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讲: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一、考纲要求1、了解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2、会根据试题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装置。3、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会评价实验方案二、双基回顾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时的第一步操作:①容量瓶:②滴定管:③集气瓶(收集氨气):2.如何只用大小不一的两只试管制取并收集氢气3.如何只用一只烧杯和一只试管制取并收集氢气4.如何只用一只烧杯、一个量筒和一个普通漏斗制取氢气并量取的体积5.现有右图所示装置,正放在桌面上,可分别实现下列实验目标,其中适用于从Y口进入的是(填字母)_________。A、瓶内盛一定量液体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B、瓶内盛一定量液体试剂,用于除去气体的杂质C、瓶内盛一定量水,用于制得可溶于水的气体的饱和溶液D、瓶内盛满水,用于测量难溶性气体的体积E、瓶内贮存难溶于水的气体,当加进水时气体可排出F、一般用于向上排气法收集某些气体G、一般用于向下排气法收集某些气体6.用下列部分仪器组合两套测量H2体积的装置(可添加必要的塞子、胶皮管及固定装置)三.例题评析例1.化学仪器的多样性为设计化学实验提供了很多便利,如图1所示的“套管实验”装置,当A管放入Na2CO3,B管放入NaHCO3,a和b管口用导管连接并插入澄清石灰水,对A管底部加热,可用于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①利用右图1的“套管装置”,若要比较红磷与白磷的着火点,则红磷应放入管,白磷应放入管;②现有Al2(SO4)3溶液,NaHCO3溶液以及如上图2所示的仪器,用“套管法”设计一个泡沫灭火器实验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简述该实验设计及演示的操作过程③用圆底烧瓶收集氨气做“喷泉实验”,由于常规收集方法很难使烧瓶充满氨气,若用“套管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除圆底烧瓶外,此法还需另一种玻璃仪器,其名称是,所选用的试剂为(从浓氨水、NH4Cl(S)、NaOH(S)、浓硫酸中选用),简述操作过程及判断烧瓶已充满NH3的方法。④欲利用上图3验证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产物,该装置除简洁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例2.若实验室只有下列仪器用品,请从中选择合适仪器组装一套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氢气发生装置。你认为必须选择的仪器是(填下图中的字母序号);。并画出实验装置图请用U形管,破试管和烧杯分别设计并绘制二套“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氢气发生装置(其它仪器自选)例3.某绿色粉末的组成可表示为Cu2(OH)2CO3·xH2O,在加热条件下,该粉末在失去结晶水的同时发生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现取一定量该粉末(未精确测定质量)样品,用下图所列仪器(夹持、加热等仪器均略)先后进行两个实验:(I)测定粉末组成中结晶水的x值;(Ⅱ)用NH3还原前一个实验的残留固体,可回收其中的金属单质,同时还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1)见图中已装配好的一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①该装置用于进行实验(选填I或Ⅱ)________,实验时需对A处进行加热,写出A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虚线框内的仪器可用于快速制取少量的氨气,所用药品为浓氨水、NaOH固体;广口瓶C中盛有蒸馏水,其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避免对室内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有的同学建议为了简化实验装置,可以去掉烧瓶B,直接将A、C相连,这样做可以吗?说一说你对这一建议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同学提出可用一个装置代替B、C两个装置,请你在右边虚线框内画出替代装置的装置;(2)用图中其它仪器组装成另一套实验装置,用来完成另一个实验,则这些仪器按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的连接,各接口的连接顺序(填写各接口的小写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例4.已知乙二酸(HOOC-COOH)俗称草酸,易溶于水,为二元弱酸,酸性强于碳酸,它所形成的盐草酸钙和草酸氢钙均为白色不溶物。无色晶体H2C2O4·2H2O称为草酸晶体,其熔点为101.5℃。草酸晶体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草酸,它在157℃升华。已知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187H2O+CO2↑+C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证明草酸晶体受热时会有水生成?[用简要的实验装置图表示,要体现所使用仪器(加热和夹持仪器不必画出)和试剂]。2.利用右图装置验证草酸分解后有CO2气体产生,结果连续加热一段时间后的现象是:试管里澄清石灰水只变浑浊,其原因是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措施。四、课堂练习1.如右图所示,A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B、C、D为常见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列举D的一种常见的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取气体时,常会有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有的还会造成空气污染。例如本题中的A装置(气密性良好)。为了防止上述弊端,请在B、C、D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对A进行重新设计和组装。(以简洁的文字予以说明):安装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装方法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该化合物是棕红色、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下图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左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右边的产品收集装置则不同,分别如(Ⅰ)和(Ⅱ)所示。试回答:(1)认真比较装置(Ⅰ)和装置(Ⅱ),请指出它们各自的主要缺点。装置(Ⅰ)缺点:,。装置(Ⅱ)缺点:。(2)如果选用装置(Ⅱ)来完成实验,则必须采取的改进措施是3.二氯化硫(SCl2)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化学原料。其熔点-78℃,沸点59℃。密度1.638g/cm3。遇水易分解。(1)请用图示装置组合由Cl2与S反应(Cl2+S△SCl2)合成二氯化硫的实验装置,其顺序为(装置可重复使用),()→()→()→()→D(D为收集二氯化硫的装置),并指明除A、B、D外,其它装置中盛放的药品(2)为了得到纯净的二氯化硫及避免环境污染,应在D后增加一个装置,请画出该装置简图并指明所盛放的药品(3)实验时,A装置需加热至50-59oC,最好采用何种方式加热。如何防止D中液体挥发。4.(1)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3)利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①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II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I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4)在图4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A.Cu与稀盐酸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盐酸D.NH4HCO3与稀盐酸(5)在图4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浓硫酸B.食盐C.硝酸铵D.硫酸铜第2讲常见玻璃仪器的使用(详解)双基回顾1.①查漏②润洗③干燥2.3.45.DG6.例1、①A、B②Al2(SO4)3+6NaHCO3=2Al(OH)3↓+6CO2↑+3Na2SO4抽滤瓶中放入NaHCO3溶液,试管中放入Al2(SO4)3溶液,并将试管放入抽滤瓶中,塞紧塞子,使用时将抽滤瓶倒转即可。③试管,浓氨水和NaOH(S),将圆底烧瓶倒放,向试管中依次放入NaOH(S)和浓氨水,迅速将试管伸入烧瓶瓶底,片刻,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瓶口,试纸变蓝色,说明烧瓶已充满氨气。④有毒气体不会排放到空气中。例2、(1)BCD(2)例3、①Ⅱ3CuO+2NH3△3Cu+N2+3H2O②不可以B起到安全瓶的作用,可防止C中的水倒吸至A中引起试管的破裂⑵c→d→e→a→b→f排空。例4.(1)(2)由于大量草酸蒸气逸出,与石灰水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在未洗气的情况下通入石灰水,还可能因草酸蒸气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草酸钙沉淀,对实验有干扰,因而在气体通澄清石灰水前可增加一个装有水的洗气装置。课堂练习1、(1)分液漏斗,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或组装反应发生装置)(2)①用D代替长颈漏斗;②将B放入A的广口瓶中,长颈漏斗下端插入B中。3、(1)BCCA两个C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及浓硫酸(2)(3)水浴(附温度计)。将D置于冰水中4、(1)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2)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3)①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②导管口处产生白烟。③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然后打开b活塞。(4)C、D(5)A粘有无水CuSO4的棉球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