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健康生活天津电大高职学院生活科学系天津电大在线:第八章生活品质与健康性格辅导各位同学:欢迎大家学习第八章的内容。我们知道“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国内外的一些健康心理学教科书并不都谈到生活品质问题。那么为什么本书要在健康心理学中讲生活品质问题呢?我认为:第一,从生活品质的概念上看,生活品质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愿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这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六个方面: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次,生活品质问题也是现代医疗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在治疗中不仅仅要把病治疗好,而且要最大限度的关心病患的心理及手术后的社会适应力的问题。第三,从广义上说,健康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本教材特别设立一章讲述生活品质。然而本章并不是泛泛的讲述生活品质问题。其侧重点在于阐述人的心理因素(情绪、压力、性格)对健康的影响,从而导致的生活品质下降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其结构可用下图表示:一、重点难点问题1.了解生活品质的涵义。2.了解压力如何影响生活品质。3.了解健康疾病对生活品质的影响。4.了解情绪如何影响生活品质。5.了解健康性格与生活品质及健康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问题辅导压力情绪性格健康与疾病生活品质终身学习健康生活天津电大高职学院生活科学系天津电大在线:㈠生活品质的界定生活品质一词译自英文QualityofLife(QOL)(又译为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生命质素等)。1991年,由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WHO生活品质研究组对与健康有关的生活品质的定义是: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愿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这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六个方面: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讲义上的定义似乎语法习惯和大陆不同,我查阅了网上的资料,采用了上述表述方式,希望对大家理解生活品质的定义有所帮助。其实我们常常讲生活质量,讲生存质量,都是译自QualityofLife。一个人在通过医疗治疗后成为植物人,他活着,但却没有生存质量和称为生活品质。安乐死之所以被讨论,也有生活品质的因素在里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我们都希望过有质量、有品质的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品质,如何过有品质的生活?如何控制压力、情绪和塑造健康的性格?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㈡压力与生活品质在第六章中,我们专门探讨了压力与健康的问题。回顾一下,在第六章里面,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压力源,压力产生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并介绍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放松训练、调整环境、改变生活形态等。本章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控制感”的问题。人若有了控制感,就会从容应对压力,降低压力的冲击。什么是控制感?如何培养控制感?这是我们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要掌握的要点。对于控制的需要可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它来自于人类对可预见环境的需要,个体获得并保持控制是其生存所必需的。控制感是与客观控制(即环境与个人实际具有的控制条件)相对的一种控制的主观的感知与信念,指个体对自己在生活中能够影响其所期望结果的产生和避免不期望的结果产生,以及这种影响是由个体自己而非诸如命运、强有力他人这样一些外界的因素等决定的感知与信念。控制感是如何获得的?①控制感是可以经由观察学习,从小培养的,透过父母提供生活经验的学习,教导孩子学习过生活的技术外,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信心,非常重要,即养成他们有能力并判断并相信自己能控制生活中发生的事。②父母的态度:幼儿期关心、鼓励、行为标准一致的父母,较能教养出内控与自我效能感强的孩子。③孩子长大一些进入校园,可以从同侪学习中,注意别人与自己的表现,强化自己的优势与接纳自己的限制,扩展学习,增进自己的效能。④青少年期,则随着自己更能了解自己与朋友的回馈,自我认同感越来越强,越能鲜明地表现自己。⑤不过,反而进入成年期,许多学者认为,面对工作及生活的态度,影响个人对压力的感受,终身学习健康生活天津电大高职学院生活科学系天津电大在线:比如,他们会考虑更多外在控制的事物,这时对于工作与生活,若有适当的责任感,与胜任感,则较容易以积极的心态对工作及生活投入,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状况,比较不会逃避眼前的问题,而累积更多的压力。但是,若是责任感过强,也容易因为将所有事情一肩扛起,认为都是自己的责任,而承受更多的压力。也有一些人面对生活的态度,是喜欢接受挑战的,这样的人会把生活中较困难的事件,当作是一种挑战,而乐于面对,这样的心态也会使个体较不感受到压力,而会将压力情境视为一个提升自己、使自己进步的机会。㈢疾病与生活品质疾病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品质,但是治疗有时候也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如乳房切除、治疗导致的性功能障碍、治疗所致残疾而影响到社会适应力等。1980年代起,医疗应同时注重个人生活的质与量的观点得到了发展,人们认识到,生活的品质不单只是以生命的延续、增加生命的长度为目标,更重视有品质的生存。这一观念,对于对待慢性病及重症医疗的方向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生活品质的概念未受重视前,临床医疗者对慢性病及重症医疗的目标,多只致力于延续患者的生命(lengthofsurvival)、或是病症的消除及减少(signsofpresenceofdisease),并不重视疾病及其治疗可能带给患者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例如,某些癌症的治疗有导致病患性功能不佳的副作用、或病患接受乳癌治疗后身体形象的影响等。