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过程控制1文件目录编号文件名称05-01工艺管理制度··································205-02产品包装操作规程······························405-03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505-04产品防护管理制度······························605-05生产过程卫生操作规范·························805-06作业指导书···································1105-07生产过程检验记录······················1305-08关键控制点记录表·····························142工艺管理制度05-011、目的:为了加强工艺管理,规范工艺管理流程,保障工艺文件的有效措施,保护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提高企业效益,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工厂工艺文件的控制、工艺更改、工艺纪律、工艺检查和违章处罚等。3、职责:3.1生产科负责组织新工艺文件的起草和更改及修订,负责对工艺文件解释。3.2生产科负责工艺的执行、检查,对违批工艺进行纠正和处理。3.3工人负责作业过程工艺参数指标的监控。4、程序:4.1工艺技术文件的定义:工艺技术文件是重要的技术标准,是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质量活动保证的标准。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指令、作业指导书等。4.2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和审批。4.2.1技术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工艺指令、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由生产科负责组织起草编制,厂长审批。4.2.2以上未明确规定的按《文件管理制度》执行。4.3工艺文件编制的原则4.3.1编制文件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和可行性,使之能保证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4.3.2编制文件时,对指标值的设定要科学合理,要基于事实的数据分析,确保工艺文件的先进性、可行性和合理性。4.3.3编制文件时,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技术标准进行规定。4.4工艺文件的发放与保管按《文件管理制度》执行。4.5工艺执行4.5.1由生产科和办公室负责组织工艺执行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认真学习工艺技术文件,以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工艺质量意识。办公室必须列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安排培训学习不得少于1次。4.5.2各车间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不得自行任意更改,并认真作好3原始记录。4.6工艺更改工艺指标的更改:在工艺操作规程范围内的由生产科自行更改,并做好备案工作。由于生产新品种需要进行更改时,应先组织相关部门做可行性论证后,确认可行,再以工艺通知单的形式下达到车间执行。4.7工艺检查与考核工艺检查是现场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由于生产科按工艺考核标准和检查内容进行考核检查,并作好工艺检查记录,具体见《质量考核制度》。4包装班操作规程05-02一、包装班操作规程1、包装场所,整洁卫生,严禁烟火。2、上、下产品轻拿轻放。3、产品包装中,不得抛投产品。4、使用包装机具应事先检查符合安全要求。使用中应遵守相应安全操作规程,有关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例如使用Ⅰ类电动工具,应配置漏电保护器,Ⅱ类工具的电源线不得破损和有接头。5、尚未检验装箱的成品应摆放在复合卫生条件的地方,并用干净布遮盖好。6、产品包装后,码放应整齐、稳妥,宽高之比不应超过安全要求。7、产品距离热源不小于一米。8、检测入库:实行人、机、料、法、环、测系统检测手段确保不合格产品不入库。二、包装班质量要求成品按《出厂检验规程》06-03进行出厂检验后包装入库。三、记录要求作好产品出厂检验记录。5关键控制点管理制度05-031、目的:建立产品生产的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制度。2、范围: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质量关键控制点。3、职责:车间技术员。4、程序4.1总则4.1.1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是使工序的人、机、料、法、环、测六大因素所要求的控制状态的管理的总称。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是构成制造过程质量的基本单位。4.1.2关键控制点管理由车间技术员负责,编制工艺流程,在流程上标明关键工序,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标明关键控制参数及控制要求。4.2关键控制点控制4.2.1各工序操作人员、技术人员须经岗位培训、质量意识培训和考核,质检人员需熟悉相关的检验标准。4.2.2各工序操作人员应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4.2.3经营部应按《采购质量管理制度》对供方进行评价,以确保采购的原料满足规定的要求。4.2.4各工序操作人员和质检人员应按照相应的作业检验指导书进行操作。4.2.5工序使用的计量器具按《计生器具管理制度》进行校验,以保证各工序质量控制和验证准确无误。4.2.6有过程参数控制的工序,操作人员应按要求严格控制好各参数,当发现有偏离时应及时进行参数调整。4.2.7检验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首件必检,巡回检验与完工检验”的制度,切实保证“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4.2.8技术员应检查监督工艺纪律贯彻执行情况,认真组织贯彻工艺文件,对操作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主动采纳,确保工序质量稳定。6产品防护管理制度05-041、目的:对产品形成各阶段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2、范围:适用于产品的防护及执行、产品的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控制。3、职责3.1生产科负责产品的防护,对产品实现满足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3.2供销科负责产品的交付及售后服务工作。4、程序4.1产品防护4.1.1对于产品从接收、内部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防止变质、损坏和错用。