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解决居住小区停车问题之规划思路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邓毛颖【摘要摘要摘要摘要】由于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小汽车产业的引导、激励,小汽车进入家庭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居住小区特别是90年代以前建的居住小区的停车成了一个难题,汽车随意停放现象普遍,对居民安全、小区环境、小区防灾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居住小区停车现状、停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居住区停车问题的规划设计思路,供小区规划建设参考。【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居住小区停车停车方式停车布局近年来,随着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居住小区中出入和停放的小汽车日益增多,对现有住宅区的环境、安全以及传统的居住小区规划技术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居住小区中的停车问题,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90年代以前规划建设的居住小区,停车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小汽车时代来临之际,探讨居住小区的停车问题、停车方式、停车规划布局,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是必要的,否则将重履90年代初自行车存放难的旧辙。一、居住小区停车的现状及影响1.居住小区停车的现状居住小区的停车多主要为夜间停车为主,停车泊位利用率高、延时长,机动车多采取固定停车位存放。因其停车一般为车辆属地的保管停车,故数量与居民车辆保有量有关,即受该居住小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建筑面积、人口数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居住小区的小汽车停放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方面:1)车位需求急剧扩大。在许多旧小区,一种常见的景象是四处乱停放的汽车挤占了道路和绿地,使小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停车管理不善,固然是一个方面的原因,但近年来汽车消费的兴起,小汽车保有量迅速上升才是最根本的因由。北京精品家园购房者俱乐部对有购房意向会员的调查显示,在有意购买4000元/m2以上的住宅的会员当中,已有私车的占到59.6%,近期准备购车的达到23.4%,两项合计达到83%,在所有准备买房的人当中,认为理想的车户比应达到1:1以上的人占71.11%,可见未来居住小区的车位需求不断扩大。而广州市“九五”期间,小客车发展势头更为迅猛,2000年末达到17.4万辆,比1995年增长了5.6倍,估计2010年小客车相对2000年增长将达到2.78~3倍,即广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将达80万辆左右,另外还有约30万辆的外地车长期在广州行驶,这些新增车辆的很大部分有摩托车转化成为小汽车,并且来自居住小区。2)规划设计对停车需求估计不足,造成居住小区的停车场库规划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在我国,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停车配建指标普遍不能预料到目前小汽车的发展趋势。北京市1994年12月修订公布的《北京市新建居住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只考虑267到位/10户;广州市90年代中期标准是8户/位,如今一般还是5户/位;许多80年代及90年代初建设的居住小区内更是几乎没有规划停车场。然而广州市1999年一般居民住宅的实际停车泊位达到0.104-0.195泊位/100m2,高级住宅小区的实际停车泊位需求量达到0.275-0.407泊位/100m2,不算大量的违章停车,也说明了广州市住宅停车配建指标呈现过低的趋势。据《深圳商报》报道,深圳莲花小区莲花北村(全国优秀示范小区)设计车位535个,但现在停车超过1600辆,节假日高峰时超过2300辆,管理处通过挖潜设置临时车位615个,仍然满足不了车辆停放要求,所规划的22000平方米的自行车停车位,有75%的富余,无奈当初是按自行车停车高度设计,无法把底层改成机动车停车库,只好空置。