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语言系统的演变一、组合规则的演变:(教材P254-255)组合规则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一)汉语上古汉语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孟尝君曰:“客何好?”(《战国策·齐策》)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先秦典籍里,我们也能看到少数在此种条件下宾语并不前置的例子: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武帝问:“言何?”(《汉书·酷吏传》)于是遂焚公室,人莫救之。(《韩非子·内储说上》)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史记·李将军列传》)说明宾语由前置演变为后置的词序变化趋势在先秦时期已有萌芽。到汉代,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情况越来越少,后置的形势已基本形成。魏晋以后,在接近口语的作品如《世说新语》、《百喻经》中,已经很少见到前置的用例了。而汉代以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不前置的现象也明显起来。南北朝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后置的发展已经在口语中完成了。因不了解汉语词序的古今演变和差异,而在古书句意的理解上发生了分歧和偏误。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左传·昭公七年》)杜预注:“……人亦不敢侮慢之。”黄扶孟《义府》云:“……余也不敢侮之。……旧注非。”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云:“言无有余所敢侮之人。”先秦汉语介词结构的一种特殊语序:启乃淫逸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十三中疑“野于”当作“于野”,并训“于”为往。室于怒,市于色。(《左传·昭公十九年》)现代汉语偏正结构:小名+大名“桃树”、“南京城”上古汉语:大名冠小名丘商、丘获城颍、城濮2樹杞、樹桑、樹檀鸟乌、鱼鲔、草芥《礼记·月令》有两处“蝗虫”“五四”以后,汉语由于受到西方语言的影响,在句法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观感上来……虽然那四个人所坐的地方是在我廊下的铁纱窗以外。(林徽因《窗子以外》)“那位邵大爷,”年长的农人向我说,因为水车停了,显出他的声音的响亮,“他有一次真是石头一般地定心,叫人万万学不来。……”(叶圣陶《晓行》)(二)外语印欧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变成了“动-宾”,修饰语也移到了中心语后面。英语:myfather’sfriendthefriendofmyfather。(10世纪1%→14世纪85%)(修饰语后置的词序变化在现代英语中还没有完成)法语:汉语“红酒”、“快跑”、“木头房子”、“弟弟的书”在法语里的词序是“酒红”、“跑快”、“房子的木头”、“书的弟弟”。(修饰语后置于中心语的词序变化在法语中已经完成)二、聚合类的演变:(教材255-257)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词类的增减,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英语古代英语:形容词具有性、数、格及人称等语法范畴,形式变化比较复杂。中古英语后期:这些语法范畴的形式慢慢消失了,它们表示的语法范畴也消失了。英语人称代词的“数”范畴:古英语:单数、双数、复数中古英语:双数消失英语人称代词的“格”范畴:古英语:主格、宾格、所有格、与格中古英语:与格和宾格混同,与格消失汉语原来没有“体”的语法范畴,隋唐以后“着、了、过”慢慢由实词虚化形成,附加在动词之后,表示行为动作的不同状态——持续体、完成(实现)体和经历体,这样汉语中就增加了“体”的范畴。词类的增减现代汉语语法特点之一的量词(非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在汉语中是后起的词类。先秦汉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量词在两汉开始兴起,到南北朝时期就大量使用了。三、类推:(教材P257-259)类推的意思就是类比推广,是指使语法成分由不统一趋向统一,形成表现形式一致的语法类别的力量或趋势。上古汉语:“动+宾”(绝大多数)“宾+动”中古以后:汉语口语中“宾+动”的格式消失,统一为“动+宾”的格式。3古英语多数名词的复数是采用在单数形式上加“s”的附加法形成的:hand-hands,eye-eyes少数名词采用内部屈折法:sunu-suna,book-bec,cow-kine由于类推作用的结果,后来内部屈折法的使用大大减少,在现代英语里,绝大多数名词的单、复数对立趋向使用加缀法,而且统一使用词缀“-s”。son-sons,book-books,cow-cows英语动词过去分词的强式规则和弱式规则古英语:300多个强式动词中古英语早期(12、13世纪):其中约有三分之一出现了弱式变化现代英语早期(16世纪):又有一批动词由强式变为弱式现在:强式动词还剩60余个在语法类推演变中,变化的成分大多要经历一个新旧模式共存的阶段中古英语早期许多动词都是强式和弱式变化两种形式共存。现代英语仍取强式的现存60余个动词中有10余个是强式和弱式并存。lean→leant(leaned)light→lit(lighted)wake→woke(waked)四、结构的重新分析:教材P259-261结构的重新分析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两个结构,从表层看,所出现的语词和词序完全一致,但语词之间的结构层次或/和关系却变化了。了,讫也。(《广雅·释诂》)官事未易了。(《晋书·傅咸传》)为客无时了,悲秋向夕终。(杜甫诗)以上“了”都是“终了”“了结”的“了”,是动词。在唐人诗句中,“了”已在很多地方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后,表示行为的完成。半啼封里了,知欲寄谁将?(孟浩然诗)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李商隐诗)此时的“了”显然还含有“完毕”或“终了”的意思。但是当它紧贴在动词后面的时候,已经很像动态助词“了”了。唐代俗文学中的例子:任伊铁作心肝,见了也须粉碎。(《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二人辞了便进路,更行十里到永庄。(《董永行孝》)但这时的“了”与动词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当动词后面带有宾语时,“了”放在宾语后面,而不是紧贴着动词。如:作此语了,遂即南行。(《伍子胥变文》)朝来洞口围棋了,赌得青龙值几钱?(曹唐诗)动词后面带有宾语的时候,“了”放在宾语前面的例子南唐已经出现,不过很少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4宋代,虽然“了”一般仍像唐代一样,放在宾语的后面,但是作为动态助词“了”的用法,在宋代已经渐渐多起来了。