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社会行为动力第一节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一、社会行为及其动力系统(一)社会行为的概念社会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影响下为满足自身或所属群体的需要所做出的行为(二)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二、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分析(一)本能本能(instinct)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倾向。人的社会行为,是本能使然还是后天的学习或经验使然?一直是心理学家争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相信某些特定的社会行为是有其生物基础的。尤其在人的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时候,或者对那些较为简单的社会行为而言,本能的作用更为突出。随着个体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学习和经验日益丰富,在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程度上,本能的作用在逐渐减少,后天的学习和经验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加。本能在社会行为动力系统中的作用在后面有详细的阐述。(二)社会情感、价值观、信仰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人们通过学习获取经验,内化社会或群体的规范,形成自己的社会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等。有关社会情感、价值观、信仰及其调节作用分别在本章第五、六节进一步探讨。(三)需要(行为的根本动力)需要及其满足在人的生活中具有目的性意义。需要转化为内驱力(drive)的作用机制源自机体均衡作用。社会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需要。个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由此而决定的社会行为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关人的需要及其理论,将在本章第三节作进一步探讨。(四)动机动机是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活动的直接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动态化和具体表现。1.动机对社会行为的支配作用动机的支配作用,表现为对社会行为的发动、加强、维持或停止。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例如,一个人需要钱,目的是买一辆小轿车。为什么要买车呢?原来是同事都有了自己的轿车,不买就没有面子。在这里,买车只是手段并不是动机,维护自尊才是动机。动机为个体行为提供力量,例如这个人维护尊严的动机为他买车行为提供了支持,为他排除障碍、千方百计实现目标提供了内驱力,比如说服家人同意买车,开源节流筹钱。2.动机强度和行为效率叶克斯和多德森(Yerkes&Dodson,1908)研究表明,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作业成绩下降;最佳的动机强度与工作难度有关。在简单的工作情境下,较高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在难度适中的工作情境下,中等强度的动机会导致最佳的成绩;而在难度较大的工作情境下,较低的动机强度会导致较佳的成绩(图32)。这一有关动机强度、工作难度、作业成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被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这一定律同样能解释社会行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本身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例如,有人创造一个新工具,虽然外人未表扬他,但他感到自我满足,还想继续干下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布鲁纳指出,内部动机由三种内驱力引起:一是好奇的内驱力,好奇心也就是一种求知欲;二是胜任的内驱力即好胜心,好胜心就是一种求成欲;三是互惠的内驱力,人们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对活动的探索、好奇等内驱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而且,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动物也有。比如,动物学家哈洛(Harlow,1950)以红毛猴为实验对象,让猴子解机械谜,结果,猴子不仅能解开搭扣,还能打开后再把它装好。猴子每次成功地解谜后都给它带来了满足感,并不需要其他报酬,而这正是受猴子所具有的好奇心驱使。人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与探索就是受好奇心驱使的求知欲。外部动机不是因个体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产生行为的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推动个体去行为的动力。例如,有人为了争取成为先进工作者而努力工作,或者为了避免挨批评而完成工作指标,这是为受他人表扬或为免受他人批评而做好工作,并不是对工作本身发生兴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发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在有些情况下,对一个由内部动机引起的行为给以奖励,反而会削弱内部动机。社会心理学家狄西(Deci)用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实验是让被试做一种非常有趣的解谜游戏,对其中一半被试给以外部奖励(钱),另一半被试则无任何报酬。不久以后,要全部被试作自由选择,是继续做解谜游戏,还是做其他事情,实验者观察被试在这项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上所花费时间的长短。狄西发现,给了钱的被试在解谜游戏中所花的时间比不给钱的被试少,这就表明,由于加强了外部动机(付钱),他们的内部动机被削弱了。狄西指出,如果一个人本身对某项活动很感兴趣,随即又受到外部奖励时,就很可能把本来由内部动机引起的活动看作为外部动机引起的活动。(五)诱因凡是能引起个体动机的外部刺激,称为诱因(incentive)。诱因又分正负两种:凡是能引起个体趋近或接受并因之获得满足的刺激,称为正诱因,如各种奖励(美味的食物、金钱、崇高的荣誉等);凡是能引起个体躲避或逃离,并因逃避而感到满足的刺激,称为负诱因,如各种惩罚(肉体的痛苦、自由的剥夺、人际的疏离等)。诱因是促使社会行为产生的外部因素,但要通过内部因素(如认知评价、需要、动机)起作用。诱因首先要能够引发个体的需要,然后才能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第二节本能一、本能理论(一)麦独孤的本能论麦独孤于1908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在书中麦独孤构建了一套以遗传本能和相应的情绪以及后天形成的感情为基础的人类社会行为的学说。他认为心理学应该以本能、情绪和意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类的动机就是这些本能。麦独孤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很多本能,本能不仅是天生的能力,而且是天生的行为推动力,是策动和维持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类的动机就是这些本能。麦独孤列出了多达121种的人类本能:逃避本能、自炫本能、拒绝本能、生殖本能、结群本能、斗争本能、自卑本能、获得本能等。