匹马的名字。”指称论探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人们最初是怎样获得对语词意义的理解的?奥古斯丁说:“听到别人指涉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有所觉察: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东西时,就发出那种声音。我又从别人的动作了解别人的意愿,这是各民族的自然语言:这种语言通过表情和眼神的变化,通过肢体动作和声调口气来展示心灵的种种感受,或为要求、或为保留、或是拒绝、或是逃避。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通解它们的意义,后来我的口舌也会自如地吐出这些音符,我也就通过这些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愿望了。”…I指称论给人带来的主要困难有:其一,有些词没有它的所指,却有它的意义。例如,什么是“如果”、“除非”这类语词的所指?什么是“不可能”、“是”这类语词的所指?“麒麟”、“王母娘娘”指的又是什么?这些无所指的词却有它们的词义。其二,从对词义的理解方面看,人们虽然不知道世界上最老的人指的是谁,但这并不影响人们清楚地知道“世界上最老的人”这个短语的意义。其三,语词指称的对象相同,其含义未必相同。例如,“《阿Q正传》的作者”与“《狂人日记》的作者”的指称相同,指的都是鲁迅,但是,前者的含义中不包括他写过《狂人日记》的信息,后者的含义也不包括他写过《阿Q正传》的信息。其四,同样的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相同,但是指称不同。如“我”、“你”、“他”、“我们”、2“这里”、“昨天”等,它们都有确定的含义,但是其指称却随时变化。“我”既可以指那个叫做“张三”的人,也可以指那个叫做“李四”的人。2.意义的观念论意义的观念论主张一个词的意义是它所代表的观念或意象。观念论的代表人物是洛克,他说:“语词的原始的或直接的意义,就在于表示利用文字的那人心中的观念……说话的目的就在于使那些声音当做标记,把自己的观念表示于人。因此,语词所标记的就是说话人心中的观念,而且应用那些语词(当标记用)的人,亦只能使它们直接来标记他心中所有的观念。”[23例如,当我们思考或使用“马”这个词时,我们头脑中有一个与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或意象,它就是“马”这个词的意义。这种理论看起来能够解释诸如“世界上最老的人”这类语词的意义,虽然我们不知道世界上最老的人是谁,但是,我们头脑中却有一个与这个短语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或意象。观念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其一,诸如“除非”、“所以”一类的语词,很难确定我们头脑中与之联系的观念或意象是什么,好像没有与之联系的观念或意象。其二,人们头脑中与语词联系的观念或意象常常是模糊不清的,如果意义等于观念,对语词意义的理解将是不清晰的。比如,让我们试图来描述一匹马的意象,有人描述的是黑色、长腿、短尾等,当然我们知道马不都是如此,也有白色、短腿、长尾的马。对一匹马的意象不可能既是黑色又是白色等,也就是说,对一匹马的意象不可能包括我们对马所想到的所有特性。那么,我们又如何凭我们的意象来确定“马”这个词的意义呢?其三,观念论的另一个困难是我们如何能知道别人说到一个特定语词时的意象。比如,说到“埃及”这个词,有人想到的是尼罗河,有人想到的是金字塔。当然可以对此解释说,我们可以向别人描述我们的意象,使他知道所说的语词的意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能如此。比如,当我们说到“红”这个词时,几乎不可能用其他的语词来描述它的意义。对于一个天生的盲人,只是让他听我们对红的意象描述,他可能永远也不知道“红”这个词的意义。3.意义的使用论意义的使用论承认许多语词有其所指,许多语词有与之相联系的观念或意象,但是,他们主张意义的首要承担者是句子而不是语词。一个词只有在句子中被使用,它才有意义。一个词的意义在于它如何在语言中被使用,当一个人知道如何使用一个词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这个词的意义。当我们问某个词是什么意思时,似乎是在问这个词本身的意义,好像它有一个在句子中的使用之外独立存在的意义,事实上,一个词所能有的意义就是这个词在句子中被典型使用时所获得的意义。例如,“他给大家露了两手。”其中的“两手”指的是本领或技能;“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其中的“两手”指的是两方面的手段或方案。如果句子的意义是基本的,词的意义是派生的,那我们又如何解释句子的意义?或者说,如果我们不能从组成句子的词的意义中派生出句子的意义,那我们该如何理解句子的意义?使用论认为,句子的意义是在使用中被发现的。语言是一种工具,正如我们直到知道了“锤子”一词的用法,才真正明白“锤子”这个词的意思一样,直到我们知道使用语言在做什么,我们才明白语言的意义是什么。为了明白一个具体语句的意思是什么,我们需要问: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说话者在用这个句子做什么?例如,“警察来了”,在实际的情境中说者的意思可能是:我们马上要得救了;也可能是:我们马上要玩完了。直到我们确定了说话人的用意,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使用论强调一个语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变迁是自然语言的本质,而不是它偶然具有的缺陷。语境为我们了解说话者使用一个语句做什么,以及理解被使用语句的确切意义提供了线索。在理解语言的意义时,使用论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但是,过分强调意义即使用的观点,也会给人带来一些困难:其一,一句话似乎随着不同的语境会有太多的意思。