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词)更添了几声啼鴂。(姜夔词)如今都教坏了学生,个个不肯读书。(《朱子语类》)在宋代有一个新旧规则同时并用的时期,到了元代以后,新规则战胜了旧规则。怎知卧龙又投了刘备!(《三国志平话》)我欲待起兵南侵,又恐怕失了数年和好。(元曲《汉宫秋》)从此以后,汉语动态助词“了”有了固定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职能。教材P260五、语法化:教材P261-262语法化是指语言系统中一些原来有实在意义的实词(或叫“词汇词”)在语法演变中变为只表示语法意义的成分。动态助词“了”,就是动词“了”语法化的结果被:被子-覆盖-蒙受、遭受-表被动的介词“被”和:应和-连带-连词“和”及:追赶上-到-连词“及”在:兼有动词、介词两种性质(演变现在还没有结束)语法化是个有等级的序列,是由语法化程度较低的那一端向语法化较高的一端的逐渐演化的过程。外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间的交往等。如中国长期的封建君主制使语言中产生了大量反映政治等级制度的词语,如“大夫”“上大夫”“士大夫”“太中大夫”等;词语使用上的名讳制度,“驾崩”。“文化大革命”结束,“红卫兵”“造反派”“武斗”等迅速消失。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词汇变化,“布票”“糖票”等词消失,“股票”、“股东”、“按揭”、“保险”等新词产生。坐行蒲服,乞食于吴市。(《战国策》)钟、皂教材P269-270英语词汇中约40%的词语借自其他语言,汉语也在不同时期吸收了梵语、英语、日语词。内部:主要是语言内部要素间调整,对词汇提出某种变化的要求,促使词汇的某一方面发生变化。如,在古汉语中,词以单音节为主,这是因为古代语音中有清浊入声等语音形态,可以对单音节词作有效的区分,但随着清浊对立的消失和“入派三声”,原先能用语音形态区分的单音节词不能再进行有效的区分了,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同音词,因此汉语在发展中为了补偿语音简化带来的消极结果就采用延长词的长度的方法来区别同音词,这样就促使汉语中出现了很多复音词。5同时,随着复音词的产生又促使复音词中某些语素意义逐渐虚化而成为构词语素,如“-子”“-儿”“第-”“老-”等都是出现得较早的后缀和前缀。再如,古英语中“tide”一词有“时间”“小时”“潮汐”等意义,后来由于增加了“time”(时间)、“season”(季节)、“hour”(小时)这些词,其所包含的意义也就相应减少了,现在“tide”只有“潮汐”和“潮水”的意义了。英语的“meat”原指任何种类的菜肴,后来由于“food”(食物)“dish”(盘菜)的介入,就缩小了意义范围,只指肉类荤菜。组合关系的变化(教材P271)“赴”:赴汤蹈火、舍身赴国难赴京、赴宴“美”:良田美池、嘉木美竹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风景美、*很美的池塘、*很美的竹子*男性“嘴”、“皮”一、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和词语替换:词汇演变的总趋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一)新词产生:利用原有的构词材料和方法按照需要造词:微波炉、老总、supermarket借词:沙发(sofa)、克隆(clone)、剑桥(Cambridge)、沙丁鱼(sardine)、啤酒(beer)、可口可乐、托福、迷你、奔驰旧词新用:有的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被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里,成为旧词。后来由于交际的需要,这些旧词又被“起用”,赋予新义,被改造成为现代语言词汇的新成员。如:“助教”,本指西晋开始设立的协助博士传授儒经的学官,现代借用来指称高等学校老师队伍里的初级职称。“革命”,《易经·革》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命”意为“王者易姓”。这个意义没有被沿用下来。现代汉语中又起用了它,意思是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词义分化:指语言中的多义词分化成不同的词(同音词),这种分化增加了语言词汇成员的数量。教材:P267取:取娶(二)旧词的消失:原因:61.旧事物消失教材P263第二段2.认识的变化教材P263第二段(三)词语的替换:教材P264-265二、词义演变:(一)词义演变的结果:扩大、缩小、转移教材P268-269(二)词义演变的原因:教材P269-271(三)词义演变的方式与途径:隐喻、转喻教材P271-272第三节、语音的演变考察语音演变的途径: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过去状态的文字、借词。教材P242-246音位系统发展方向表现在两个方面:1、音位的合并2、音位的分化教材P246音位合并指的是原来较多的音位合并成较少的音位,引起了语音系统的变化。从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其音位合并是由于浊音清化的结果,中古汉语的一些浊音音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并入了相应的清音音位。音位的分化指音位由少变多。泰晤士河以北的古代英语里,[f]和[v]原是音位/f/的两个条件变体。[f]不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而[v]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14世纪以后[v]不再受原来条件的限制,这样,[f]和[v]就分化成两个独立的音位:/f/和/v/。非音质音位的发展也表现在合并和分化两个方面。中古汉语的四声调位发生了变化。中古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调位,现代汉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位。其中的变化有分有合。中古的平声字到现代汉语分化成阴平、阳平两个声调;凡是属于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合并到去声里了。入声分化到阴、阳、上声中。音位的分合会使音位间的对立关系发生变化。古代汉语中有些塞音音位有清浊的对立,在清塞音音位之间又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到了现代汉语,这些塞音的清浊对立消失,只剩下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语音变化有很强的规律性。特点是: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教材P248-249我们把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的变化叫做历史音变。从一定时期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