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五章物态变化本节课题1、物态变化与温度课时2主备人杨学教学准备烧杯、三脚架、石棉网、湿沙、酒精灯、冰块、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物态。(2)了解温度的定义、单位,温度计的用途、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实验探究、查询资料,认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相互转化,欣赏大自然中水的物态变化的妙斧神工。(2)关注水资源危机,养成节水意识和保护水资源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温度定义、单位,知道日常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难点: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修改展示学习目标自学目标1议生展师讲演示实验1、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物态。2、了解温度的定义、单位、自然环境中常见温度值,温度计的用途、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告知学生自学课本90、91页。思考:1、自然界中水有哪三种物态?(答:气态、固态、液态。)2、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物态具体表现为什么?(答:固态:冰、雪、霜、雹、云。液态:水流、雨、露、雾、云。气态:水蒸气。)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系统认识自然界中水的三种物态,从整体上认知。根据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点拨。演示好模拟云和雨的小实验,伴随实验观察进程,适时指明观察点和思考问题:①给烧杯加热过程中,你在杯口盘子底面看到了什么?②为什么要给烧杯加热?为什么在杯口盖着的盘子里放些冰块?③为什么在了解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本90、91页,思考问题1、2。组内讨论问题1、2。三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亲历和观察水的物态变化。讲练自学目标2议生展师讲学生活动自学93页“常见温度值”自学94页“欣赏”学生总结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换用别的东西,例如冰块,行吗?④烧杯上方出现的朦胧白雾说明什么问题?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做出示范并强调以下几点:①绝对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②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去加热。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④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布置练习:《能力培养与测试》53页课内探究一。告知学生自学课本92、93页。思考:1、温度的定义、单位。(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摄氏度。)2、温度计的用途、构造、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适当点拨。对学生展示适当点拨,进行鼓励。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打通理解的关键环节。识记酒精灯使用规则,并练习。完成练习学生阅读课本92、93页,思考问题1、2。组内讨论问题1、2。学生说出对温度、温度计相关理解。说出疑惑,听老师释疑。观察温度计的构造,联系温度计的使用。阅读交流。领略大自然水的神奇变化。总结学会的知识点,说明知识点的含义及联系、应用。当堂检测布置任务:95页自我评价1、2。《能力培养与测试》54页课时练。独立完成检测任务。教学反思课题第五章物态变化本节课题2、熔化和凝固课时2主备人杨学恩教学准备烧杯、铁架台、石棉网、海波、酒精灯、石蜡、温度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2.过程与方法(1)感知发生熔化和凝固的条件(2)区别晶体和非晶体,感悟物质世界的美丽多姿。(3)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修改展示学习目标自学目标1议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告知学生自学课本96、97页。思考:1、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答:是否有规则结构。)2、熔化的含义。(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适当点拨。了解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本96、97页,思考问题1、2。组内讨论问题1、2。生展师讲分组实验: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学生总结实验探究的环节教师帮助梳理当堂练习自学99页熔点当堂练习引导学生认识晶体与非晶体结构上的的差别,从微观和宏观不同角度认知。根据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点拨。帮学生明确分工,提醒实验观察的对象和记录的数据。巡视,指导。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用石蜡和海波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注意观察和的物态变化情况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情况。每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函数图像。分析论证:?实验结论:?练习册55页例3提出问题:熔点定义是什么?1、爱迪生花数十年时间,做6000多次试验,20多年后另外两位科学家,才最终确定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具的优点。2、南极最低温度是﹣89.2℃,水银和酒精都可以做温度计的感温液吗?为什么?3、海波的熔点为48℃,当温度为48℃,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4、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提出问题:水的凝固与冰的熔化过三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有什么不同的规律?猜想与假设:熔化过程要吸热,物质可能在吸收热量,温度可能不断上升,也可能不变。设计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分析论证:海波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仔48℃不变。石蜡温度不断上升,有硬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实验结论:晶体熔化过程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非晶体熔化过程也不断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熔点)。完成练习阅读理解完成练习自学100页液体的凝固学生总结当堂检测程图像有什麽异同。