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学时)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3学时)一、教学目标二、知识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教学进程五、思考题六、参考文献七、相关网站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一教学单元)(音乐欣赏:音乐图片3、波形声音3)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背景。2.把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挫折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主要表现,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知识点: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设想2.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4.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发生“左”的偏差的表现及原因5.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教学重点与难点: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及其现实意义2.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3.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教学进程:(音乐:国歌)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1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依据(动画组:图片4、5、6、7、8)1.1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原则设想马克思恩格斯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以后建立的新社会,一般称作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又分为两个阶段,其低级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前,列宁原则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个一般公式1.12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1.121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必然选择――-苏联模式1.122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新探索1.13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把握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2.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2.1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图片8)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探索的初步成果2.12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9月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提出工作重心转移的思想,指出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我国的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应转移到大力发展生产力上来,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2.2制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1952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把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宣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2.3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苏联模式“大跃进”中国工业基础片面强调重工业钢铁元帅一马当先,薄弱,没有独立农业和轻工业严重滞后挤了农业和轻工业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2.3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其中5条论及经济问题: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2.4不平衡发展战略1954年6月在陈云编制“一五计划”时最先提出国民经济发展要讲求综合平衡的问题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明确提出又平衡又不平衡的战略思想2.5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不依靠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独立自主不排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外开放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独立,保障政治独立2.6关于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2.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图片27)--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2.1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视频:大跃进)原因2.2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提出要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不变质的思想;“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等等。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周恩来——提出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等观点。把把已已经经不不属属于于阶阶级级斗斗争争的的问问题题仍仍看看作作阶阶级级斗斗争争在在经经济济建建设设上上急急于于求求成成把把探探索索中中出出现现的的不不同同意意见见视视为为““路路线线斗斗争争””、、““阶阶级级斗斗争争””党的指导思想逐渐发生了“左”的偏差表现对对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社社会会发发展展规规律律的的认认识识更更多多的的有有待待于于继继续续探探索索党党过过去去长长期期处处于于阶阶级级斗斗争争的的环环境境中中,,对对全全国国规规模模的的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建建设设事事业业,,缺缺乏乏充充分分的的思思想想准准备备和和科科学学研研究究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朱德——强调党执政后纪律检查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等。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邓子恢——提出在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思考题:1.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当然不应当是长久之计”。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比如,党的八大的正确思想、毛泽东在1956年和1957年先后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以及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都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后来也没能坚持下去,但他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3.为什么说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为党继续进行探索并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虽然他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其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参考文献: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相关网站:1.://://=804.://://liangke.scnu.edu.cn/yuandi/4gangyao.jsp7.=23621链接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社会主义的原则设想他们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消灭剥削以后建立的新社会,一般称作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又分为两个阶段,其低级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并在资本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更高形态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一切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而来的保留旧社会痕迹的社会,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十月革命前,列宁原则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个一般公式。十月革命后,1918年俄共(布)在讨论第二个党纲时,列宁指出:我们不能阐述社会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将来是个什么样子,什么时候达到完备的形式-——这些我们不知道,也不能说。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他初次探索社会主义与商品货币的关系;并始终强调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提到首位;多次论述了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对于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反复阐明了共产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共产主义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