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电石生产安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电石生产安全编写:薛建平任碧雄金复生审核:第一节:电石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工段外来碳素材料经沸腾炉烘干后,进入料仓。外来石灰石经气烧窑高温把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反应式如下:CaCO3===CaO+CO2-178kJ2、电石炉工艺流程:石灰、焦炭按给定配比经皮带机送至环形加料机,加到所要求的环形料仓中,由环形料仓投到电炉参加反应,电石生成反应如下:CaO+3C===CaC2+CO–466kJ电石炉内炼好的液体电石,定期排出,经流料嘴流入出炉小车上的电石锅,由牵引机拉进冷却房,空锅再由牵引机拉回炉口待下一炉出炉使用。3、循环水由电石炉来的热水经输送管道送至热水池内,由热水泵将热水池内的热水打至冷却塔,经冷却后的水进入冷水池,然后通过冷水泵将冷水池内的水送至电石炉。第二节:职业危害种类一、粉尘危害及防护1、粉尘对健康的影响接触或吸入粉尘,首先对皮肤、角膜、粘膜等产生局部的刺激作用,并产生一系列的病变。如粉尘作用于呼吸道,早期可引起鼻腔粘膜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久之便形成肥大性鼻炎,最后由于粘膜营养供应不足而形成萎缩性鼻炎。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及支气管炎。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如铅尘浸入皮肤,会出现一些小红点,称为“铅疹”等。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产生的尘肺病,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较大的职业病。由于粉尘的性质不同,对肺组织引起病理改变也有差异,粉尘所引起的肺部疾病可分为三大类(即: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2、个人防护依据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方式和伤害途径,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防护。粉尘(或毒物)对人体伤害途径有三种:一是吸入,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二是通过人体表面皮汗腺、皮脂腺、毛囊进入体内;三是食入,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那么针对伤害途径,个人防护对策:一是切断粉尘进入呼吸系统的途径。依据不同性质的粉尘,配载不同类型的防尘口罩、呼吸器、(对某些有毒粉尘还应配戴防毒面具);二是阻隔粉尘对皮肤的接触。正确穿戴工作服(有的还需要穿连裤、连帽的工作服)、头盔(人体头部是汗腺、皮脂肪和毛囊较集中的部位)眼镜等:三是禁止在粉尘作业现场进食、抽烟、饮水等。二、高温作业危害及防护(一)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37℃),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十分重要。但在高温、强辐射和高气湿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自身的散热只能靠蒸发来完成、甚至受到阻碍,严重影响身体的热平衡。2)水盐代谢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大大增加,每天平均达3升~8升。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降低。3)消化系统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易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机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4)循环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由于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使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的增加,加上劳动的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些因素都可使心跳过速,而每搏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脏负担,血压也有所改变5)神经系统在高温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二)、预防高温环境对劳动者的危害1、提供适当的装备及设施2、应有足够清洁的饮用水。3、避免高温工作环境,尽量远离高热源,避开或减少热辐射;4、妥善设计工场,改善温度、湿度、辐射热、风速或气流等环境气候,加强通风设备及散热方法。5、安排适当的工作及时间(1)适当地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及方式,避免员工长时间从事高温作业而发生意外(2)采取人体功效学原则设计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3)利用轮换及分工制,避免高温作业过度疲劳;(4)病愈未久的员工尽量避免进行高温工作;(5)避免在高温的环境下单独工作。(6)为员工提供个人保护装备如冷却衣、反射衣、通风服、水冷服、防晒及防热用品等;(7)为员工提供阴凉的休息地方,设置隔热装置,及提供空调设备。三、中暑危害及预防中暑是在高气温、强辐射热或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因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老体弱或在热环境中从事繁重体力劳动者较易发生。根据发病机制分为热射病、热衰竭和热痉挛三种。1.热射病的特点是体温升高。这是由于高温使体温调节障碍所致。老年体弱者更易发生。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皮肤灼热、干燥,多数人因汗腺疲劳以致功能衰竭呈无汗症。2.热衰竭为受热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对高温环境不适当的一种表现,是由于人体持续暴露在高温下失水失盐过多的结果。表现为疲乏无力、极度口渴、烦躁不安、极度虚弱、食欲不降、头疼、恶心、呕吐以至腹泻,重症出现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皮肤冷而弹性差、体温低于正常、脉搏微弱、缓慢和血压降低等。3.热痉挛是在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损失过多的钠盐发生水盐平衡失调,又因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分,致使人水分进入肌肉组织,产生肌肉疼能性痉挛(抽搐),痉挛以腓肠肌最为明显。体温正常或仅为低热。根据病情轻重,将中暑分为三级1.先兆中暑在高温下的劳动者,有全身乏力、四肢无力、轻微头晕、头痛、眼光、耳鸣、胸闷、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2.轻症中暑具有上述症状而一度停止工作,经短时休息后能恢复工作;3.重症中暑有前述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或发生热痉挛。(一)中暑预防1、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和入暑前健康体栓,年老体弱者或患有器质性疾病及急性传染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2、供应清洁、卫生、科学的清洁饮料,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如饮用淡盐水或含氯钠的盐汽水等;3、饮食上除保证必须的热量、盐分外,应有足够的蛋白质供应,并供给富含维生素CB1、B2的食物和新鲜蔬菜的汤米;4、改善劳动条件,加强作业点的通风,必要时安装空调,或工作一定时间即到凉爽处休息1次;5、高温作业人员要自备防暑消热药物,如人丹、十滴水等;6、先兆轻症中暑要及早处理,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凉爽处,解开衣服、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散热,给予含盐清凉饮料,有条件时可进行冷敷或洗冷水浴,必要时可进刮痧或针刺疗法,有呼吸和循环衰竭倾向时,令患者平卧,或取头部略低于下肢的体位,并立即送医疗治疗;7.