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综合运输组员:王正懋杨琦张燕3.1综合运输网3.2综合运输发展和改革交通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赖以运行和发展基础,交通运输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人们生活质量以及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高低等。陆地上的汽车,海洋里的轮船,天空中的飞机,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距离综合运输是在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使交通领域逐渐出现了列车、机动船、汽车、飞机和管道等新型运输工具。采用新型的运输工具,需要配套的工程技术设备和相应的科学组织管理,从而构成了新型的运输方式。资本主义社会运输业由于发展的盲目性,运输企业间竞争激烈,从而造成极大的重复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认识到有从综合角度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及其协作关系进行科学研究的必要。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以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60年巨变使我国正在迈向世界一流的交通强国。200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更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稳居世界第二位。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桥梁的最大跨径已达1490米,已建成的梁桥、拱桥、斜拉桥的最大跨径均居世界同类桥梁之首,在世界四大类桥梁跨径前10位的工程中,我国已建和正在建造的桥梁分别占有5座、5座、8座和5座。20世纪60年代以来充分发挥江海资源优势所开展的煤炭铁水联运,直到今天仍是我国能源运输的主要方式,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8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运输结构调整,在进一步建设铁路的同时,加快了公路和航空运输的发展,仅用了十多年时间就基本消除了我国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船的发展改革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类在征服江河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到了大约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出现了木板船。木板船出现以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也为船舶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造奠定了基础。随后人们又在长期航行的实践中,创造了利用风力行驶的船──帆船。我国的帆船,在世界上是相当有名的。早在秦代我国就能造出长达三十米、宽六至八米,能载重6万公斤的漂洋过海的大帆船──海船。到了汉代,就能制造百尺楼船。到宋代,已可制造载重20万公斤以上的大船。明代郑和下西洋乘坐的宝船,已长达140米,宽达60米。大帆船18世纪,欧洲出现了蒸汽船。19世纪初,欧洲出现的铁船。现代的集装箱船:中国汽车的发展50年代:1956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这是中国自制的第一部轿车,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上海汽车装修厂,后更名为上海汽车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1959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毛泽东主席为奠基仪式亲自题写了“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1956年我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下线,毛主席又亲自为其命名———解放东风7160—70年代:除了红旗外,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就是上海牌轿车。1964年,凤凰牌轿车改名为上海牌。到1979年,上海牌轿车共生产了一万七千多辆,成为我国公务用车和出租车的主要车型。1985年,已经开始与德国大众公司合资的上海轿车厂和嘉定县联营另行建厂继续生产上海轿车,并继续做了一些技术改进,一直生产到90年代。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汽车的改革1978年前后:时髦代步工具——自行车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中巴、电动三轮车现代的汽车铁路发展旧中国时期,我国铁路发展缓慢。自1876年修建第一条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到1949年的73年间,全国仅建设2.2万公里铁路,不仅线路里程少,而且技术标准低,近一半处于瘫痪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修复旧中国铁路的基础上,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线路和铁路枢纽。到197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5.2万公里,增长了1.4倍。其中,复线7630公里,电气化铁路103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我国铁路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建设大会战,路网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到2002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2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39.1%。其中,复线23951公里,比1978年增长2.14倍;电气化铁路18115公里,比1978年增长16.6倍。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部署。2004年初,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2008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将2020年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2万公里以上。铁路部门紧紧抓住铁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以建设客运专线、区际大能力通道、西部开发性新线为重点,展开了大规模铁路建设。铁路改革改革开放后,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改革的部署,铁路部门对改革进行了深入探索,在搞活运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主辅分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促进了铁路发展。