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航母作战效能分析之攻击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页共3页现代航母作战效能分析之攻击篇航空母舰作为海军最突出的舰种,始终受到极大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舰载武器、电子设备的发展,水面舰艇、飞机、潜艇等传统海军兵器的性能也大幅提高。在这一背景下,关于航母作战效能的讨论便逐渐增多。加之各国国防预算削减,一些国家的航母相继退役,这也增加了人们对航母效能的质疑。那么,现代航母的作战效能究竟如何?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一言难尽的问题,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对航母基本作战指标——攻击效能、制海效能、制空效能进行分析的文章。为了能从浩瀚的数据及资料中给读者梳理出简明晓畅的脉络,本组3篇系列文章均选取大家较为熟悉的任务环境和武器装备,同时去除了诸如天气、水文、人员之类的复杂变量,仅从基本数据指标入手进行评估。当然,这些分析也正是在忽略了许多变量的情况下得出的,与之相较,实际作战的情况自然要复杂的多。然而,这组文章写作的主旨意在通过这些计算、分析与评估,能够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关于航母效能的相对直观的概念与印象。一航母被称为“海上霸主”。可它为什么这么牛?说到底,凭的就是自身携有能实施远程攻击的战斗机。因此,在衡量一艘航母的战斗力时,首先就要看其可搭载的舰载机数量。这点很好理解,飞机多,攻击力就容易上去。但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只要舰载机数量占优,航母战斗力就一定强呢?未必。因为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必须考虑:出动率。简单讲,就是看航母在单位时间内能出动多少架飞机。纵观当今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方式,无外乎垂直起降、借助滑跃甲板、利用弹射器3种。而实际上,由于纯粹的垂直起降战术意义不大,滑跃甲板多见于轻型航母,实战中应用最广泛、最能体现舰载机出动效率的还得属弹射器。很显然,谁的航母弹射器多、弹射速度快,相应提升了出动频次,攻击效能上肯定占便宜。从这个角度讲,弹射器是名副其实的现代航母战力“倍增器”。不过,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航母攻击力究竟如何,还得靠实打实的数据来验证,而具体方法就是计算“舰载机出动率”。目前,各国海军装备的航母按吨位大小可分成3类:大型航母(排水量6万吨以上)、中型航母(排水量3-6万吨)和轻型航母(排水量在3万吨以下)。为稳妥起见,同时也为了方便定量分析,本文特从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世界现役航空母舰》(以下简称《现役航母》)一书中,遴选了3艘不同量级的航母——美国尼米兹级、法国“戴高乐”号和英国无敌级,分别进行演算、分析。航母“战力秀”即将上演,不要走开,广告之后马上回来。二下面精彩继续。首先来看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据《现役航母》介绍,尼米兹级的舰载机标配为:12架F/A-18F(双座)战斗攻击机,36架F/A-18C/E(单座)战斗攻击机,4架EA-6B电子干扰机(现正逐步替换为EA-18G电子干扰机),4架E-2C预警机。舰上装备4座C-13型蒸汽弹射器,每座可达到昼间平均20秒1架、夜间每45秒1架的弹射速率。那么,如果想让航母上的攻击机全部出动,需要多长时间呢?这里有个计算公式:攻击机总数÷弹射器效率×单座弹射器弹射时间=总弹射时间。以尼米兹级(昼间起飞)为例,所需时间为48架÷4(架/次)×20(秒)=240(秒)。也就是说,理论上4分钟内,一艘美军大型航母就能把自身搭载的舰载攻击机都“甩”上天。不过,航母作战绝非“一锤子买卖”,光起飞快还不行,回收工作同样不可怠慢。