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社会认知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二、社会认知的特征选择性互动性防御性认知的完形特性三、认知启发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1.表征性启发2.获得性启发3.调整性启发四、社会认知的图式(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图式的分类: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式。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色的心理类型。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2.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3.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五、内隐社会认知(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二)研究内容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行。(三)研究方法反应时范式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1.内隐联想测验(IAT)提出者:Greenwoald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2.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非反应时范式:指不以反应时为因变量的其他内隐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1.刻板解释偏差(SEB)刻板解释偏差是基于归因范式的内因社会认知的测量方法。人们在面对与自己期望不一致的情境下会做出更多的解释行为,以试图使不一致得到合理解释。一致与不一致情况下的解释偏差如果存在,就可以推断存在着内隐的刻板印象。SEB问卷有25个题目,其中16个是SEB测题,其他9个是无关项目。每个题都只有半句的原因,留后半句让被试填写。16个SEB测题中,有一半是与靶子的刻板印象一致的测题,另一半是不一致的。2.投射测验即让被试根据一张模棱两可的照片或图片讲一个故事,或对一个抽象的刺激(如墨迹)进行联想性描述。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一)仪表的认知(二)表情的认知(1)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2)身段表情(bodyexpression)(3)眼神(4)言语表情(speechexpression)二、对他人人格的认知人格是个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品质,而且看不见、摸不着,要通过人们的言谈举止去推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急难时刻见真情”“利动小人心,义动君子心”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第三节社会认知偏差、印象形成与管理一、认知偏差光环作用(Haloeffect)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相似假定作用(similarityassumption)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点。类化原则(generalization)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积极偏见(positiveprejudice)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举例:在为各类文娱会演、演讲赛中评奖时,评委常遇到这个宽大效应的干扰:前面演出的节目,由于给了高分,以致于不得不提高后面所有节目的评分隐含人格理论(recessivepersonalitytheory)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一套关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首因效应(primaryeffect)和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在人际认知过程中,新近感知到的信息对认知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能够改变已有印象并促进新印象形成。卢钦斯的实验实验设计:研究者设计了两段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活动的文字。一段称为E,一段称为I,研究者将两段文字分别作为E-I、I-E、只有E和只有I四种排列,让被试看完文字描述后在人格特质表上评价吉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E段文字吉姆与朋友们一起去上学、在阳光下取暖、在商店与熟人聊天、与前几天刚认识的女孩打招呼。I段文字吉姆独自一人回家、走在街道阴凉的一边、在商店里静静地等候买东西、见到前天刚认识的女孩不打招呼。实验条件及结果条件被试的评定E-I78%的人认为吉姆友好热情I-E18%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只有E95%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只有I3%的人认为吉姆友好外向后来卢钦斯改变了实验条件,其一是提醒被试不要受第一印象的误导,其二是将E、I两段描述隔开呈现给被试。念完一段后花5分钟时间让被试作无关的工作,然后再将另一段呈现给被试。在这种条件下,大部分被试根据后面一段的描述去评价吉姆的特征。标签效应在认知所感知的信息中,其中某些信息会比其他信息对认知过程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能够左右和改变认知形成的整体印象,这类信息称作中心特征,其所具有的影响作用即是“标签效应”。刻板印象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在经验累积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不同社会身份、地位、背景的人的各种看法、判断、推测和猜想。印象——就是我们最初在遇到某一个人的时候,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而形成的对别人的评价。二、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一)一致性(二)评价的中心性奥斯古德(C.E.Osgood)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的形容词涉及三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坏)、力量(强—弱)和活动(积极—消极)。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范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社会特性和智能特性来评价他人的。(三)中心特性作用在我们形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三、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一)平均模式这种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二)增加模式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三)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安德森(N.Anderson)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的有力证据。他曾经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综合的印象。四、印象管理(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印象管理是指行动者透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试图操纵、控制知觉者对其形成良好印象的过程。琼斯和皮特曼将印象管理的行为成分分成五部分:(1)逢迎(2)模范(3)威胁(4)自我提升(5)恳求(二)印象管理的理论1.符号相互作用理论代表人物:库利和米德主要观点: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相位,塑造良好印象。2.自我表现论代表人物:戈夫曼主要观点:人际交往的一条基本规则是互相承诺、互相谅解,每个参与者都会通过印象管理,使其参与者能够保住面子。在交往过程中,个体不仅彼此向对方表现自我,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象处理。把社会交往看成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个人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3.情景认同论代表人物:亚历山大主要观点:•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自己最为恰当的最为满意的情景认同。(三)印象管理的过程1.印象管理的动机(1)与个人目标的相关程度(2)目标的价值(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四)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自我表现是印象管理的重要途径1.交往对象影响人的自我表现“见什么人说什么话”2.交往的情境影响自我表现3.参照群体认同(五)印象管理的策略保持形象的一致性1.“登门槛”效应(thefoot-in-the-dooreffect)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2.“门面”效应(thedoor-in-the-faceeffect)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讨好琼斯提出了四套赢得他人喜欢的讨好策略:1.恭维或抬举他人2.在意见、判断和行为上遵从别人3.自我表现4.给予好处(施惠)恰当的自我表露(六)印象管理的识别认识他人时不仅要看其外表的言谈举止,更要注意诸如面部表情、声调及身体运动等非言语行为,它们是判断认知对象的真实情感、态度和动机的有力线索。第五节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一、海德(F.Heder)的归因理论他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包括能力、动机、努力程度等;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如环境、他人和任务的难易程度等。二、维纳的归因理论维纳(B.Weiner)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即把原因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两种。但他还提出了另一种尺度,把原因区分为暂时的和稳定的两个方面。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琼斯和戴维斯认为推断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两个基本步骤。首先推断个体的行为是不是有意为之。其次,认知者要进一步确定究竟是活动者的哪些内部品质导致了行为的发生三条基本原则:社会赞许性原则自由选择原则自觉性原则四、凯利的归因理论凯利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作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时间或形态)。凯利提出了探索因果关系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三条原则:一贯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差异性原则五、归因偏差(attributionwarp)(一)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作是其行为的起因,而忽视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二)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易作外在归因,而观察者对他人行为倾向易作内在归因。(三)自我防御性归因我们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内在因素,如能力、努力工作或好品格等。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