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中西文化精神比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中西文化精神比较: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6课时)第一节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从秦汉以后的文化,从地域上看,主要有三大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定居农耕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其中以中原定居文化为中心。这三种文化在历史的漫长进程中,通过迁移、聚合、贸易和战争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汇和融合。一、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北方游牧民族指东北、内蒙边陲的守卫者,西北部的拓荒者,主要民族有东北的蒙古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西北的回族,土族,撤拉族、保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藏族等。这些民族大都过着游牧、半游牧的生活,他们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阔草原或荒漠地带过着游牧生活,在文化方面,他们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有的民族有自己的文字,有的民族还使用几种文字,宗教和自然神崇拜在少数民族中有着较深的影响。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战争。游牧民族经常入侵中原,进行劫掠,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汉武帝“发十万骑”,远征匈奴,公元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各带数十万人,分两路进攻匈奴,一直追到大漠以北。匈奴大败,从此,不再与西汉分争,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有首歌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充分说明了汉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互相征服。被称为世界奇迹的长城,就是中原先民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而修建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的工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结起来,筑起了一道西起陇西(甘肃),东止辽东郡(今鸭绿江西岸)的万里长城。秦以后,两汉,隋、辽、金、明都大规模修筑长城,其中以明代的长城最为宏大,明朝曾先后十八次修筑长城,最终完成了西起甘肃嘉峪关,北至鸭绿江,全长达一万二千七百多里的长城,可以说,前后持续了两千二百多年的长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战争的结晶。长城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二种途径是贸易。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人互相贸易,互通有无,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游牧人以畜产品同农耕人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这种史称为“茶马互市”的贸易活动,自古以来就在长城各关口进行。有名的“丝绸之路”就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沿途与新疆各少数民族的贸易之路。第三种途径是迁移。自古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各民族的杂居之地,由于历史上的迁移,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互相影响。同时,北方各民族人民也大批迁至中原,他们最终消融于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的大熔炉之中。比如,唐朝以后,古代的鲜卑族在史籍中就渐渐消失了,契丹族、党项族也不见记载。而在历史上的统治者中,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清朝则是满族人建立的政权。这两个朝代,民族文化的交融更为明显。(清朝对儒学的推崇)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历代帝王为了边陲的安宁,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这种通过皇室公主与少数民族首领联姻的方式同样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史料记载,汉高族、汉文帝、汉元帝都曾将宗室皇女嫁给匈奴首领。最有名的是汉代的昭君出塞。汉元帝、呼和邪单于。昭君王嫱。隋唐时期,汉室皇帝也曾将皇女嫁给突厥族、吐番族首领。唐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更是历史上的美谈。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大量生产工具,蔬菜种子、医疗器械,以及经、史、诗文等典籍,她并把养蚕技术、造酒、造纸技术传入西藏。毫无疑问,和亲政策对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友好以及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二、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南方山地游耕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和南部,包括西南的彝族、白族、傣族、景颇族、苗族等,南部有壮族、瑶族、土家族等等。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具有不同于中原农耕文化的诸多特征:一是在耕作方式上刀耕火种。二是过着迁徙不定的游动生活。三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尚处于不成熟的状态。这两种文化交融的方式主要是移民和教化。由于中国历代王朝大多建都北方,相比之下,双方的冲突、战争较少,之间的接触也不太多,因此,在文化上相互影响和融合的迹象并不明显。但是通过相互移民和朝廷的教化,双方也有一个文化补充过程。一方面是游耕民族不断被“汉化”,另一方面,是汉人与南方少数民族杂居,不少汉人也被“夷化”。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对汉族影响最大的,是元代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和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和歌舞。*三、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我们现在许多衣食住行和歌舞娱乐的方式都是从少数民族地区传过来的。1、在经济生活方面: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汉人的某些饮食方式或蔬菜瓜果品种来自西北少数民族。比如,羊肉串、烧饼等食品来自胡人。葡萄酒、烧酒的酿制技术也来自西域。2、在衣着服饰方面:汉族的棉花种植和织布技术是从南方少数民族引进的。汉魏之际,新疆的高昌人已经开始种植棉花,汉魏以后,中原一带也学会了种棉花。古代汉族的服饰是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春秋时赵武灵王带头学习穿胡服,并号令全国学习胡人的“骑马射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另外,自清代至今仍然流行的旗袍马褂是汉族人从满族人那学来的。3、在日常起居方面:汉以前的中原居民习惯于席地而坐。汉以后西域坐具传入中原,最初出现的坐具是“马扎子”,中原居民不断创新,桌椅板凳相继出现。现在,古代的家具尤以明清大户人家的最为珍贵。4、在音乐、舞蹈方面:少数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歌善舞。