只有让攻击机群及时补充油料、弹药,才能保障航母维系持久战斗力。否则,舰载机能出去却落不下来,岂不成了“神风”攻势?还以尼米兹级为例,它回收1架飞机,昼间需要40秒,夜间约为80秒,每回收3架还要额外增加1分钟,相当于(昼间)每分钟回收1架。再说“戴高乐”号中型航母。《现役航母》记述,“戴高乐”号载有20架“超军旗”攻击机,12第2页共3页架“阵风M”多用途战斗机和2架E-2C预警机,并装备2座美制C-13型蒸汽弹射器,弹射效率为昼间每20秒2架舰载机。由此可见,“戴高乐”号可在32(架)÷2(架/次)×20(秒)=320(秒)。也即5分多钟内,将所有32架攻击机弹射升空,这个数字同尼米兹级(4分钟内48架)相比差距明显。至于回收速度,目前尚未见到可靠数据,但估计不会高于美军水平。最后是英国无敌级轻型航母。由于该舰本身尺寸较小(满载排水量20600吨),没法安装大中型航母的蒸汽弹射器,遂改之以“滑跃甲板(倾角12度)+‘鹞’式垂直起降战机”的办法。这种起飞方式的优点是技术相对简单,但舰载机挂载能力、作战半径和出动率却因此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相比尼米兹级和“戴高乐”号,无敌级航母的舰载机数量简直少得可怜,仅载有16架“鹞”式GR9垂直起降战斗机和4架“海王”预警直升机。无论从载机数量还是出动率上比较,轻型航母都是这3型航母中战斗力量最弱的。当然,以上计算均属理想状态,而实战中出于本舰防空、出动完好率等考虑,是不可能让全部舰载机一次性出空的。那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呢?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文分解。三上回说到,航母作战时必须顾及自身防卫和战备完好率。第1条很好理解,就是指保留部分舰载机担负本舰防空任务,为便于后面的计算,这里可统一为8架飞机。而第2点也很重要,众所周知,舰载机所处环境比陆基飞机恶劣得多,结构较前者复杂,故障率亦相应更高。只有战时部署足够的维修保证力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舰载机作战效能。因此,说“战备完好率”是航母战力评估的重要指标并不过分,而同样为方便对比起见,将之均按90%计算。先看尼米兹级。在安排8架F/A-18留作本舰防空后,其余可用的攻击机还有40架。而根据“实际出动架数=实际可用攻击机数量×战备完好率”的公式推导,其在实战中一次最多能出动36架。如果进一步演算,以“单机每天最大出动量为3次”来看,尼米兹级航母的“最高日出动率”为108架次/天。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为按每架F/A-18E战斗机挂配4枚GBU-30“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来计算,攻击机群可以向距离母舰722公里内的任一地区,一次性投射约73吨弹药,日最大投弹量为219吨。若每2枚航弹可摧毁一个点目标,则机群一次出击即可摧毁72处目标,一天就能摧毁216个目标。或许有读者会纳闷,这组数据靠谱吗?您别急,咱们用实战结果来说话。1991年1月9日-2月28日,在总计51天的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尼米兹级“罗斯福”号航母,先后出动4200架次舰载机对伊境内目标实施攻击,日均出动82架次(已达到理论值的76%),总投弹量(2160吨)几乎与二战末期“李梅火攻”东京首日(1945年3月9日晚)的334架B-29扔下的燃烧弹总量(近2000吨)相当。此外,1997年,美国海军曾做过一轮名为“高潮演习”的航母舰载机“极限出动率试验”,内容很简单:就是96小时不间断出动舰载机。通过超常规增配舰员(每个F/A-18飞行中队增加8名飞行员,同时增补约100名辅助人员),参与试验的“尼米兹”号航母竟然在96小时内,连续起飞1025架次,日均飞机出动量达到惊人的256架次!而为了战争需要,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更何况对于10万吨的大型航母来讲,临时增加几百名舰员不在话下。相比天性喜欢冒险、刺激的美国佬,法国人就“文雅”得多了,即便是火烧眉毛的反恐作战,他们也能一派悠闲淡定。