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其他话题金融抑制麦金农和肖归纳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单一,金融管制、金融效率低下,金融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较低的现象•金融工具形式单一,信贷主导•金融体系二元化,城市中的银行信贷体系,农村中的民间借贷•直接金融市场发展薄弱,主要是官方融资•利率上限,实际利率较低甚至是负数•企业融资主要是自行积累和银行贷款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政策•名义利率限制和高通胀,导致负实际利率(政府便利融资)•信贷配给(低利率下,资金供不应求)•金融机构的管制(银行准备金率,大机构偏好,金融市场抑制)•汇率高估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战略目的:进口替代战略•短时期内,有计划地建立起本国工业体系•资源要集中配置,不依赖于金融活动,政府主导•压低利率,降低政府融资成本•汇率高估和进口配额,对进口设备的工业给予实质上的补贴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结果•储蓄不足,资金供不应求•资金盈余部门可能不依赖于金融体系,而将资金进行低效投资•银行体系获益•部分低效益部门能够获得融资,降低金融资金效率•较低的利率使得获得资金的企业从事资本密集型活动•资金效率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减少储蓄,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短缺金融深化金融部门得到自由发展,金融资产价格反映资产稀缺性,通过金融体系来配置资源实施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指标•金融资产存量与国民收入的比例(m2/gdp)•金融资产流量(信贷新增额之类)•金融体系规模(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总和)•金融资产的价格•金融深化的核心指标,即利率•实际利率的上升•不同种类利率差距的缩小(例如银行、非银行)•汇率扭曲的程度金融深化储蓄效应•国内私人部门储蓄增加•对政府部门融资的依赖减少•资金外逃程度降低投资效应•投资选择范围扩大•对资金的争夺优化了投资选择就业效应自由化减少了政府的权力和腐败金融深化麦金农的货币与实物资本替代性假说•传统金融理论认为,投资依靠外源融资,实际利率是实物投资的机会成本,利率越高,投资越少•但在发展中国家,投资不依靠外源融资,而依靠内源融资(自发积累),而且需要支付大额的资金•利率提高后,居民储蓄增加,提高了投资能力,促进了投资•“导管效应”和“竞争资产效应”(利率较低和较高时,各自占优不同)金融深化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的增函数•金融深化引发储蓄率上升•储蓄率上升加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后储蓄率进一步上升,最后循环并稳定实证检验1971-1980•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实际利率为正值•经济增长较慢的国家,实际利率为高负值•经济增长中等的国家,实际利率略为负值中国的金融抑制和深化从制度特征和经济运行机制看,中国存在金融抑制以m2/GDP这一重要指标看,中国近年来的金融深化程度非常高为什么?•高储蓄倾向和高增长•物价调整缓慢•收入分配•信贷主动扩张•资产货币化•用m2这个指标来衡量金融资产的规模有不当之处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交易中的一方持有另一方不拥有的信息导致的结果•逆向选择:事前,资质较差、风险较高的借款人,因为其开展的业务风险和回报都较高,所以愿意投标较高的利率,然后得到资金•道德风险:事后,面对既定利率,资金借入人倾向于开展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银行系统自身的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金融自由化有何关系?金融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如何消除信息不对称•间接金融:加强银行系统对客户信息的甄别和审核•直接金融: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违约的成本•客户自有资金的要求,如一定的资产负债率•银行系统自身的“特许权价值”,即金融业执照长期经营的价值•事后的资金运用要求金融的“脱媒”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媒介,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即直接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深化、混业经营、产品多样化,正向促进脱媒•利率管制,反向倒逼脱媒•金融自由化中出现的一个现象,但并不是自由化本身“脱媒”过程中的银行和竞争者传统银行业务的竞争者•短期信贷通过商业票据和财务公司满足•长期融资通过债券、垃圾债券和股票满足银行的反应•开展表外业务,这进一步加强了影子银行体系(如银行承兑汇票)的发展•开展较高风险的、创新性的业务,如商业不动产贷款、高杠杆率的杠杆收购贷款等金融自由化及其问题金融自由化是金融深化的延伸•货币自由化,取消利率上限、信贷配给•金融机构自由化,包括准入限制,金融机构私有化,金融机构自主经营•资本市场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美国的金融自由化自由化之前•支票账户不付息,存款利息有上限(Q条例)•银行不准跨州设立分行•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格拉斯-斯蒂格尔法)20世纪80年代,一定范围内的州际银行业务,商业银行承销少数证券,Q条例废除(1986)1994年,《州际银行业务和分支效率法案》,全面允许州际银行分支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收购商业银行,允许商业银行承销证券英国的金融自由化1986年的“金融大爆炸”(BigBang)•核心是放松监管•允许本国、外国银行和证券公司成为交易所会员,购买本国公司股票•引入自动报价系统和自动清算系统,加速交易后续改革•允许本国居民以存托凭证形式持有外国股票•创业板市场•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由做市商改为自动撮合•开放外国投资者对本国国债的购买•成立金融服务局,代替英格兰银行进行监管日本的金融自由化1980s之前的日本金融•大企业和大银行的共生•政府对银行的保护,利率较低东京金融大爆炸•金融控股公司合法化•金融兼营业务扩大(银行+信托,银行+证券,证券+结算转账)•金融机构注册放松•国际金融彻底放开•企业发债要求降低金融自由化的教训“南锥体”国家(智利、阿根廷、乌拉圭),金融自由化后期,银行缺乏约束(道德风险),高利率下滥发贷款,对外借债,以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告终墨西哥,依靠短期资金流入为经常账户融资,1994比索危机东南亚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后,1997金融危机金融自由化的条件和顺序条件•宏观均衡(财政、货币、经常账户)•金融监管•遵循一定顺序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麦金农)•财政平衡•国内资本市场开放(取消利率管制,建立合理的私人直接融资法律框架)•外汇开放(先经常,后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