从近几年出土的乐器来看,西北和西南少数民族的乐器,历史久远,种类浩繁,青海东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磬,云南楚雄发现的战国铜鼓,都是极好的实物例证。此外象羌族人的笛子,维吾尔族的手鼓,壮族和苗族的笙,另外,箜篌、琵琶、铜钹、唢呐、胡琴、马头琴等等,都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舞蹈是独特的民族人体文化。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传统的、世代相传的宗教祭祀舞蹈、民族风俗舞蹈,古典娱乐舞蹈等。在中国文化艺术的舞台上,如果没有了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那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5、文学方面:我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除回族、满族人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不少民族还有他们自己的文字。并且他们利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创作了众多的文学作品。藏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藏文创始于公元前7世纪,是一种拼音文字,与汉文并称汉藏语系。《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蒙古族也有长篇史诗叫《江格尔》,维吾尔族有长篇韵文巨著《福乐智慧》和家喻户晓的《阿凡提的故事》。6、史学方面:蒙古族人用蒙文创作的《元朝秘史》、《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并称为蒙古三大历史巨著。其中主要记载的是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的历史。西藏史学家宣奴贝所著的《青史》记录了吐番王室传承的历史及藏传佛教,喇嘛派的创建、发展史。此书被推崇为研究藏史的权威著作。除以上几方面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是藏族的医学及其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拉萨的布达拉宫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其中有《藏文大藏经》,他们的藏传佛教至今在宗教界影响甚大。二是回族民歌“花儿”,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回族有许多杰出人物,如元代天文学家扎马鲁,明代航海家郑和,进步思想家李贽都是回族人,回族人对伊斯兰教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四、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一是汉代。汉匈文化交流频繁。东汉时,匈奴贵族派子弟到洛阳就学,回去以后传播汉族文化。匈奴人还仿制了汉式铜器二是北朝。北魏建立以前,鲜卑族人拓跋部主要以游牧为主,他们的首领拓跋跬特别喜欢汉族文化,他和拓跋贵族一起学习汉族文化。孝文帝不顾守旧派反对,迁都洛阳。并下令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同汉族人通婚,学习汉话等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交融非常迅速,到了后来,鲜卑族竟消失在汉族的大熔炉里。三是唐朝: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因此北方各少数民族尊他为“天可汉(即天下共同的君主)。”唐时,回鹘族是维吾尔的祖先,他们使用突厥语言文字。8世纪中叶,回鹘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发展了农业、商业。开始建筑城市和宫室,走向半定居的生活。回鹘族经济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绢纱、茶叶、粮食,他们采用唐朝历法,爱好唐朝诗歌。后来,他们经常到唐朝的长安、洛阳经商。并与汉人通婚。汉人也受到回鹘族风俗的影响,喜穿回鹘服装,有唐诗说“回鹘衣装回鹘马”,正是当时洛阳、长安市面上常见的景象。此外,唐朝的皇室和官吏很喜欢胡人的马球运动。唐朝与吐蕃的关系也很融洽,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婚后,两地就“和同为一家了”。藏族的开矿、冶炼、木版印刷技术,以及藏医、藏药,都普遍受到汉族人的喜爱。第二节中外文化交汇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应该说,正是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各具特色。德国人做“精”(精密制造业在世界占首位),美国人做“大”(世界五百强,美国占了近一半)。法国人做“时尚”(如香水、时装、旅游、展览等)。这些都与西方人的“征服自然”、“个体为本”、“力取天下”等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东方国家,如中国做“廉”(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是以廉价闻名遐迩的)。日本人做“省”(日本产品追求低成本),则与东方人“顺天应物”、“粗族为本”、“执用两中”等文化观念有紧密的联系。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如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王伟的飞机被撞,中国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战争报复,这一个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有关,主要的还是与中国人忍让为上有关,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美国“9.11”事件后,有90%的美国人要求进行报复,以恐怖行为反击恐怖行为。这就是两种文化在各自民族里的直接表现。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儒道两家对天人关系的态度有差异:儒家强调超越自然,化自然为人文,主要是指化天性为德性,意在达到道德上的完美。道家则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不必经过人化,人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然美的破坏,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的天人合一境界。天人合人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一向以农立国,特别重视农业。自古以来,农民有祭天地的习俗,一方面庆祝丰收答天谢地,一方面是乞求天地赐福,以期来年有个好收成。中国人办喜事,首先要拜天地,便是这一精神的最好体现。中国古代有山水画派,画家们把山峰、绿水、虫鸟花鱼入画,并且着重反映人与自然相得益彰的依存关系。古代诗人也有田园诗派,他们把自然美景写于诗中对自然加以歌颂。如有首诗写道:“劝君莫打三春鸟,母在巢中待子归”,表现的就是人对鸟类的仁爱之心。清代画家郑板桥在一封家书中也劝说家人“养鸟不如多种树”,他希望有成千上万棵树能成为鸟类的乐园。这就是古人所说人之“大乐与天地同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人把二者置于对立状态。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向自然开战。所以,西方人从古代就开始了对大自然的探索之中,古希腊有伟大的数学家欧几里得,数理与建筑学家阿基米德。即使在宗教与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也产生了伽利略、布鲁诺等自然科学家。到了近代,借助发达的科学技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哥白尼发现了新天体,麦哲伦等人环球旅行成功。这些成功更增强了西方人探索大自然、征服与改造大自然的信心和勇气。18世纪以来,牛顿推出了万有引力学说,瓦特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在整个数、理、化、天文、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都有新的研究成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