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就业社会政策所谓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获得职业,从事职业劳动,并从中获得报酬。所谓就业政策,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实行的以促进劳动就业、加强就业管理为主要形式,旨在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一种社会政策。第一节: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一、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一)失业人员的定义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内失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它包括:(1)16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步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2)企业宣布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3)被企业终止、解除合同或辞退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4)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5)符合失业定义的其他人员。(二)失业指标体系一般来讲,就业和失业指标体系应该有三个层次的指标构成。第一层次的指标是一个国家总人口中适合劳动的人口进行界定。第二层次的指标是按照是否愿意就业的标准,将劳动年龄人口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人口。第三层次指标是将劳动力人口划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失业最重要的指标是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三)我国目前的失业状况1、六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在1950到1952年情况:治理通货膨胀紧缩银根经济萧条,企业经营困难、倒闭1952年,全国城镇失业率达10.6%,城镇失业人口超过376.5万人。政府应对措施:–积极组织失业救济:颁布《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以以工代赈为主,而以生产自救、专业训练、还乡生产、发给救济金等为补充办法。–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实行“铁饭碗”;防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第二次在是在1961到1962年情况:3年“大跃进”“大干快上”劳动力虚假需求急剧膨胀,城市人口出现非正常的机械增长经济结构畸形、持续增长难以为继经济调整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1961年开始,失业问题恶化。政府应对措施:–向农村疏散的“逆工业化”措施:减少城镇人口,1961,1-1963,6,精简城市职工1940万,其中回乡务农者达1300万,同期减少城镇人口2600万人。–制度回归,安置“待业人员”:集体所有制;家庭副业;个人自谋职业,恢复劳动力介绍所。–进行制度创新,探索灵活就业方式:固定工人和亦工亦农;全日制和半工半读。第三次是在1968年到1975年情况:古怪年代!大学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建国初期出生的陆续进入劳动年龄的每年大约220万的城镇人口,失去了继续求学或就业的出路。1968年等待安置的初、高中毕业生人数约1000万,当年城镇失业率为15%左右(当年城镇职工人数为5504万)。政府应对措施:–借助“上山下乡”这一“逆工业化”的方法来安置城镇新生劳动力。从1962-1979年末,全国累计下乡的城镇知识青年有1766万人。第四次是1978年到1980年情况:1978年底,放弃“上山下乡”政策下乡知青蜂拥回城+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公开失业人口(待业人口)大规模增加1979年,人口9.7亿,城镇待业人员150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5.4%。政策应对措施:–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广开就业门路:打开全民、集体、个人“三扇门”;打破执行30年之久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和消费品工业,增加就业岗位:1978-1987,第三产业比重由37%上升到42%。–组建劳动服务公司,管理和组织待业者就业。–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待业人员的就业适应能力。第五次是90年代初期情况: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民工潮”,就业形势又严峻起来:据估算,1989年需要安置的城镇就业人员为1050万人,但实际只安置了300万人;1990年需要安置的人数达到1200-1250万。政府应对措施–加快待业保险制度的建设:1986-1991,为30万待业职工发放了待业救济金和医疗费。–严格限制和辞退农民工:1989年压缩100万,1990年再减90万;“劳动许可证”和“城市暂住证”制度。–鼓励兴办集体和个人企业:“三结合”就业方针。–扩大就业培训规模,提高待业人员素质。第六次失业高峰——90年代中期情况: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隐性失业冗员逐步排放出来,1993年下岗职工人数为300万人,登记失业人数420.1万人;到1999年下岗职工人数为1174万人,登记失业人数580万人,共计达到1754万人,相当于1993年的2.5倍。政府应对措施:–实施再就业工程:1993年提出,1995年全国推广实施“再就业工程”。2001,6月底,全国共有下岗职工632万人,进中心比例为91.6%,进中心的99.9%领取基本生活费。–构筑“三条保障线”: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城镇失业人数及失业率.doc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重。单位从业人员中,不包括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中国政府决定,从2011年(十二五期间)开始,不再使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一指标,而采用“调查失业率”。3、城镇失业问题的特点(1)全国各地登记失业率分布差异较大,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地区登记失业率高于其他地区。(2)失业人口趋于年轻化。(3)多数属于长期失业。(4)中等学历以下者构成失业大军的主体。地区发展不均衡,青年人、低学历群体占主体,失业主要呈长期型,所有的失业难题都聚到了一起。这些特点显示,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绝非易事。4、目前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统计的缺陷现行失业统计标准的核心问题是“城镇”与“登记”,这一标准忽略了以下人员:农村失业人口。城镇隐蔽失业人口。年内失业又就业人口。二、中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及失业问题成因分析(一)中国劳动力供求状况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3、城镇企业富余人员的释放。