例如,我说下雨了,意思可能是让你关上窗子,可能是让你带上雨伞,可能是让你把晾晒的衣服收回3来,也可能是说我们别在露天里站着了……尽管“下雨了”可能意味着种种不同的事情,但这话仍有一个字面意思,那就是报道下雨的事实,而这层字面意思恰恰是不用依赖语境只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到的意义。其二,一句话离开上下文的语境可能会产生歧义,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是如此。例如:“张三上课去了。”没有说明张三是听课去了,还是讲课去了,确切的意思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确定,但是,“张三听课去了”则不需要上下文就能确定其含义。其三,有些语句的歧义不能通过语境来消除。据说有一个迷信的人去问一个老和尚:“我父母哪个先去世?”这个老和尚说:“父在母先亡。”然后这个老和尚就闭目打坐不再说话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你父亲比你母亲先去世。也可以理解为:你父亲在你母亲之后去世。根据对话的语境却不能消除这句话的歧义。上述三种不同的意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揭示了“意义”的含义,也在解释中遇到了不同的困难。探求一种完整的意义理论仍然是未完成的课题,介绍这三种意义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从中取长补短,为澄清在论证中所使用的语言的意义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二、语言的基本功用“意义”的第二个义项说的是语言的用途。就如同一套设备有多种用途一样,语言的功用是多种多样的。人们能用语言传达信息、交流思想,也能用语言表达感情、影响态度,还能用语言引导或阻止人的行为等。语言的基本功用有如下三种:1.传达信息语言的一个基本用途是用来传达信息。传达信息的语言以陈述的形式描述或者报道世界,无论它所传达的信息是真的还是假的,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是一般的还是个别的,它都在履行传达信息的职能。语言被用于作出断言或者提供论证是实现这种用途的主要方式。在思维任务的开始,我们需要信息来引出思维,没有信息就谈不上思维。只有在掌握一些信息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产生某些想法。一旦有了想法,就需要考察它们是否能在实际中行得通,所以我们要回头去看一看已经掌握的信息。例如,一个公司会做市场调查来预测产品是否有市场;一个考古学家提出存在某种文明的观点之后,需要回头去研究所知的信息或证据,看它是否能够支持那个理论。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实用的想法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实用的想法符合现有的信息,不切实际的想法不符合现有的信息。然而,思维并不是信息的替代物。如果我们需要知道从北京到上海的航班时刻,只要查一查航班时刻表就行了,费力去思考这件事是没用处的。努力发现信息和增大信息量是思维的关键部分,提问和咨询是征询信息的手段,解释和推理是从已掌握的信息中提取更多有用信息的手段。解释更加倾向于从已知的信息中形成一种意见或主张,也包括体会言外之意和注意重要的信息。在福尔摩斯的《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狗没有叫的事实就是个关键。同样,如果一件新出的塑料制品提及了几个用途,但却没有提到某种常用的用途,这个省略就可能隐藏着什么。推理的典型是侦探和科学家使用的演绎法,通过推理能从对证据或实验的描述所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一些隐藏的信息。思维运行所需要的这一切都要借助于语言传达信息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以下是直接使用语言传达信息的例子: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2003年的1.4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至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专家预测,农村劳动力中还有三分之一可能转移出来,成为流动人口。2.表达感情4语言的另一个基本用途是用来表达感情。语言在抒情诗歌中的使用最能体现这方面的用途。请看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首叹惋人生、直抒亡国之恨的血泪词,它无意向我们传达事实或理论方面的信息,而是在表达作者凄楚悲l、艮的感情。通常我们不用真的或假的来评价表达感情的语言,我们通常不会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话是真的,还是假的,而是问它是否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果它确是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并能激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也如王国维那样称之为“天真之词”。然而,对于“这首词是李煜所作”这句传达信息的话语,我们能说它是真的或是假的,却不能说它是“天真之词”。这是表达感情的语言与传达信息的语言的一个重要区别。表达感情的语言不但有抒发感情的功能,还有唤起他人感情的功能。比如,富有激情的演说、浪漫的谈情说爱、庆贺球队获胜的祝酒辞等,常能唤起他人感情的共鸣。亚里士多德在谈到演说中语言的使用时说:“用语言表达激情或情感,要是谈到暴虐的行径,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