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工作方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社会工作方法第一节个案工作一、个案工作的定义•个案工作,是个案社会工作或社会个案工作的简称。•在个案工作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有许多模式与流派,这形成了对个案工作的不同理解与定义。•玛丽·里士满:–最早的个案工作的定义是由社会个案工作的先驱玛丽·里士满提出的。–她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书中指出,社会个案工作是在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通过个人(工作者)对个人(案主)的有意识的影响,推动案主人格发展的过程。–可见,她强调个案工作是一个过程。•鲍尔斯:–鲍尔斯对个案工作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强调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与科学。–他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艺术,它运用人际关系的科学化的知识和技巧,来激发个人的才能及社区的资源,使案主与其周遭环境产生更佳的适应性。•高登·汉密尔顿(诊断学派):–个案社会工作是一种有意识地调整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个人对社会更好的适应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案主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他对自己负责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弗罗伦斯·霍丽斯(诊断学派):–个案工作是一种心理—社会的治疗方法,它认为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和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功能上的失调,因此,个案工作在于致力于个人内在需要的更充分满足和外在社会关系上有更适当的调节。•露丝·斯莫利(功能学派):–斯莫利从功能学派个案工作的角度强调个案工作是一种一对一的方法。–他认为:个案工作是一种一对一的社会工作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建立关系及运用专业关系,促使运用各种社会服务,以增进个人和一般社会的福利。诊断学派与功能学派:•诊断学派的理论基础是疾病心理学,–他们认为社会工作者就如同医生,其责任是诊断与治疗,在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是案主改变的重要媒介,他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去认识理解案主问题的本质,调动案主的积极性,促进案主的自我改变与成长,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功能学派采用的理论基础是成长心理学。–属于该学派的人认为,社会工作中需要改变的核心不是社会工作者而是案主,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的专业关系过程赋予案主选择和成长的权利。•诊断学派使用“治疗”一词,•功能学派更愿意使用“帮助”,–他们强调社会工作者提供机构的服务给案主,让案主在得到服务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即强调机构的功能及设法让案主参与的过程。•海伦•波曼(问题解决派):–个案社会工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由福利机构来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应付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过程。–这个定义简短而含义丰富,它包含了个案社会工作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求助者、•求助者遭遇到的问题、•社会服务机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简单地说,即一个人、一个问题、一个机构和一个工作过程。•综合上述不同学派的看法,个案社会工作可以定义为:–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他的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王思斌)•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得出个案工作的基本要点包括:–第一,个案工作的实施主体是具有专业知识、方法和技巧的社会工作者。–第二,个案工作的服务对象是面临各种社会适应问题的个人或家庭。–第三,个案工作十分重视运用案主自身的潜能和社会资源。–第四,个案工作采用一对一的专业服务方式。二、个案工作的常用模式(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是个案工作最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式之一,•——也是个案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传统的工作方法。•——是一种将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个案工作理论模式。1、产生•从时间上来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里士满的《社会诊断》。–在这部著作中,她认为贫穷是一种“疾病”,而友好访问员就像内科医生一样,运用“研究——诊断——治疗”的框架来科学助人。–这本书标志着个案工作的开始。•从专业角度来看,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真正产生年代应该定位在1930年左右。–1930年,美国史密斯学院的汉金斯,首次创造并使用了“心理社会”这个概念。–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戈登•汉密尔顿则在他的《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采用了“心理社会治疗理论”的名称,并系统阐明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主要理论,这意味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正式形成。2、理论基础•①心理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从基本理论到主要方法都对心理社会治疗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集中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结构、心理防御机制和早年生活经验等几个思想观点之上。•②人在情景中理论–该理论认为,理解一个人不能够仅仅从生理因素出发,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心理和社会这两个重要因素。即,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三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三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不能把人看做孤立的个体,而是把人放到特定的情境中来理解。3、治疗的方法与技术•直接治疗指的是直接对案主本人开展治疗活动。–主要是在案主和社工之间直接展开;•间接治疗则指的是不直接对案主本人进行治疗,而是通过对案主本人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变,从而达到对案主本人进行治疗的活动。–间接治疗除了涉及到案主和社工之外,还进一步扩大到了案主的重要他人。•事实上,日常社会工作的开展往往并不仅仅是直接治疗,也并不仅仅是间接治疗,而更多地表现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这二者的综合运用。①直接治疗•直接治疗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反思性治疗技术和非反思性治疗技术。