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打通理解的关键环节。(1)自我评价1、2。(2)《能力培养与测试》56页的课时作业。阅读理解,讨论总结。总结学会的知识点,说明知识点的含义及联系、应用。独立完成检测任务。板书设计2、熔化和凝固1、固体分类:晶体(有规则结构和固定熔点)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结构,没有固定熔点)。2、熔化:①晶体熔化:图像、特点(吸热,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②非晶体熔化:图像、特点(吸热,温度一直上升)。③定义: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吸热)。3、凝固:①晶体凝固:图像、特点(放热,温度不变)、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②非晶体凝固:图像、特点(放热,温度一直下降)。③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放热)。教学反思课题第五章物态变化本节课题3、汽化和液化课时1主备人杨学恩教学准备试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水、停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3)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2)经历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难点:水沸腾的温度(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修改展示学习目标自学目标1、2议生展师讲分组实验:沸腾的规律1、了解汽化和液化,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知道蒸发有致冷作用。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二者区别。3、能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告知学生自学课本102、103页。思考:1、汽化定义、特点、分类。(答:液态变为气态,吸热,蒸发和沸腾。)2、蒸发的作用,与沸腾的区别。(答:制冷作用,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温度达到沸点后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认识汽化,蒸发与沸腾的差别。根据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点拨。帮学生明确分工,提醒实验观察的对象和记录的数据。巡视,指导。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了解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本102、103页,思考问题1、2。组内讨论问题1、2。三个组展示讨论结果。学生分组实验。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点?猜想与假设:水沸腾时温度不断上升,也可能不变。学生总结实验探究的环节教师帮助梳理当堂练习自学104页从气体到液体自学104页最后一部分学生总结当堂检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水温达到90℃时开始,每10秒记录一次水温变化,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数据处理与分析:讲温度数据填入表格。在方格纸上描点连线。画出画出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函数图像。交流与论证:?实验结论:?1、酒精沸点78.5℃,80℃的酒精是什么状态?2、《能力培养与测试》57、59页自主学习一、沸腾的规律,二、沸腾的条件。思考:液化定义、特点。(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放热)思考:液化和气化伴随着怎样的能量变化?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打通理解的关键环节。1、自我评价1、2。2、《能力培养与测试》58、60页的课时作业。设计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交流与论证:1、水沸腾前,内壁有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小及至消失,因为上升过程遇冷液化。2、沸腾时,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变大,在水面破裂,将泡内水蒸气散发到空中。3、停止加热,水的沸腾停止,说明水沸腾吸热。4、水沸腾时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水汽化。实验结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沸点)不变。独立完成练习。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总结学会的知识点,说明知识点的含义及联系、应用。独立完成检测任务。板书设计3、汽化和液化1、汽化:定义、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沸腾的特点和条件。2、液化:定义。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教学反思课题第五章物态变化本节课题4、地球上的水循环课时1主备人杨学恩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要放热。(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尝试对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物态变化在改变物质世界和促进人类文明中的巨大作用。树立可持继发展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要放热。难点: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案修改展示学习目标自学目标1、2议生展师讲1、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吸热、凝华要放热。2、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现象。4、了解水对人类生命的影响。告知学生自学课本107页。思考:1、升华、凝华的定义、是吸热还是放热过程。2、解释: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丸变小,电灯钨丝变细,霜、雾凇、窗花的形成等现象。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升华、凝华现象。根据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进行点拨。了解学习目标学生阅读课本107页,思考问题1、2。组内讨论思考:1、2。三个组展示讨论结果。讨论交流自学目标3自学目标4学生总结教师帮助梳理当堂练习当堂检测巡视、聆听学生组内讨论。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结构。打通理解的关键环节。1、自我评价1、2。2、《能力培养与测试》61页的二、三。《能力培养与测试》62页课时作业。讨论:为什么南麂岛空气很湿润?自学课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