他认为,每种本能都有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动成分。认知成分是对能满足本能的某个对象的认知;情感成分是该对象在有机体身上唤起的情感或情绪体验;意动成分是朝向或远离该对象的努力。(二)洛伦茨的习性论习性论印刻现象他解释说,鹅生来就有一种特性,会在某一特定时期,把母体的特征印入到代替物中,使它具有母体特征,这叫做印刻现象(thephenomenonofimprinting)。后来学者则认为印刻现象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双重作用的结果。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洛伦兹(K.Z.Lorenz)的习性论也属于本能论范畴。他在1963年发表《论侵犯》(OnAggression)一书。1973年,他与另外两位学者因在“有机体与个体发生以及社会行为类型”方面的研究而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劳伦兹认为,任何一种动物都有该物种的特有的行为,即其习性。他发现,在幼年的关键时期,幼鹅会跟随在他们所看到的任何移动的大物体后面,如同跟随母鹅一样(图33),且以后都是如此,具有不可逆转的特点。(三)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也是广为人知的一种本能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各种本能的欲望所驱使,在这些本能中,他特别强调性本能,将其称为“性欲力”或“性能量”(libido,译作力比多)。这些性欲力在人体内逐渐积累,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发泄出来,因而成为了人的一切行为的源动力。晚年的弗洛伊德对其理论作了些修改,认为人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表现为学习、创造、发展和建设等行为,而死本能表现为破坏和侵犯行为。二、本能论的贡献与局限思考:本能理论的不足之处?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重视本能对行为的影响又成为了一种新趋势。但是所关注的重点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本能,而是基因所固有的潜能对物种特有行为的影响,以及这些潜在的行为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实的行为。第三节人的需要及其理论一、需要的实质及分类(一)需要的实质需要是人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的要求。如食物,是维持人生存的条件;一定的人际关系,也是维持正常的身心存在的条件;学习,同样是身心发展的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条件的保障,这些条件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具备并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人的需要具有自觉性,这表现在其内容和获得满足的手段上,人的需要受到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人的需要是人的天然的、必然的内在规定性。人的需要是人的权利、价值、尊严之所在。需要是人从事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二)需要的分类1、根据需要的性质,可将其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生存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依赖。有物质性的,比如,饮食等;有机能性的,如运动、睡眠等。人的生理性需要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食生肉来解除的饥饿”。社会性需要则是指人对群体生活与文化精神生活的内在要求。比如人际交往、追求真、善、美等。2、根据需要的满足对象不同,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物质性需要是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是其它一切需要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它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精神性需要则是指个体对智力、道德、审美等方面发展条件的需求,是属于对观念对象的需要,包括个体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智力资源,进行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活动的才能,也包括对文化成果的享用,比如,对艺术美的享受。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理论中最有代表性、影响较为深远的是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54)提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揭示了人的活动的动力基础结构: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精髓:基本需要——似本能、潜能匱乏性需要(deficiencyneeds)和成长性需要(growthneeds)需要的发展——需要优势的更替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需要马斯洛将自我实现视为人性的本质。他认为任何生命生来就具有实现其潜能的倾向,人更是如此。自我实现就是个体使自己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人成为人自己!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达到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人是少数。然而,自我实现并非普通人所不可企及的,运动员、工匠乃至家庭主妇都有可能获得自我实现的体验(高峰体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到了一些批评。第一、个体的高层次需要和低层次需要不能同时驱动行为的观点受到质疑。第二、关于这一需要层次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以美国社会为蓝本的,美国是典型的个体主义文化,自我实现的需要比爱与归属需要的层次要高,但是对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而言,爱与归属的需要可能要居于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之上。这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三、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观点出发,形成了关于人的需要的基本观点:一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规定性,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表现。二是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享受需要是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它是人追求舒适生活、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是人为了完善自我、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它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人自由而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