重症中暑患者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导致将患者送入医院进入抢救。四、电磁辐射危害及防护(一)电磁辐射的危害1、电磁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热效应: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产生热效就应的电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观致热效应1mW-mW/cm2;浅致热效应在10mW/cm2以下。热效应可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不可恢复的伤害,如眼睛产生白内障;当功率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时,可在几秒内致人死亡。非热效应: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对人体的非热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神经系统:人体反复受到电磁辐射后,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方面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条件反射性活动受到抑制,出现心动过缓等。b.感觉系统:低强度的电磁辐射,可使人的嗅觉机能下降,当人头部受到低频小功率的声频脉冲照射时,就会使人听到好像机器响、昆虫或鸟儿的声音。c.免疫系统: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的人和同龄正常人相比,其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细胞花环与淋巴细胞转换率的乘积减小,使人体的体液与细胞免疫能力下将。d.内分泌系统:低强度微波辐射,可使人的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CRT、ACTH活性增加,内分泌功能受到显著影响。遗传效应:微波能损伤染色体。染色体缺陷可引起受伤者智力迟钝、平均寿命缩短。累积效应: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就引起警惕。2、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电磁辐射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突变的主要诱因。(2)电磁辐射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直接伤害。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头部长期受电磁辐射影响后,轻则引起失眠多梦、头痛头晕、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易怒、抑郁等神经衰弱症,重则使大脑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并造成脑损伤。(3)电磁辐射是造成孕妇流产、不育等病变的诱发因素。(4)电磁辐射可使男性性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二)电磁辐射防护推测或检测到辐射频功率密度超过40µW/cm2的区域,应认为是电磁辐射潜在危险区,人员容易误入的危险区域应设有警告标示。除非有紧急情况,凡经计算或用场强计测量超过40µW/cm2的区域不允许人员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应利用保护用品使辐射危害减至最小,必须保证在辐射区域内工作的维护人员穿好保护服装。应禁止身上带有金属移植件,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装置的人员进入电磁辐射区。应给受到辐射源,电磁能和高压装置辐射的人员作定期身体检查。五、噪声危害及及防护(一)噪声对人体的危害1、长期的噪声暴露对人的听觉、心脑血管、视觉、消化、神经功能等系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将使毛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3、噪声会使大脑神经调节功能出现失控现象,造成呼吸加快,心脏跳动剧烈,血压升高、血管痉挛,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噪声长期作用于机体可使大脑和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增强,耗氧量增加,心肌和左心室负担加重,从而危害心脏功能。4、经常处于高噪声环境中,可导致虹膜辐射肌收缩,瞳孔扩大,使睫状体辐射状肌收缩,睫状体环增大,眼脸平滑肌收缩,导致眼光适应能力减弱、敏感性下降。5、噪声还能使唾液、胃液分泌下降,消化腺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减弱,括约肌收缩,减慢胃肠蠕动的排空速度,出现消化系统症状。6、噪声影响人的神经行为功能,产生疲劳和神经功能损害。超标噪声对人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有明显的消极影响,在高噪声环境会导致某些行为功能发生改变。此外,长期噪声暴露使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使人容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引发皮肤病或其它疾病,甚至癌症。(二)噪声的防护解决噪声污染问题的一般程序是首先进行现场噪声调查,测量现场的噪声的声级和噪声频谱,然后根据有关的环境标准定现场容许的噪声级,并根据现场实测的数值和容许的噪声级之差确定降噪量,进行制定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控制方案。控制职业噪声危害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声源控制主要说的噪声源包括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等,控制其噪声的途径一是改进结构,提高部件的加工精度,以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二是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采用吸声、隔声、减振等技术,以控制声源的噪声辐射。2.传声途径的控制声在传播中的能量随距离的增加面衰弱,因此使噪声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可以达到降噪的目的,多数噪声源以低频辐射噪声时,指向性很差;随着频率的增加,指向性增强。因此控制噪声的发射和传播方向是降低噪声的有效措施。3.接受者的防护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危害,可采取下述防护措施:(1)佩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声盔等;(2)减少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4.定期进行听力检测,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在噪声环境下的工作人员。六、一氧化碳及防护(一)、健康危害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轻度急性中毒时,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恶心,进而症状加重,出现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脱离中毒现场后症状可消失。中度急性中毒时,除上述症状外,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多汗、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及时抢救一般无明显并发症或后遗症。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