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第二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第一节世界的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2019/12/215世界究竟是什么?世界有没有开端和尽头?在哪里?存在就是被感知吗?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数万尺。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北岸的北面。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上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愚公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倾向,他认为主要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而智叟的观点具有形而上学不变论的倾向,他认为愚公改变现状的努力是幼稚可笑的,也是枉费气力的。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案例解析:感悟蜘蛛雨后,一只蜘蛛艰难的向墙上的破网爬去,由于墙很潮湿,它爬到一定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的爬上去,又一次次的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后,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我的一生不就像这只蜘蛛一样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看后,惋惜地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转换一下攀爬的路径,从旁边干燥的墙往上爬?于是,他凡事总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后,它立刻被蜘蛛的屡败屡战、毫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第一个人:孤立静止的世界观。通过几次简单的观察,孤立的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于是他日渐消沉。•第二个人:运动变化的世界观。运用变通的方法,处理事物矛盾,变更视角和路径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于是,他凡事总喜欢动脑筋,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运动变化的世界观。运用质量互变的方法,全面地看待“一”与“多”的不同效应。--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上述三人看待蜘蛛的角度分别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决定体现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物质现象世界的状态问题世界的本原问题总体看法整个世界精神现象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本质上: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功能上: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一种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辨析:“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想一想?•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哲学就是世界观,因为它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但世界观并非都是哲学,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学。世界观≠哲学哲学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见与不见》—仓央嘉措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何为世界本原唯一标准哲学的两大阵营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否认物质世界和客观规律。“存在就是被感知”王守仁:“心外无物”(贝克莱)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理在事先”“理念世界”“绝对观念”朱熹柏拉图黑格尔2019/12/2131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承认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否认彻底认识世界可知论不可知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性问题同一性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大体上分成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各自都有哪些特征?思考题(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2019/12/2138中国古代的“五行说”火土水金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2019/12/2139(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化学原子论牛顿2019/12/2140“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恩格斯(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2019/12/214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列宁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三)物质的存在形式德谟克利特“一切皆变,无物常驻”。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苹果落地机械运动物体的位置移动水的三态变化化学运动(化合分解)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否认事物的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王夫之)静者动也,非不动也。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两种特殊状态。没有发生质变(化学性质)没有发生位移(物理位置)自行车上的女孩相对于行驶的自行车,她的位置有没有动?组成她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有没有运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运动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对立统一。运动静止物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静止和物质的关系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过去、现在、将来为世,八方上下为界。”尸子佛教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过去现在将来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男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月光宝盒》中的经典片段演绎古人云:“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都是时间一维性的生动写照。时间的一维特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运动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又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空间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四)实践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自然世界人类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别自然界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思考题:1、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基础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轻松一刻:你觉得图中的东西是什么?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一个酒杯你又看到了什么呢?一颗大树树枝上隐含着几幅头像(一)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一)物质决定意识低等动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1)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岩石风化现象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桂林象鼻山葵花向日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心理狗追来,人吓跑人捡石,狗吓跑非生物反应特性机械反应长时间拍球时的节律性、无意识性人类无意识的机械节律活动人类意识有意识的活动:劳动、社会实践、创造(2)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客观意识形式上:主观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大脑机能定位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主观能动性是人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都是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活动规律是事物运动变化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荀子康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在尊重客观规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