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教学重点]1.为什么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3.如何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4.如何认识现阶段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教学难点]1.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会不会改变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3.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否结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4.如何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私营经济中出现的剥削现象要不要限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1)计划(经济)——“看得见的手”特点:自觉性、事前性、宏观性长处:宏观调控①短期内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建设②宏观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③收入分配的调节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缺陷:微观领域①对微观经济难以发挥作用②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巨大浪费③经济主体易产生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2)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特点: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长处:微观领域①自发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②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弱点:宏观领域①盲目性、滞后性②“市场失灵”:重大经济结构、环境保护、两极分化等2.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作用(1)配置资源(2)传递信息(3)刺激生产(4)分配收入3.“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思想的形成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党的十二界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第一次肯定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把商品经济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邓小平高度评价了这个决定,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3页)。他说,全世界都在评论,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勇敢的创举。(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已经成熟。1992年初,邓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把这一问题讲得更加简明和更加深刻。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根据这一论断,江泽民同志指出:商品经济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发达不可逾越的阶段。充分发展的商品经济,必然离不开充分发育和完善的市场机制。那种认为市场作用多了,就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和不正确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此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在总结十四大以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指出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步达到成熟。(二)社会主义必须搞市场经济1.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要3.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体制框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1)资源配置市场化(2)企业行为自主化:(3)市场关系平等化(4)市场体系完善化(5)宏观调控间接化(6)经济活动法制化(7)市场范围国际化2.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1)独立的企业制度:一是企业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二是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自主决策;三是企业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2)有效的市场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有效性的最根本保证。市场机制正是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迫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管理、积极创新,从而达到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3)规范的政府职能:能够成功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规范的政府行为通常被称为“良政治理”或“有限和有效政府”。(4)良好的社会信用: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诚信对于企业来讲不仅意味着较好的信誉,更意味着更高的竞争优势。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服从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市场经济。(公平与效率)(3)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的长处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成(1)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2)完善的市场体系(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4)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1.个人业主制企业(独资企业):个体户、许多私营企业2.合伙制企业:连带无限责任3.公司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传统国企的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1.社会大工厂的基本生产单位,政府直接经营。“党—国经济”(Party-StateEconomy)“我的印象是,中国不存在企业,或者几乎不存在企业”。——小官隆太郎(日)2.多重角色和多重目标:国有企业不仅是生产单位,同时也是党和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并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3.所有权被分割: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是通过一套横向和纵向分割、权利和责任不对称的组织体系来实现的。4.“预算软约束”(Softbudgetconstraint):“父爱主义”——J·科尔柰(匈)《短缺经济学》(三)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回顾1.第一阶段:1979—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权层面的改革。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并在四川省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根据中央政策,政府向企业让渡了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1979年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比1978年增长了10.1%,高于1957—1978年的平均增长率。国家财政收支也从1978年的财政赤字10.17亿元转为1979年的财政盈余135.41亿元。职工实际工资比上年增长了7.5%。但这仅是一过渡性制度的安排,是一种浅层次的、带有权宜之计的改革。2.第二阶段:1987—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的过渡。从1986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经营权向所有权层面过渡,但在涉及财产关系的深层改革上,同时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和对改革制度的两种不同选择。一种思路是将国企改革仍然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而进一步推进经营权层面的改革。与这种认识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企业承包制。中央政府决策部门倾向于这种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于是从1987到1992年,国有企业经历了两轮承包制改革。承包制推行伊始,确实调动起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国有经济的发展。1987和1988年我国工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4.1%和20.7%。企业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1987年比1986年增长8.0%,1988年比1987年增长18.2%,亏损面也逐年下降,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在推行承包制期间,却出现了企业增效、经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反而下降的状况。在推行承包制的第一年即1987年,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却出现了低增长,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6年的20.8%,骤降为18.4%,一年下降2.4个百分点,1988年又急剧降到15.8%,比1987年又下降2.6个百分点。承包制带来的结果招致了全国各界强烈的批评和反对。一种普遍的批评认为,在经过了放权让利之后,国家财政已无力继续让利。而承包制又向企业做了更大幅度的让利,致使国家财政收入严重流失。还有一种分析认为,承包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仍然是软的。企业只负盈、不负亏。这不仅使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下降,而且还造成了企业承包者的行为短期化和“机会主义行为”(刘世锦,1993)。在承包制度中,国家和企业处在一种不完全的契约关系中,政府与企业一对一的谈判成本很高,且无法对承包合同的细节逐一地加以规定。所以,企业承包者可凭借充分的剩余控制权合法或不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此而出现行为的短期化和机会主义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不进行深层的财产关系的变革,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就很容易出现短期化,且国家对经营者的监督很困难。另一种思路与承包制的改革主张不同,国内理论界的一些学者专家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主张,与这种主张相对应的制度选择就是股份制。股份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在所有权层面改革的一个重要推进。其根本目的是要改变由国家垄断的企业财产制度,使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优化国有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为实施对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制约。国有企业股份制的试点开始于1986年,但大都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进行。试点的影响面并不广泛,主要问题在于非国有的财产主体介入不足,“找不到能够合作的非国有主体”是一种普遍的反映。在多元化主体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股份制试点往往在企业内部职工中展开。由于企业内部职工筹资能力的局限,股份制改革自然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且由于当时股份制不够规范,很多试点企业的职工股份演变成为一种内部借贷,最后以还款了之。在这期间,由于承包制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及股份制的发育不足,致使国企改革一度处在摇摆和徘徊之中。3.第三阶段:1992—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步骤。1994年以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在国有企业中展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要通过产权结构的改造,使国有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在现代企业产权结构的制约下,政府不能再直接地控制和经营国有企业。它的意愿只能在国有企业清算和转让时依据终极所有权来实施和表达。当然,政府还可以通过其代理人即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或控股公司参与国有企业重大事宜的决策,但这个决策也是受所有者出资额和所持股份数额限制的。因此,在现代企业组织框架中,从发展上看,政府的意志是递减的,而股东的意愿则可得到组织和制度的保证。而且在现代公司中,权利、责任和义务是由法律规定的,并受出资额和所持股份制约。决策只能是董事会成员讨论后通过表决做出,这就可以避免长官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独断专行,从而为科学决策的实现提供组织基础。但国有企业所有权层面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当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是妨碍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四)国企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1.建立现代产权制度(1)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2)现代产权制度的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3)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作用:一是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是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四是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4)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2.明确权责(1)出资者(所有者)的权益:资产收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