一是运输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创新。2005年3月,成功实施了撤销铁路分局、由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改革,变四级管理为三级管理,消除了我国铁路存续五十多年管理重叠的弊端,提高了管理效率,极大地释放了运输生产力。二是运输生产力布局实现重大变革。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站段管理跨度,运输站段数量由1491个减少到627个,减幅达到58%,进一步优化了运力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三是主辅分离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将铁路物资、通信、设计、施工企业移交国资委及所属企业管理,将铁路中小学校、医院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先后平稳移交近40万人,达到了精干运输主业和拓展辅业发展空间的“双赢”效果。四是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加大合资建路力度,铁道部与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开展合资建路的战略合作。2003~2008年,全路新组建合资铁路公司76家,吸引了地方政府、战略投资者的大量资金,改变了铁路建设仅靠中央政府投资的局面。五是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按照国家对外开放整体部署和要求,铁路部门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铁路对外交流与合作,我国铁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凭借中国铁路的良好声誉和技术实力,积极开展铁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持相关企业开拓境外铁路市场,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企业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的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已进入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等市场。青藏铁路中国油气管道发展中国原油管道始建于1958年,经过多年建设之后已形成了多个区域性管网。东北输油管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中国建成最早、输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原油输送管网,也是中国石油乃至全国输油管网的核心部分。东北输油管网全长约2805千米,起自大庆油田的林源首站,经铁岭中转站,向抚顺、大连、秦皇岛地区分输,铁岭是东北输油管网的枢纽。该输油管网除了向沿线各大炼厂供油外,还可通过大连港和秦皇岛港向南方各炼厂供油以及向国外出口。西北地区是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1958年2月建成的克拉玛依至独山子原油管道,标志着中国长输管道建设的开始。目前,中国西部已建成出疆原油管道、中哈原油一期管道,加上已建成的从油田到附近炼油厂或铁路装车站的原油管线,西北地区原油管道总长达到5331千米。1976年,随着华北油田的开发建立,形成了以华北油田为中心,分别向北京及华北地区炼厂输送原油的华北输油管网。华北输油管网向北至北京与东北管网连接,向南至临邑与华东管网衔接。该管网主要承担北京燕山炼厂加工大庆原油及华北地区炼厂加工原油的输送任务。飞机的发展改革美国莱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驾驶他们制造的飞行器员进行首次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飞行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第一架民航机飞机发明以后,人们在1949年又进行了一次环球旅行。一架B—50型轰炸机,经过4次漂亮的空中加油,仅仅用了94个小时,便绕地球一周,飞行37700公里。强中更有强中手。超音速飞机问世以后,人们飞得更高更快。1979年,英国人普斯贝特只用14个小时零6分钟,就飞行36900公里,环绕地球一周。现代的航空截止2008年底,民航拥有1254架飞机,经营着1532条定期航班航线载客量最大的飞机3.3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状况铁路营业里程由1949年的2.18万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7.97万公里,增长2.7倍。公路等级明显提高,路况大为改善。公路里程由1949年的8.07万公里增加到373.02万公里,增长45.2倍;特别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08年总长度已达到6.03万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12.28万公里。民用航空已开通1532条国际国内航线,航线里程达到246.2万公里。输油(气)管道里程由1958年的200公里左右增加到5.83万公里。以铁路为骨干,公路、水运、民用航空和管道组成的综合运输网基本形成。各种运输方式线路里程表年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公路里程(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万公里)管道输油(气)里程(万公里)1990年5.33102.8310.9250.861.591995年5.46115.711.0562000年5.87140.2711.932003年7.12174.953.262004年204.943.822005年199.854.42006年345.712.34211.354.812007年358.3712.35234.35.452008年837313.3246.25.835.3310.925.4611.0565.8711.937.123.263.824.412.344.8112.355.45813.35.83024681012141990年2000年2004年2006年2008年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万公里)管道输油(气)里程(万公里)102.83115.7140.27174.95204.94199.85345.7211.35358.37234.3373246.20501001502002503003504001990年2000年2004年2006年2008年公路里程(万公里)民航航线里程(万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这是我国交通运输线路增长最快的时期。从1990年到2008年,铁路营业里程增加了2.67万公里,公路的通车里程增加了270万公里,内河通航里程增加了2.2万公里,民航航线增加了195.34万公里,管道里程增加了4.24万公里。运输线路里程的增长,使运输网络密度也加大。全国铁路网密度从1949年的0.23公里/万平方公里到1980年的0.52公里/万平方公里,2007年,我国铁路网密度达81.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略有增长,比1978年增长50.6%,铁路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全国公路密度从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