我国的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第一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49¡ª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口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特征,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出生率维持在高水平,从而出现了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人口高增长状况。1949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36¡ë,死亡率为20¡ë,自然增长率为16¡ë,年底全国总人口为5.42亿。到1957年,死亡率下降到了10.8¡ë,而自然增长率上升为23.2¡ë,总人口达到6.47亿。1949¡ª1957年的8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二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62¡ª1970年)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经济发展状况逐渐好转,强烈的补偿性生育使人口出生率迅速回升,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并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初。这一时期,人口死亡率重新下降到10¡ë以下,并逐年稳步下降,1970年降到7.6¡ë。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使这一阶段的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达到27.5¡ë,9年净增人口1.57亿,这是建国以后出现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第三个人口高增长阶段(1981¡ª1990年)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但是,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人口出生率在1987年达到23.3¡ë的峰值。9年净增1.43亿,增长量高于前两次生育高峰的增长。迎接第四次生育“小高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人数累计将近1亿人,其中大部分目前已进入生育旺盛期。目前全国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即处在20岁~29岁间的,每年增加200万。这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生的子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的生育政策做了调整。1980年时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到1987年,生育政策有所调整,在农村允许生育一个女孩的家庭再生一个孩子。由于生育政策的调整所增加的相当一批人也已经进入生育年龄。享受“双独”即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可生两胎,和部分“单独”即在农村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生两胎政策的第一代近1亿独生子女也进入婚育期。国家人口计生委预测,从2008年开始,这种“双峰叠加”的生育小高峰将持续十几年,给今后稳定低生育水平带来巨大压力1、市场经济国家一般把失业划分为五种类型:磨擦性失业:由于求职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带差而形成的失业,就是磨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是指由于某些行业受气候变化、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导致社会局部生产节省劳动力而形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失业。这种失业与经济运行周期波动相联系,由于经济跌入萧条,社会需求锐减,生产普遍停滞或下降,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2、我国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1)最深层次原因在于人口过多,劳动力总量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2)宏观经济波动导致周期性失业(3)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制度性失业(4)就业观念陈旧导致失业三.失业问题的影响:(一)对个人的影响:1、直接导致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下降,导致贫困。2、心理处于非平衡状态,会时常感到社会对他们不公平,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对前途丧失希望。3、也可能促使人上进,提高自身素质,创造新的生活。(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影响社会稳定:会丧失对政府的信心,甚至怀疑政府的合法性。2、导致经济损失3、有助于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但毕竟过高的失业率,过多的失业人口还是利大于弊。第二节应对失业问题的措施一、政府宏观政策(一)保持经济增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促进就业。1、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3、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二)控制人口增长(三)降低劳动参与率(四)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二、社区1、登记失业,全面了解社区内的失业状况。2、社区作为职业中介,推进就业。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和推荐就业的功能。3、组建劳动服务公司。4、社区还要对其下属用工单位违法用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并促使整改,保证就业人员的合法权利。三、个人1、利用国家提供的国民教育机会,或其他各种机会,参加培训,或自学或深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2、转变就业观念,一要破除“等靠要”思想,自主就业。二要破除等级和面子思想,还要破除地域观念、所有制观念和城乡观念,面对现实,有岗位就争取。三要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行业的兴衰,避免因循守旧,要抓住时机创造就业。第三节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一、就业政策的内容所谓就业政策,是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在特定经济社会条件下实行的以促进劳动就业、加强就业管理为主要形式,旨在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劳动者个人需要的一种社会政策。1、促进就业机会增多的社会政策(1)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2)政府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岗位。一般是兴建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如交通、通讯等。(3)鼓励失业人员的创业活动。2、合理分配就业机会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