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电力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王雁凌华北电力大学电力市场研究所内容1电力供给、需求与价格关系2管制电力工业的电力供需关系3放松电力工业管制下的电力供需关系1电力供给、需求与价格关系1.1供求定理1.2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的关系1.1供求定理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从短期来看,市场供求是决定市场价格的直接因素,它使价格围绕着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从长期来看,市场价格调节着市场供求的平衡与不平衡,调节着生产要素的流入或流出。1.2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的关系1.2.1竞争关系1.2.2数量关系1.2.3时间关系1.2.4反应关系1.2.1竞争关系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的竞争关系是指双方的竞争力度关系。竞争力度由两个方面决定:个体数量个体规模个体数量——个体数量多的一方竞争力度大,个体数量少的一方竞争力度小,显然电力用户间的竞争力度大,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小。1.2.1竞争关系个体规模——考虑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实力个人用户和小企业用户显然没有实力与电力企业进行谈判,在电力交易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供需双方的竞争力度相等时,实际价格才正好趋于均衡价格,否则,价格就会向有利于竞争的力度小的一方发展。对于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都需要健全的市场监管机制、社会法律和道德体系。1.2.2数量关系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对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分析主要就是两者的数量关系(略)。1.2.3时间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发电量=用电量+输电损失在电力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输、配和售(消费)几乎是瞬间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在时间上要求同步,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着供需平衡。电力工业应具备满足供给与需求的实时平衡能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电力商品不能大规模的经济储存,要求电力工业必须拥有一定冗余的发电、输配电资源,以满足多变的电力需求。1.2.4反应关系反应关系是指供求双方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如果供需双方的反应速度相等,则价格正好向均衡价格趋动;如果供需双方的反应速度不相等,则反应慢的一方较被动,反应快的一方较主动。价格向有利于反应快的一方发展。电力工业需要做好中长期规划,既能适应电力需求的实时变化,又能满足中长期电力需求的供给。2管制电力工业的电力供需关系2.1电力工业垄断经营条件2.2电力商品供需矛盾2.3电力工业的政府管制2.1电力工业垄断经营条件(1)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电力商品(×)(2)电力商品没有其他相近的替代品(或替代程度非常小)(×)(3)其他厂商进入电力行业门槛高(√)一般是政府特许经营资金和技术门槛高(4)存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在很高产量水平上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2.2电力商品供需矛盾电力需求的时差性电力需求的季节性电力需求的层次性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农业用电居民生活用电等电力供给的季节性能源资源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电力需求与电源、电网建设不匹配2.3电力工业的政府管制政府对电力工业的管制主要有两种方式:2.3.1价格管制2.3.2资本回报率管制2.3.1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办法主要是选定电力定价方法,即边际成本定价法和会计成本定价法。目前许多国家将边际成本定价法和会计成本定价法综合运用,既考虑经济效率原则,合理分摊成本,又保证财务平衡,保证企业回收成本,并获取适当利润。2.3.2资本回报率管制将资本回报率控制在平均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垄断厂商的价格和利润。管制特点:在管制力度上较为强硬;信息不对称,管制机构在操作过程中相对较为困难;(重点是回报率的大小和成本基数的计量方法)被管制的垄断企业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管制周期内,回报率保持不变);2.3.2资本回报率管制企业缺乏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回报率固定,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成本的方式获得更大的利润);操作较为繁琐(需要每年进行成本、回报率等数据的核算和调整);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管制机构不可能立即作出反映,存在时滞的问题(由于核算、审批和颁布执行资本回报率都需要时间);从价格调整的风险来看,消费者是增加成本引起的风险和降低成本的受益的承担者。3放松电力工业管制下的电力供需关系3.1放松管制的两种理解3.2电力工业监管3.1放松管制的两种理解(1)政府放手,形成自然垄断(×)电力工业的供需完全和垄断市场的供需一致(2)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强电力市场监管(√)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完全由电力市场决定建立健康、有序、开放的竞争性电力市场。3.2电力工业监管为了保障电力市场的公平、有序和健康发展,同时维护电力用户的权益,需要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由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力市场进行有效监管,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垄断管制。3.2电力工业监管电力工业监管特点:(1)通过激励机制间接管制价格和交易行为,在力度上比传统意义的垄断管制要柔和一些;(2)通过激励电力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利润;(3)激励电力企业通过投资组合、多渠道融资提高利润,而不会出现基于资本回报率管制方式的成本过度投资的问题;(4)避免了繁琐的核算、审核和颁布执行过程,更为灵活便利;(5)电力企业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