小汽车数量急剧上升,停车配建不足,直接的后果就是小区道路、人行道、绿化带上汽车乱停乱放,既影响了交通,又影响了环境美观,对这些设施的损坏也很严重。3)公车私用严重,增加居住小区的停车压力。我国很多城市普遍存在一个怪现象:越是在有车一族居住的商品房小区,停车越没有问题,越是工薪阶层集中居住的福利房、微利房居住小区,越是停车位不足。这固然与停车配建指标有关,但公车私用也占很大的原因。据统计,上文提到的莲花北村内停放的车辆中,公车约占2/3,即私车仅占500多辆,如果仅是私车停放,原规划的535个的车位显然足矣。实际上从整个情况来看,车辆数与停车位数的总量基本平衡,问题是资源利用不合理。白天,办公停车场不够用,晚上公车纷纷开回家,直接导致居住小区停车位严重不足,而办公停车场却大量空置。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规划问题,还涉及到公车管理等问题。从另一角度看,公车相对来说停车收费、政策法规都不敏感,客观上要求居住小区的停车规划布局要考虑车主的方便,设法吸引车主来停车。4)居住小区停车管理法规不完善,助长了乱停乱放盛行。包括广州、深圳等城市在内,居住小区物业管理条例均授权物业管理部门对区内“车辆行驶及停放”有管理权,但并未明确规定如何行使管理权。因此,从法律上来讲,只有交警部门有权管理乱停车问题,但由于警力不足,所以交警目前基本上只管理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交通问题,对小区内乱停车问题,无暇顾及,而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处有人有时间却无权无法对乱停车进行管理。居住小区内经常性的乱停乱放被默许存在,严重影响到周边合法公共停车场的经营,不利于整个城市停车场建设发展。2.停车不足对居住小区的影响停车场库规划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车辆只能占用道路、绿化、人行道、娱乐场所等,对居民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1)对区内交通的影响。小汽车随处停放占据了路边,使道路更加狭窄,造成交通不畅;车行与人行混行交叉,特别是在学校、幼儿园前路段,不能保证其交通安全。2)造成活动场地的减少。目前,居住小区内的汽车停放以占用组团内门前较平坦、开敞的儿童活动场地、娱乐场所最为普遍,使各类活动场所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性质,特别是给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破坏区内绿化。许多车辆占用辗压路边的绿化带或者成片绿地,有些甚至把原有绿地改装成为硬地面停车场,使居住小区绿化面积大量减少。2684)对区内环境质量造成污染。没有规划的停车行为往往是尽可能地离家就近停放,使临街和低层住户深受噪音的干扰,汽车产生的废气也会在高峰时段使居住小区内的空气污染加重,小汽车的增多和随意停放还带来景观上的问题。5)降低居住小区内防灾能力。我国居住小区道路车行道本身宽度不宽,主路多为6-7m,次路多为3.5-4m,大量的路边停车,经常使小区道路可通行宽度低于3m,万一失火,消防车将无法到达事故现场;另外小汽车占据了小区的宅间空地以及消防栓周围,将给救火工作带来相当的困难;另外不少汽车停放距民用建筑达不到规范要求的6m以上,可以说居住小区内布满了多个潜在的炸弹。二、居住小区停车方式分析从内部设施区分,停车方式可分为机械式停车和坡道式停车;从停车与建筑的关系上区分,停车方式可分室外停车、单建式停车和附建式停车。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居住小区停车规划导则,停车方式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须根据各停车方式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1.室外停车室外停车包括路边停车和集中式露天停车:路面停车,具有方便、造价低的特点,但停车量大时严重影响居住环境质量,上文已经提及。就交通方面来说,目前我国规范居住小区道路用地在总用地中的比例占8-15%,即大城市居住小区中人均道路用地为1-3.15m2/人(按每户3.5人算,多层1.28-3.15m2/人、多高层1.12-2.70m2/人、多中高层1-2.55m2/人、中高层1-2.40m2/人),虽然较80年代初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近年来小汽车增长速度迅速,新增的道路面积不但要满足新增交通量的要求,更多是为增加的小汽车提供场地。如果不考虑安全和环境因素,假设居住小区中的停车采用路面停车方式,路边停车的车位平均用地16m2,如果居住小区居民汽车拥有率达到0.2辆/户时,人均停车面积为0.92m2,一旦居住小区居民汽车拥有率达到0.3辆/户时,人均停车面积将达到为1.37m2,多、高层混合区路边停车面积将占整个小区道路面积的57%,显然不合理。