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社区治安秩序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概念。所谓社区治安秩序一般是指社区中的成员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共同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并由此所形成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稳定安宁的社会状态。社区治安秩序的维护就是通过社区与警方的合作,创造一种良好的社区治安秩序,使社区群众的生活安宁、有序。社区治安秩序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对影响社区治安秩序稳定的各种因素的管理,包括对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进行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各类场所与行业的管理、对容易发生治安灾害事故的各类危险物品的管理等。第一节社区公共场所管理一、社区公共场所管理概述(一)社区公共场所的种类公共场所是指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往来、停留、涉足,进行共同活动的场所。一般的说,它对于往来人员没有特定的限制,不管什么人,只要在其规定的条件和活动时间之内,都可以到达、停留,从事正当的活动。社区内公共场所的种类主要有:1.文化、娱乐、体育场所主要包括影剧院(含单位对外经营的礼堂等),录像放映点、俱乐部、文化宫(馆、站)、书场、青少年宫、曲艺社、游艺场、图书出租、音乐厅(茶座)、舞厅(会场),夜总会、卡拉OK厅、歌厅、电子游艺活动厅、游泳池、溜冰场、体育场、武术馆、台球、康乐球、保龄球馆、高尔夫球场、赛车俱乐部、射击场、健身房、攀岩馆等。2.饮食服务场所。包括咖啡馆、酒吧、茶座、浴室、酒菜馆、美容美发、桑拿按摩等场所。3.凭票进入的游览场所。主要指售门票的公园、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海滨浴场、动物园以及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对社会开放的寺庙。4.有固定设施的贸易场所。是指有固定设施、井设有专管机构或专管人员的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各地区社区公共场所的类别不完全相同。(二)社区公共场所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公共文化、娱乐、体育、饮食服务、贸易市场等公共场所的需求不断增强。社区公共场所无论在数量、形式、层次,还是规模上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掌握这些场所的特点,是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强社区管理,确保一方平安的前提和条件。1.复杂性社区公共场所自身的经营结构、涉足人员和容易出现的治安问题等各方面都具有复杂的因素,具体表现在:(1)经营结构复杂。社区公共场所的构成具有多样性,既有国有的、集体的和私营个体的,又有“三资”等经营形式。社区公共场所的经营内容呈现多元化、其功能具有多层次性,甚至出现提供住宿、跳舞、录像、卡拉OK、KTV包厢、足浴、按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场所。(2)涉足人员复杂。涉足社区公共场所的人,有外地的,也有本地的,他们的贫富状况不同,涉足场所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场所的从业人员往往来自不同的地区,处于不同的文2化层次。其中的部分人员可能不进行暂住登记,不申领暂住证,行踪不定。(3)场所复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常有社区公共场所歇业、转租、转包、甚至倒闭,同时又有更多的社区公共场所开业。各类公共场所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会采取各种方法吸引顾客,并会随着社会需要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因而场所内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复杂多变,花样百出,呈现复杂性的特点。2.流动性社区公共场所的流动性表现为:(1)人员流动性大。根据公安机关的实践经验,流动人口是一个犯罪率高发群体,一些不法人员也容易混迹其间,利用社区公共场所场所藏身落脚,有的可能在场所内进行违法犯罪或破坏活动。(2)财物流动性大。这是由社区公共场所本身的功能和活动特点所决定的。人流、物流、货币流的流动对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传播信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会给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带来不少治安问题。(3)信息交流量大、速度快。人是社会信息交流的载体,在社区公共场所参与社会活动的主体的不特定性,必然决定了其相互之间的信息交往的繁杂性和不特定性。因而社区公共场所的信息交流不仅量大,而且迅速,它是社区管理部门掌握社会动态,搜集社会治安情况的重要途径。3.影响人们的社会意识社区公共场所内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及其变化,对人们的社会意识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在社区公共场所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人们的频繁交往、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也会使人们的社会意识产生微妙的变化。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可以培养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振奋精神;不健康的、色情或荒淫的项目,则会导致人们消沉、堕落并诱发犯罪。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4.涉外性强经济全球化和旅游业的发展,致使国际交往日渐增多,且在广度和深度上均不断扩展。外国人参加社区公共场所各种活动越来越多,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涉外的治安问题。对涉外治安问题需要慎重对待和处理,否则往往会形成外交问题。二、社区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社区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职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公安机关为维护社区内公共场所的治安秩序,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社区公共场所的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法从事的公共的行政管理活动。(一)社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内容公安机关对社区公共场所实施治安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保护社区公共场所的各种设备、设施不受任何非法侵害。2.保障社区公共场所的各种活动正当和安全有序地进行。3.保护进出社区公共场所人员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不受非法侵害。4.正确调节社区公共场所人与物、人与空间的比例关系,保障公共安全。5.协调社区公共场所的人际关系,疏导、排解各种可能引发治安问题的矛盾。6.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在社区公共场所发生的或者利用社区公共场所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和治安灾害事故。3(二)社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法律依据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部门对社区公共场所的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其实施管理的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进行不同的划分。按照制定机关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国性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规章。