反思性治疗技术(反思性讨论或反思性沟通动力技术):•主要是通过协助和鼓励案主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反思、反省以推动问题的解决。包括三种方法:–人在情境中的反思:主要是帮助案主对特定情境进行反思,最终达到对自我的认知与修正。–心理模式动力反思:致力于帮助案主寻找自己错误行为的动力原因。往往会对案主行为背后的原因甚至早年时候的生活经验进行深度反思,最终寻找到偏差行为产生的内在原因。–人格发展反思:使案主从对行为的认知深化到对行为背后的人格进行反思,这是案主行为问题得到真正解决的根本。非反思性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外在力量推动案主内在变化的一种方法。包括:–支持:主要是社工对案主表达正面强化的一种方式,是社工对案主的积极增强行动。有非物质手段和物质手段两种。–直接介入:其实质就是社工对于案主的问题直接进行于预,从而迫使案主修正偏差行为。直接介入的手段按强度由小到大依次有:强调、提议、忠告、逼迫、实际干预等五种。–探索—描述—宣泄:主要是社工帮助案主进行自我情绪认识和管理的过程。即在社工帮助下案主对自己的情绪逐渐开始了解全面,进而能够描述清楚,最后进行彻底宣泄的过程。②间接治疗•所谓间接治疗其实就是曲线治疗,即暂时避开案主,直接对案主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变,然后,通过环境的改变进一步促成案主本人的改变。–因为种种原因,有的案主可能无法或不愿意直接接受社工的治疗。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了环境的深刻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暂时避开案主,直接对案主生活的环境进行改变,然后,通过环境的改变进一步促成案主本人的改变。–间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案主的环境而减少案主在精神或生活上的压力。•案主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与他发生各种关系的人,称为关系人,包括重要他人与并行者。–重要他人是指案主家人、亲戚、朋友等与案主以感情联系为主的人,–并行者是指同学、同事、教师等与案主以工作关系为主的人。–他们都是系统的一部分。重要他人与并行者的态度、愿意伸出援手的程度、对问题的了解等,都会对整个治疗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在间接治疗活动中,社工本人所担当的任务和扮演的角色与常规情形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资源寻找者–资源提供者–资源创造者–信息传译者–案主中间人(二)行为治疗模式•1、产生–尽管心里社会治疗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其过于繁琐的治疗程序,过于精细的技术方法,过于漫长的治疗过程等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而这也的确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硬伤。于是,力图寻找一种更加简便、更加实用的治疗模式就成了社会工作新的发展任务,行为治疗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2、理论基础•①巴普洛夫和华生的古典条件反射理论–巴普洛夫的实验说明:刺激—反应学习。人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外在环境刺激的结果。•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行为结果的本质将会决定我们的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如果行为的结果是积极的奖赏,那么,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反过来,如果行为的结果是消极的惩罚,那么,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会减少。斯金纳强调积极的奖赏对于行为的改变作用要远远大于消极的惩罚。•③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从而改变行为选择。–认知学习:人的思想和感受会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3、主要方法和技巧•①正强化:当一个期望行为出现时即给予奖赏,以增加此行为出现的频率,从而塑造良好的行为。•②负强化:当问题行为出现时即给予惩罚,以消除不良行为。•③角色扮演:在工作中指导下练习和不断重复期望行为,渐渐消除问题行为。•④榜样:工作中作为一个榜样,让案主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必须指出,行为个案工作技巧有很多,但其原理都是上述四种学习形态,工作中可以根据案主的具体情况设计出行为改变的计划。(三)人本治疗模式•1、创始人–人本治疗模式也被称为当事人中心治疗模式,其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这个个案工作模式主要受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个共同主张是强调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价值,推崇人的自我实现。2、基本假设•①人性观–人性本善;潜能无限;自我实现。•②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人本治疗法认为,自我概念决定人的行为。我们每天的行为、与人的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等都无时无刻不受着我们的自我概念的影响。•③行为问题–人的行为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不能接受自我,不能悦纳自己的情绪、需要和行为。许多有问题的案主就是因为拥有一个偏低的自我概念,他的自我形象拙劣,自我评价较低。因此,案主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依靠社工,而是依靠案主自身,使其增加自我了解,最终接纳自我。3、主要原则•①提供一种治疗氛围最重要–每个人都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能力,每一个都有一种无穷的潜能,只要有了适宜的环境,人的潜能就能发挥出来,人的自我就能得到实现。•②人是真正的工作目标–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治疗,其目标是提高人的能力,推进人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引导案主自我实现–第一,他应该有一种谦虚的态度,乐意倾听别人,并用于承认自己的有限和不足;–第二,他的认识比较独立和自由,很少受到欲望、焦虑、恐惧、悲观以及盲目乐观等负面情绪的影响;–第三,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富有创造性;–第四,他有一个健康的自尊,他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足够胜任工作的。4、主要方法•①社工特质–第一,真诚–第二,无条件的关怀–第三,同感。•②专业关系–第一,工作者和案主要有心理上的接触与沟通–第二,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自我概念–第三,工作者的尊重传达。(四)理性情绪治疗模式•1、创立–理性情绪疗法是认识疗法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模式。该模式在当代个案工作中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该模式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由于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因而也被称为ABC治疗模式。2、核心理论•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一般情况下,人们都认为是外部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但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