即使修订传统居住小区规划标准,提高道路用地面积的比重,也是以牺牲其他用地作为代价的。因此在本来用地就紧张的居住小区内,路边停车应该给予一定的限制。集中式停车避免汽车进入住宅组团,减少对居民安静与安全的影响。从经济角度上看,露天停车造价低廉,约是单建式地上停车楼的1/6,是单建式地下停车楼的1/10,但不节省土地,实际上浪费了土地的价值;从土地利用角度看,由于开发商为了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往往追求较高的容积率,在规划设计中,按规范布置好建筑物、道路和公共活动场地之后,要保证规范规定的30%绿化率已经有难度,如再布置可容一定车位的露天停车场,势必占用大量的绿地;另外,露天停车场也对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以及车辆保养与管理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2.单建式停车库单建式停车库也是一种室内的集中式停车方式,能极大改善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并且较露天停车场便于车辆保养和管理,但在居住小区开发过程当中,投资者往往为追求规模经269济,减少单位造价和管理费用,导致规模过大和服务半径过大,使驾驶员对车库的使用产生抵制情绪,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单建式停车楼包括地上停车库和地下停车库两种:单建式地上停车库造价也仅为单建式地下停车库的2/3,但不节省浪费用地,并且可能使原已拥挤的空间更加拥挤,影响视觉景观,需要在外形和色彩方面精心设计。单建式地下停车库或半地下停车库,虽然耗资较大(约是集中式露天停车场的10倍),工程较复杂,但可综合利用场地,布置在开发组团中心活动场所、绿化、或居住小区内中小型田径场下面的地下空间,无论规模大小,均不受上部柱网的限制,又能保证区内绿化用地,同时还具用隔绝噪声、减少废气污染和人车分流等优点。因此,在未来居住小区中,尤其是以多层住宅为主的居住小区,集中布局的单建地下停车库或半地下停车库是未来理想的小汽车停放方式。3.附建式停车库少数高级花园式住宅或别墅等独立式住宅附建地面车库不具有普遍意义,除此之外,附建式停车场主要包括多层住宅底层停车库和高层住宅(或者商住综合楼)底层停车库:住宅底层停车库缩短了驾车者步行距离,比较路面停车而言,能够腾出路面停车占用的空间,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和其他活动场所,并消除视觉环境污染,对改善居住小区环境贡献极大。经济上,造价也仅是单建式地面停车楼的一半。但是,受上部结构墙、柱布置的限制,不易满足小汽车停放的空间要求,也不易实现人车分流等安全问题。因此,住宅底层停车库比较适合在小汽车拥有率较低的居住小区中使用,并且取代路面停车将成为趋势。在居民小汽车拥有率较高的小高层、高层住宅区,尤其是带有大面积裙楼的综合楼,采用底层(包括地面、地下和半地下)停车库,可通过直通车库的住宅电梯有效缩短住宅与车库之间的步行距离,并完全不受气候的干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门到门联系的优越性。这类车库顶部可以作住宅组团的游憩场地和联系组团内外的全步行空间。采用高层住宅(或者商住综合楼)底层停车库的停车方式,是解决居住小区人车混杂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当然,较高的居住环境质量和车库服务质量,需要付出更多的车库建设费和使用费,其造价相当于单建式地下停车库。不利的方面是,在设计上难于选择合适的柱网尺寸,使之能同时满足地下停车和地面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并且,高层住宅底下的停车库直接通过电梯进入住宅内部,给居民带来一定不安全因素。三、解决居住小区停车问题的设想基于国家对小汽车产业的引导、激励的大环境,我国居住小区停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小区停车的现状问题,以及居住小区本身的特点,提出一些规划方面的设想。1.停车库布局上兼顾居住小区的特点居住小区与其他用地类型有所不同,在停车场库布局上除了保证停车方便之外,更要注意到行人安全、小区环境景观等重要因素,提高居住小区整体环境质量,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如下几点:1)首先,为便于居民接受,停车场布局要在合理的可接近范围之内。2702)保证儿童、行人的安全,停车场应明确从步行道和儿童游戏场所分离,集中停车场的出入口不要直接对马路。3)在停车场库的外观、体量、位置上要有所设计,即从各角度上看不会对小区静态景观产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