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健康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健康地生活》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内容。它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又符合本册教材构建的人与生物圈的主题。虽然在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已经结合人体生理的内容,介绍了有关卫生保健的知识,但尚不系统和全面,尤其是《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传染病和免疫、医药知识、急救常识及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现代文明病”等内容,难以在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生理内容中穿插讲述,同时也为了强化教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健康生活这一重要功能,把《健康地生活》单独放在一单元,更显示其突出的作用和意义。“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状态”,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健康。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本单元除了选取“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内容外,还安排了“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保持愉快的心情”“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内容,以期对学生学会如何健康地生活更有助益。本单元的内容除了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例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式、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这样安排都是为了避免单纯地说教,旨在使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寄生虫、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了解人体免疫功能及其产生机制。认识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理解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掌握安全用药的常识。能力方面:能运用所学习的急救知识和用药常识,应对比较简单的突发事件;提高预防疾病和救助他人、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了解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了解自己心理、生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健康善,懂得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和健康,关注威胁人体健康的当代主要疾病,选择不吸烟、不酗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拒绝毒品,关爱他人的健康。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除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具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余章节的学习内容难度都不大,且从时间安排来看,已接近学年尾声,因此很容易放松要求。所以提醒教师们,越是临近学期结束,越不能放松要求。特别是本册的学习内容,是学生在初中较为系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最后阶段。因此希望教师们能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出发,努力完整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要充分利用周围和学校的教学资源,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好地落实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章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材分析:《传染病及其预防》是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内容。这部分内容与我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人类发展到今天,健康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本节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增进健康。同时,为后面学习免疫做铺垫。学习传染病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而健康的生活。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足够的认识,有一定的学习热情。开心留心生活、体验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事物。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的流行环节及预防措施,从而让学生正确看待传染病,健康地生活。课题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主备东戴河前卫中学生物备课组教师李长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例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2、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教学重点1、传染病的概念和种类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传染病的概念和种类2、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和预防措施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资料分析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自学训练(15分钟)播放动画视频《我不想说是只鸡》提问:这动画的主题歌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禽流感是一种什么病呢?总结:禽流感是一种传染病,它能在禽与禽之间或禽与人之间传播。究竟这是一种什么倦的传染病呢?它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又应怎样预防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播放课件,给出10种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大家分析一下,哪些是传染病,哪些不是传染病。学生对照课件上的表格填写答案。师生总结出正确答案。提问:你认为这些传染病由什么引起的?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播放病原体图片)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对传染病进行分类如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并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我们把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称为病原体。那么谁来总结一下到底什么是传染病?该学生回答得不太准确。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并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讲解传染病的特性: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病究竟是怎样传播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播放幻灯片给出教材的资料分析)提问:1、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什么来传播的?学生自由发言小组代表回答:细菌、病毒、寄生虫。学生理解。学生回答:能传染的疾病。学生仔细听小组分工合作交流并回答: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由于此动画形象特别可爱,童音的歌曲更能吸引学生,从而能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兴。从生活入手,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合作探究(15分钟)课堂小节(3分钟)反馈练习(9分钟)2、流行性感冒患者为什么在咳嗽或打喷嚏应该怎么做?为什么?3、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容易患流感?4、你认为传染病在流行时到达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5、什么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6、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能流行吗?总结:由此可见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流行,那么我们通过学习,怎么预防传染病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展示传染病预防措施和图片,请同学们说出每幅图片属于哪种预防措施?总结:预防传染病既要针对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主要环节。例如:对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以预防接种为主,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提高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通过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预防措施。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能正确看待传染病及传染病病人。希望同学们学会保护自己,每一天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同步练习册2、当流感病人在咳嗽、打喷嚏时将大量流感病毒的的飞沫散在于空气中,如果带有这些飞沫的空气被周围的人吸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3、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弱,所以容易患流感4、学生回答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学生回答(略)6、学生回答不能。学生认真观看学生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常见的传染病,学会保护自己,增进健康。板书设计传染病及其预防一、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二、传染病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反思升华.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材分析从初中生物教材的编排来看,免疫这一章节相对独立,与其他章节没太大联系;从内容上看应用性更强,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更密切。但应该注意的是关于免疫的过程和原理部分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教育资源和专业性强的内容和术语进行大胆取舍,通过视频力争让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另外在这节课中要涉及艾滋病、器官移植、疫苗接种等实例,学生对这些内容既好奇又陌生,作为一个公民,这些知识术语是最基本的科学素养范畴,所以这节课的内容科普意义更大。本节课在课程设计时应该注意到在教学时应该统放结合,对于理论层面的知识以教师讲解为主,但实践应用层面上的信息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共同搜集资料,进行交流展示,共同学习。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网络信息搜集能力已经很强,在本课中涉及的艾滋病、疫苗接种、器官移植等话题在网络上有着海量的信息,而本节课正是培养学生获取并甄别、筛选网络信息能力的好时机。另外,初中生在学习中对形象思维能力还是很依赖的,所以应该注意在讲授比较复杂繁琐的内容时,更多地采用化繁为简的方法,多使用具体形象和体验,多用类比等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适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特点。课题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课型新课课时2课时主备东戴河前卫中学生物备课组教师李长青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并说出计划免疫的意义。4、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2、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以及珍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和计划免疫的意义。教学难点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免疫的功能,正确认识艾滋病态度的培养。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资料分析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课件展示导致人体患病的病源体细菌、病毒、人体内的癌细胞。讲解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病源体时刻侵袭着我们的身体,我们体内不停的有细胞在癌变,那么我们的身体就处于外忧内患之中,但还保持着健康的运转,这得感谢我们的免疫系统——免疫功能。第一课时新课内容一、人体的三道防线阅读教材关于三道防线的内容介绍,然后师生一同讨论。提问:1、第一道防线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第一道防线就像一道屏障,能起阻档作用,这种阻档作用对任何病原体都有效。但对于内部的危险像癌细胞,就没有办法了,并且一旦这道屏障发生破损,如皮肤损伤,那么屏障作用也将受到严重损害。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大面积烧伤病人要呆在无菌环境中治疗?3、第二道防线包括什么?有什么作用?4、为什么医生常把体内的吞噬细胞(白细胞)的数量作为发生感染的重要指标?讲解: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突出的作用是对所有的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无专一性。所以称为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先天性免疫)。因此获得时间是生来就有的。5、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同学们根据教材上的介绍能否说出第三道防线的组成?6、第三道防线的功能是什么?细心观看图片仔细聆听教师讲解,激发学习兴趣。回答:1、第一道防线指的是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它们起到屏障的作用,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2、因为烧伤损伤了皮肤,使致病菌可以很容易入侵到人体内,所以要呆在无菌环境中。3、包括吞噬细胞和溶菌酶。具有吞噬和杀菌作用。4、当人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抵抗病原体。5、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6、抗体与抗原结合,使抗原失去致病力。通过具体的图片提示问题,增强说服力,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教学。通过阅读、总结归纳知识要点,训练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用比喻的方法,把知识内容形象化,易于接受和理解。用于具体的实例来印证知识,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应用知识解释具体问题的能力。形象化讲解,使复杂知识形象化、方课堂小节练习反馈总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产生了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抗体是体内产生的,抗原均来自于体外(抗毒血清、抗毒蛋白除外)。课件展示抗体和抗原结合的动画视频。7、一个人与麻疹患者接触后,为什么该人没有患病?讲解: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终生存在),一种抗体只针对一种抗原起作用。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