这些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都可能影响病患的情绪,使病患情绪低落;或因治疗带来身体形象的改变,对病患的自我概念有负面的影响,使患者失去自信,病患的生活品质大受影响。对于疾病的治疗,如何在延续生命之余,能增加生活品质?并注重疾病的治疗有对生活品质的干扰?将能达到真正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活品质。㈣情绪与生活品质这里大家要知道情绪的本质:心理学观点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个客观事件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引起的”(如Beck,Ellis学者的观点),也就是说,对于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就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而对于事物的看法是后天获得的,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当客观事件不能改变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绪有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之分。正向情绪有益健康,负向情绪有害健康。正向情绪包括:快乐自在、乐观进取、正向思考、关爱别人、无私奉献、心存善念、常怀感恩等等。负向情绪包括愤怒、急躁、悲观、紧张、焦虑等。管理情绪:1、化解愤怒,我们可以先探究引发愤怒的原因再找其对治之道,通常会引起我们的愤怒的状况不外乎是挫折、疲累、遭到批评,或损及自尊等。愤怒常令人失去理智,在盛怒之下,我们常引发冲突、做出错误决定。它来势之快―只须一个眼神、一句话、就会让人从天堂跌入地狱;它除去之终身学习健康生活天津电大高职学院生活科学系天津电大在线:慢―几天、几年、甚至一辈子;它伤害之大―多少疾病因它而起;它范围之大―不分年龄、贫富、地位、种族、性别、人人都不能幸免。面对愤怒,我们可以先尝试在心理慢慢地从1数到10,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问问自己:我现在碰到什么难题?我正在或正想做什么?这样做有益吗?我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我该怎么做?我们也可以尝试对事不对人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批评对方。或者我们也可以向适当可靠的人倾诉,如同佛洛伊德说的倾泄法或是清烟囱一般。有的时候,如果当我们面对的人也在盛怒的情形下时,我们也可试着先将事情搁置,带大家都在平和的情绪时再处理解决。有时面对愤怒,信仰也是一帖良方,在基督教与佛教的经典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原谅与平息愤怒的重要。2、缓和急躁方面,急躁就是压力的表现,也是情绪不稳定的表征,急躁的人健康受损,因为他们稍有不如意就心乱如麻,等候时,焦灼难安。消除急躁的方法,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呼吸,深深地吸气再缓缓地吐气,缓和自己的急躁。3、消除紧张方面,现今社会步调紧凑,紧张常来自于忙碌、竞争及追求工作效率。我们常在紧张时会有如肌肉绷紧、手心发汗等现象。我们可以尝试观察我们整体的身心作用:行动、思想、感受、身体反应在交互作用影响,使紧张扩及身心和情绪表现。缓和紧张的方法很多,如静坐、运动、及放松训练。㈤性格与生活品质性格和我们的健康有关,在第七章中我们就曾经讨论过A性性格与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关系。关于性格和健康的关系,我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李国光著有《性格与疾病》一书,全书分3篇:上篇描述性格的概念及其分类;中篇介绍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癌症、精神分裂症等15种常见慢性病和自杀的现代病因观点及防治方法,突出叙述了性格心理因素的作用及其防治;下篇介绍关于性格成因和塑造性格的方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的阅读,了解更系统的内容。本章学习大家要掌握的是自我疗愈性格和坚毅性格。自我疗愈性格(self-healingpersonality),这是指一种具有维持健康或快速使疾病痊愈的人格结构,像是冷静、和谐、活泼、好奇等特质,都有助于人们在处于长期压力或生病当中时,心境调整并能冷静看待事物、对周遭亲戚朋友也较和谐友善,这些能有效得让自己的压力降低或疾病的复原速度加快。学者主张若从情绪的面向来看,自我疗愈性格的特征包括:1.热忱(enthusiasm):指涉的是个人具有内在虔诚的精神(havingagodlyspiritwithin),这种特质者通常能成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试图帮助其它人,相似的特征则包括有―警觉富能量的、自我肯定的、有进取心的。2.爽朗(cheerfulness)意指当一个人情绪状态的平衡时,他个人的面部表情就会保持良好的精神,我们也可以由许多线索可观察到,包括个人散发出的开朗态度和轻松有活力的姿势等。终身学习健康生活天津电大高职学院生活科学系天津电大在线:而从自我疗愈性格的本质来看,一位具备疗愈性格者他是有创造力与自我实现的,可以从下面两位学者的理论来了解其特质:1.CarlRogers(1961)他是第一个提到愉悦地活着(Thejoyofbeingalive)概念与关注心理健康的人,他所强调的个人能主动成长与自我实现,人生下来即有促进自我成长与增进内在正向感觉的倾向,这些假设都是认为人本身就具有潜在的向善能力,因此我们都可以把这些特质视为是一种自我疗愈性格的本质,这么说,每个人都具备,只是有没有将我们的特质引出。2.Maslow(1971)(马斯洛)他对健康的定义强调健康者首先需达至平衡的生理需求,进一步逐渐获得安全、自尊、自我实现的需求,除了这一连串的金字塔型底下的基本需求之外,他所强调的自我实现特别和自我疗愈性格有关,他所指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体成就与成长的实现,拥有此种成长倾向的人是主动自发、问题解决取向并充满创造力的,且他们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与幽默感;有趣的,这样的特征也可发现于那些稍微和死亡交手过的人,除了少数的人会因为自己生命所剩短暂而开始极尽地玩乐人生,大部分这样的人,他们的生命哲学都会改变,变得朝自我实现的方向前进,如试着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家人、会试着停下来欣赏品味路边的玫瑰。而一般自我疗愈性格在面对压力时主要可分为两种类型:(1)主动有干劲的类型(themoreactive,gung-hotype);(2)冷静轻松应对的类型(themorecalm,relaxedtype)。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见这两类型或工作模式出现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两种自我疗愈性格特征不尽相同,前者类型适合面对于处理较高难度的挑战,后者则较适合面对冲突解决和可控制的情境。因此这两种类型的人在相似的情况下的情绪与生理反应应有不同,即前者如果缺乏刺激或挑战多到难以应付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