2001年“9·11”事件后的11月21日,法国政府派遣“戴高乐”号前往印度洋支援美军的“持久自由行动”。整个战斗期间,法军舰载机共执行任务140次,平均每天只出动12次。根据计算,如果“戴高乐”号加把劲的话,完全可以出动达42架次/日,投弹126吨。当然,这里头也不排除“美国大包大揽,法国友情客串”的因素。玩笑归玩笑,其实“戴高乐”号上的“阵风M”攻击群的战斗力时很强的。套用前面的公式,按“阵风M”战斗机的“低空突防挂配”(12枚250公斤航弹+4枚“米卡”中距空空导弹+总容量4300升的副油箱3个)来计算,其实际可出动攻击机数量虽仅14架,却能向距母舰1093公里内的任一地区,一次投射42吨弹药,无论作战半径还是单机投弹量都远超美军30%。第3页共3页轻型航母仍以无敌级为例。在留下8架“鹞”式负责本舰防空后,实际可用的攻击机数量只剩8架,而真正能出动的攻击机就更少了——仅为6架。如果这些战机均采取“典型任务挂配”(3枚454公斤航弹+2具70毫米CRV-7火箭发射巢+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并按短距起降方式起飞的话,其作战半径为418千米,总投弹量约8.2吨。与前面霸气十足的尼米兹级和“戴高乐”号相比,无敌级真是“名不副实”。然而,作为曾独领海上风骚数百年的老牌海军强国,精于算计的“约翰牛”太懂得军事运筹学了。不是舰载机数量少吗?那就在必要时猛增出动率呗!1982年的马岛海战中,英军飞行员曾创下过单日出动6次的世界纪录,硬是把无敌级变成了“戴高乐”!四以上,我们比较了大量有关舰载机出动和攻击情况的数据,想必各位肯定还存在一个疑问:既然各有短长,那这些航母到底适合执行何种作战任务呢?其实,单从舰载机出动率和攻击机群的一次投弹量就可看出:今天1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的攻击能力,已与1986年“黄金峡谷”行动时的2艘常规航母(“珊瑚海”号和“美国”号)加起来的攻击能力相当。1986年4月15日,“珊瑚海”号和“美国”号共出动27架攻击机和14架EA-6B电子干扰机,对位于的黎波里、班加西的5处利比亚目标实施空袭。整个行动中,美军共投弹180枚(均为230公斤航弹),总投弹量41吨。同时,A-7E和F-18机群还发射了12枚“百舌鸟”和36枚“HARM”反辐射导弹,摧毁利军5座雷达站。但请别忘记,以上战果是靠了数十架F-14战斗机的护航和F-111战斗轰炸机的配合才取得的。而时至今日,1艘尼米兹级核航母单次即可出动36架F/A-18E战斗攻击机(外加2架EA-18G电子干扰机),一次性投放73吨弹药却无需护航机群掩护。“黄金峡谷”行动距今不过25年光景,军事技术发展之突飞猛进令人咋舌。而大型航母执行大规模、长时间、高强度“以海制陆”任务方面的优势,也在此间彰显无余。“戴高乐”号则比较充分地代表了中型航母的技战术水平。若以同等飞机数量为基本指标,我们不妨拿1981年6月7日的“巴比伦行动”做组对比计算。当时,以色列空军出动了14架战机(6架F-15A护航,8架F-16A主攻)突袭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其中每架F-16A各挂载2枚Mk-84(908公斤)延时引信无制导航弹、2个1200升副油箱和1个800升副油箱,整个机群共带弹药15吨,行动往返航程2500千米。如果换成“戴高乐”号,也一次出击14架“阵风M”多用途战斗机,每架挂载12枚250公斤航弹或6枚AASM空地导弹、4枚“米卡”中距空空导弹及总容量4300升的副油箱3个,机群共带弹42吨,并通过航母战斗群前沿部署或空中加油增大作战半径,那么理论上,法军舰载机足以在一天内把伊拉克反应堆炸毁2次!由此可见,让中型航母负责中等规模的对岸攻击显然比较合适。而轻型航母方面,鉴于无敌级在攻击机数量和总投弹量上的2个“极为有限”,我们只好让它去执行一些低烈度作战任务,例如空袭具备有限防空能力的敌军滩头阵地或前线基地。不过,诚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轻型航母尽管战力不济,费效比却优于大型航母,而这才是有关“航母攻击力”话题最关键的结论:只有“各得其所”,不同类型的航母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战斗力。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