4.1.2针对顾客的要求及产品的符合性对其进行防护,包括标识(包括运输标识)、搬运、包装(包括装袋)、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4.1.3产品搬运的控制运输本产品时必须用清洁、通气并有蓬盖的运输工具,防止受潮和受热,不可与有毒物品混装。4.1.4包装控制a)生产科确定包装材料和要求b)车间包装工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编号,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核对装袋数量;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c)产品包装分内外两层。内层为食品用塑料薄膜袋,必须严密封口,包层可用麻袋、化纤袋、纸箱。d)包装材料都应是清洁、干燥、防潮和牢固的。4.1.5贮存控制a)生产科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的管理,按规定放,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注明标识有效期,保证先入先出。b)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设施(如抽风机、消防设施等)以保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c)本产品必须贮存在清洁、干燥、通气的仓库中,不得露天堆放。应防止受潮、受热和曝晒。d)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台账,仓库每月定期盘点,做好账务清理,保持7帐、卡、物一致;仓管员应该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质量科确认、处理。4.1.6交付控制a)本工厂产品的交付有三种形式:顾客自提、送货上门、铁路运输。b)合同要求时,本工厂对产品的保护药延续至交付的目的地。4.2产品交付后的活动4.2.1供销科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a)负责组织、协调产品的服务工作;b)负责与顾客联络,妥善处理顾客投诉,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c)建立顾客档案,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及订购每批产品的规格和数量,了解顾客和定货倾向,及时做好供货准备。d)利用与顾客的交往,主动向顾客介绍本工厂产品,提供宣传资料,解答顾客提问。每年派出市场调研人员,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和顾客需求的动向。8生产过程卫生操作规范05-051、目的:保证加工过程的卫生。2、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场所、工序和各类相关人员。3、职责:3.1卫生监督员负责对日常卫生进行监督检查。3.2生产科长负责车间设施卫生、生产过程卫生的管理。4、要素控制4.1产品接触面的状况和清洁(包括工器具、手套、工作服)4.1.1控制和监测:a)产品接触面应充分清洁,卫生监督员应对产品接触面进行检查。b)产品接触面的清洁的消毒。c)员工应穿戴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d)卫生监督员定期对设备、工装、操作台面、手套进行检查,验证清洗效果。4.1.2纠正措施a)应维修或替换不能充分清洗的产品接触面。b)消毒液浓度不正确时,调整消毒液浓度,对不干净的产品接触面进行清洗消毒。c)对可能成为产品的替在污染源的手套、工作服应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d)找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4.1.3记录:《每日卫生检验记录》《工艺纪律检查记录》4.2防止交叉污染4.2.1控制和检测a)对卫生监督员进行基本卫生培训。b)员工操作不能导致交叉污染(包括头发、手套、手的清洁、个人物品的相隔放、吃喝、靴子消毒)。--员工应戴帽子或其它毛发束缚物,不得戴首饰、项链等可能掉入产品、设备、包装物中的物品。--开工前以及工作后,员工都应洗手和手套。手清洗、消毒程序为:清9水洗手液清水消毒液清水干手,手消毒应在消毒液中浸泡至少2分钟。--衣服和个人物品存放在更衣柜内,不得带入生产车间。--员工不得在生产车间内吃零食、嚼口香糖和吸烟。--卫生监督员应监督员工操作。c)由卫生监督员检查工厂地面,应保持状况良好,防止污染产品。d)地面应无积水,无废弃物,应检查加工车间地面,确保排水彻底,无废弃物。e)卫生监督员检查包装材料,防止在储藏过程中被污染。f)车间的工器具、容器、清洁设备应分开,不得混用。4.2.2纠正措施a)对卫生监督员进行基本的卫生培训。b)对员工不符合卫生规范的操作应予以纠正。c)对破损的地面进行维修。d)清除废弃物、积水、确保排水畅通,场面清洁。e)对可能造成产品污染的情况加以纠正。f)严格区分车间的工器具、容器、清洁设备,如混用,要求其改正。4.2.3记录:《每日卫生检验记录》《工艺纪律检查记录》4.3手的清洗4.3.1控制和监测a)厕所设施应齐全,维护保养状况良好,并在每天下班后进行清洗,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厕所设施和洗手设施。b)洗手设施包括:搅动水龙头、洗手液、手消毒设施。每天更换消毒液和干净毛巾,有提醒员工何时洗手和如何洗手的标识,手的清洗和消毒应在开工前、每次离开工作后。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手清洗、消毒设施。4.3.2纠正措施:a)对厕所设施进行清洁,纠正任何可能造成污染的情况,必要时进行维修。b)对损坏的设施进行更换和调整消毒剂浓度。4.3.3记录:《每日卫生检验记录》《工艺纪律检查记录》104.4防止产品、产品包装材料的外部污染。4.4.1控制监测:a)加工和包装区域所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和润滑剂须批准后才能在车间使用。b)润滑剂应分开贮存于加工区、包装区外,由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c)应防止产品、产品包装材料和外部污染。加工区和包装区的照明设备应装有防护装置,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加工区和包装区。d)设备应维护良好,无松动的或丢失的金属件,卫生监督员负责检查生产和包装设备。e)液滴及冷凝物不会污染产品及包装材料。4.4.2纠正措施a)未经许可的化学物品应退回在非加工区内使用。b)贮存不正确的化学物品应正确存放。c)检查产品的安全性。d)必要时进行维修。e)卫生监督员误码纠正任何冷凝物的问题。4.4.3记录:《每日卫生检验记录》《工艺纪律检查记录》11卤蛋作业指导书05-06一.主要原料标准:1.鹌鹑蛋:新鲜、无破损、无污染,规格应符合标准规定。2.食盐:包装完整,无破损、色泽白色3.酱油:包装完整,不漏汁,无霉变,色泽正常二.配料:食盐、酱油、香辛料三.操作规程:1.原料准备:原料库领料,并检验各种原辅料是否符合标准,特别是鹌鹑蛋,要大小均匀,破蛋拣出单独存放。2.洗蛋:鹌鹑蛋用前要用水冲洗干净,个别污染严重的要单独洗净。才能入锅煮制。3.加料:向釜内加入选捡好并清洗干净的鹌鹑蛋,加鹌鹑蛋过程中,务必要轻拿轻放,防止鹌鹑蛋破损,如发现破损要及时拣出。4.蒸制:通入蒸汽蒸制,至蒸熟,蒸制过程约需要1.5小时,所需气压为1Pa。5.出锅:把蒸制好的鹌鹑蛋取出。6.制卤汁:向夹层锅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食盐、酱油、香辛料以及辅料包,然后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