按照适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适用和特殊适用。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公安机关在社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中的依据主要有:《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公安派出所实行公共娱乐场所治安管理责任制暂行规定》、《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文化部、公安部《关于严禁利用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活动的通知》等。(三)当前社区公共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社区公共场所呈现面广、量大的新特点,大量社区公共场的存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和方便的同时,也在客观产生了不少治安问题。在部分社区公共场所内卖淫嫖娼、色情服务、赌博、吸毒贩毒、制黄传黄等违法犯罪现象日趋突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区治安秩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以营利为目的的色情服务普遍存在在各类娱乐场所中,经营者为了招徕顾客,雇佣了一批陪侍人员,怂恿她们从事色情活动。从事陪侍服务的人员受拜金主义思想影响,冲着“高收入”在场所内陪客人进行拥抱、接吻及相互摸弄等淫秽、色情陪侍。2.卖淫嫖娼活动仍较猖獗经公安机关的不断打击,社区公共场所的卖淫嫖娼活动,有所收敛,但随着场所的大量增加,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场所业主为了经济效益,便通过非法手段来牟取暴利。有些卖淫人员与流氓恶势力相勾结,集盗窃、抢劫,敲诈、传播淫秽物品、吸贩毒等违法犯罪于一身。一些身患性病的卖淫人员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疯狂从事卖淫活动,并逐渐蔓延,导致社区治安形势严峻。3.赌博活动较为严重社区公共场所内比较突出的赌博现象是利用有奖电子游戏机进行赌博或变相赌博。一些业主为获取非法利润,违反法律、法规擅自开设有奖电子游戏和利用游戏机进行赌博和变相赌博活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些不法赌徒为逃避打击,寻找茶室、老年活动室、棋牌室作掩护,公然开设地下赌场。4.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吸毒贩毒蔓延迅速一些社区公共场所的经营户以合法经营为掩护,利用录像放映、图书出租等过程暗中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有的录像厅专门针对在校学生和外来打工者,播放淫秽录像,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同时,在社区公共场所内的吸毒、贩毒案件也时有发生,部分人员以贩养吸,严重危害了社区治安秩序。5.安全隐患大量存在客观上社区公共场所日益增多,主观上一些场所业主从经济利益出发,忽视治安安全条件,使场所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社区公共场所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一些场所的法人代表过度强调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工作,消防法制观念淡薄,个别场所甚至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同意,擅自违章经营。二是部分公共娱乐场所建筑结构条件差、疏散通道不畅、消防水源缺乏、可燃装修材料多。三是近年来开发利用人防工程作为社区公共场所的现象日渐增多,而此类场所疏散条件差,消防设施不配套,发生火灾后扑救极为困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事故。四是城市公共消防设施落后且不配套,影响了社区公共场所的治安、消防管理。(四)社区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岗位责任制4社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或业主,对进入场所的顾客负有确保安全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和管理。一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并做到经常性自查。主要制度有:入场安全管理制度、退场疏散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容量售票制度、贵重物品寄存制度、安全营业活动制度、情况报告制度、员工岗位责任制度等。二是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主要内容有:负责安全工作的领导或主管落实、专职安保人员落实、员工岗位责任落实等。遇有意外或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确保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疏散救护有序,确保人员安全。2.控制人员容量,核定售票定额,合理安排场次社区公共场所必须严格按场所的实际容纳人数售票,严禁超员售票,不得挤占出入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露天场所未设固定坐席的,事先必须认真预测可能饱和的人员额,规定售票限额,严禁超员售票。场所的活动必须要保证足够的场次间隔,以利观众有序地入场和退场。同时要科学、合理的安排演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同,保证出入通道,消防通道的畅通,确保不发生挤压伤亡等治安灾害事故。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入场,加强重点部位安全管理社区公共场所,应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原则,配置射线检查系统、金属探测系统等安检系统和设备,对入场观众、场地等实施安检,严禁危险物品进入。在场所醒目处张贴悬挂注意事项或警示牌,告知观众禁带的物品。对电源室、水源室、舞台、锅炉房等重点部位布置专人值守,无相应证件或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同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消防安全。4.场所的建筑结构和设施要符合安全要求社区公共场所的建筑结构,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按容量大小设置太平门。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均不应少于两个,人员密集的文体场所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太平门必须向外开启,并宜装置自动门闩。通道上禁放任何障碍物或挪为他用,门沿上方要配置应急灯和指示灯。场内有比赛或演出时,太平门不得上锁,露天放映及演出场所、场地选择必须安全,远离危险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厂、库等,四周必须辟设合乎规定的通道,以利观众入场和疏散。水上活动或近水面的娱乐活动,必须配设牢固的防护栏、门,以防挤落溺水事故。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开设的娱乐活动场所,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规定。5.及时制止影响秩序的行为对场所内发现的起哄、拥挤等影响秩序的行为,应予及时制止,以防扩大事态。对行为过激者,可妥善予以控制,必要时应及时报警。要充分利用场所广播等设备,宣传疏导,抑制稳定观众情绪,缓解矛盾,尽力防止人员聚集扩大事态。6.限制娱乐场所的活动内容按有关法规规定,社区公共场所禁止从事含有下列内容的活动: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统一、主权或者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利益或者社会稳定的;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宣扬淫秽、色情、迷信或者渲染暴力、有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社区管理部门要协助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检查督促工作。三、社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与治安业务知识(一)社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