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练习题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1-6题单选7-10题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班级:姓名:评分:1.浙江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患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B.团结统一C.爱国主义D.求知创新2.“玉树不倒,青海常青”,这是青海玉树地震后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一句响亮口号,这句口号向世人展示了()A.中国人民的强大无敌和称雄世界的决心B.青海玉树优美的环境C.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D.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中新社北京2009年11月18日电:奥巴马登长城感悟历史。他感叹地说:“长城太雄伟了”,“在这里,我们要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奥巴马之所以“对中华文明表示极大的崇敬”,是因为()A.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B.中国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C.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D.万里长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4.2010年伊始,面对雪灾、旱灾、地震、水灾等一系列灾难,武警官兵、各地人们抗击灾难,保家卫国的精神、气势、壮举令世人提气、感慨,这精、气、神是贯穿祖国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的无价之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索取是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B.抗击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C.人与自然很难相处,在灾难面前人题号12345678910答案-2--2-是无能为力的D.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创造了大量灿烂的中华文明5.从抗击甲流、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救援到玉树抗震,在一次次猝不及防的灾难和考验面前,我们感受到民族就是()①同舟共济②知难而上③各取所得④自强不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2009年10月1日,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在这里,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凝聚成伟大的阅兵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受阅官兵的艰辛付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秋寒,挥汗如雨、无怨无悔。这种阅兵精神()A.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违背B.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C.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D.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7.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的西南地区遭遇了极其严重的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旱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和捐款源源不断送到灾区,灾区人民更是积极自救,这充分体现出了的中华民族精神。()A.热爱祖国B.知难而进,百折不挠C.自强不息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8.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下列能够直接体现中国之冠构思主题的是()A.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B.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理念C.综合国力增强,走共同富裕道路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汲取世界优秀文化9.一年来我国自然灾害不断:北涝南旱西地震。但是全国人民有信心重建美好家园,取得抗灾救灾斗争的胜利。这是因为()A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B经济实力雄厚,全国人民富裕C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D中华民族有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10.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3--3-A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B有利于世界各国统一认识,应对气候变化C有利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D有利于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2009年9月10日,由中宣部等11部门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李大钊、孔繁森、张海迪等当选为“双百人物”。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上,李长春指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了无数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智慧和汗水,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谱写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壮丽篇章。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先锋,是祖国的骄傲,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人民共和国将永远铭记,历史将永远铭记。(1)“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是一致的。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怎样的一种精神?(2分)(2)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让上述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2分)12.民族浩歌(4分)彬彬哉我文明,五千余岁历史古,光焰相续何绳绳。——梁启超五千年的奋斗,百年的抗争,中华民族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伟大的民族之魂,成为举办奥运会,成功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正在举办人类历史最盛大的博览会……今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4--4-请问:支撑中华民族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什么?(1分)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13.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4月30日晚在浦江两岸盛大开幕。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文明盛宴,多元文化共襄盛典,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与世界激情相拥。中国元素打动了世界,让本届世博会迸发出空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1)上海世博,中华民族文化打动了世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1分)智慧激荡,畅想未来。2015年,世博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米兰世博会的主题是“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2)清你围绕“滋养地球,为生命加油”这一主题,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展示你的创意。(温馨提示:可从中国馆外观、馆名、参展主题、展示内容等方面任选其一呈现你的创意)。(3分)三、材料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4.牢记嘱托·传承文明(共14分)材料一:2010年2月12至13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佳节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我们龙岩,亲切看望闽西老区干部群众,与老区人民共度春节。在-5--5-上杭古田,胡锦涛总书记祝福大家年年好,还与乡亲们欢快地跳起“节节高”舞……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定客家土楼时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写出两个,2分)(2)为把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回答四点即可,4分)15.2009年,为庆祝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华诞,我国举行了隆重庆典活动,并确定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体现凝聚力,发挥号召力。请你运用课本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60多年来,能“显示力量、增强国民信心”的事例很多,请你列举两例。(2分)(2)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也始终能保持信心。这种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1分)(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分)-6--6-四、实践探究题6分16.世博来了材料一:世博会来了,这个百国同台万般竞妍的盛典开始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欢聚一堂,享受不同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大餐。材料二:本届世博会是一场“经济、科技、人文与生态奥林匹克”的顶级盛宴。很多参展方都带来了本国最新的科技成果。例如芬兰馆白色“鱼鳞外墙”完全是新型纸朔复合材料,上海世博会是这种新型环保建材的首次亮相;日本馆应用了最先进的循环式呼吸孔道技术,号称会呼吸的展馆;以色列馆展示了一种微型的胶囊,通过“人体漫游”的方式完成一次无痛苦的身体检查……(1)[感受世博]世界文化有什么特点?(2分)(2)[走进世博]假如你成为世博园的一名游客,你会以怎样的态度和眼光面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2分)(3)[引领未来]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作为当代中学生如何培养和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呢?(4分)-7--7-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简答题11.(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分)(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1分)我们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1分)12.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其主要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3.(1)民族精神(2)可从中国馆的外观、馆名、参展主题、展示内容等方面任选其一呈现设计创意。要求:贴近主题,富有新意,言之有理三、材料分析题14.(1)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1分,共2分)(2)①尊重、珍惜和爱护本民族文化遗产;②努力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做一名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③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积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④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文化遗产的言行作斗争。(回答四点即可,每小点1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15.14.(1)97香港回归、29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四、实践探究题16.(1)丰富性,多样性(2)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差异,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3)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坚实的创新能力基础;②勤于思考,善于想象,积极探索;③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勇于创新,勇于探索;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CBCDABCDBCDADACD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