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网讲新课程的规划及其课题•新课程规划的背景•新课程的规划•新课程规划涉及的课题•新课程是什么?这是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从上述的讨论可知,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既有教育哲学或教育理念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程序、要素、内容等本体层面的问题,更有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业结果等层面的问题,以及组织、制度层面的问题,还有政治、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上的问题。试图从一个维度把如此复杂的因素梳理清楚是很难的。因此,这里从规划的角度介绍新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是新课程规划的背景,着重介绍我国建国以来课程改革的历史经验、新课程所面对的现实问题与国际趋势;二是新课程在规划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因素,重点讨论新课程是如何处理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传统与创新、统筹规划与分段设计的;三是新课程涉及的基本课题,粗略地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涉及的要素,旨在帮助读者构建有关新课程的全貌式图景。第一节新课程规划的背景•新课程的规划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回答。这里仅从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现行课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世界各国进行课程改革的经验等方面,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一、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但是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都以1941年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会的决议制定的《六年制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进行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并实施。1950年以教育部的名义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和《中等学校暂行校历》。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了改革学制的命令,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这个决定规定的学制当时完全统一实现还有困难,所以,1952年2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学计划》。1952年由教育部报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它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及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管理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或教材、升留级制度等,初步奠定了新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这个计划受苏联中小学课程影响较大,课程设置为单一的必修课,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要求。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学习策略网讨论教育工作,决定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并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教学问题委员会,分别研究语文、历史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方针和原则,如语言和文学分编教材问题,中国历史分期问题等。根据颁布的中小学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这套教材编写完毕,于同年秋季开始出版发行,适用学制为12年制。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1953年至1958年,教育部几乎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主要内容是课程表和说明),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语。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学通用教材。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学教材。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磐石在教材编审干部会上作报告时指出:这次编写10年制教材要去掉重复、繁琐、少慢差费⋯⋯一是脱离政治,二是脱离实际(生产和师生水平),三是教材中陈腐落后和不科学的部分。这套教材从1961年起陆续出版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年,在总结了1958年“教育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后,中共中央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育部根据这两个条例,重新制定了教学计划,即《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新的教学计划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对教生产劳动和假期,都作了必要的安排,确立了以“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为重点的课程模式。各学科根据编写的教学计划,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1964年初,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接着又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因此,1963年新的教学计划以及各科的教学大纲、教材,并没有全面实行。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试行草案以及相配套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吸取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这套教材开始编写于1977年,各科教材第一册从1978年秋就开始面向全国供书,适用学制为10年制。这套教材,对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提高教育质量,稳定社会秩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习策略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学部分作了修订,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五年级开设。1984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见”,并分别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城市小学和农学习策略网村小学的数学、外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根据邓小平同志“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精神,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这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在当时中断了10年正常教育的情况下,该教学计划对恢复正常的教育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全国分期分批普及义务教育。刚成立的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并通过了修订后的18个学科的教学大纲。根据新大纲的规定,各科教材又作了一次大修订,有些教材重新编写,适当降低难度。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92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第八次课程改革•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同时,基础教育司制定颁发了各学科的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教材,从1997年秋季开始在天津、江西、山西进行试验。2000年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并在全国10多个省市试验。到2002年,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育部对2000年修订的两省一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进行了再修订,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结论:•(1)课程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课程改革是一种持续的行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正如加拿大教育改革专家富兰所说的“变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2)对课程的关注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最早关注的是学制问题,然后是课程教学计划,再是教学大纲与教材,显然对课程实施以及评价方面关注不多。•(3)有关课程目标的讨论还没有涉及。•(4)课程结构只是作了些微调。•(5)课程越来越专门化与专业化。•(6)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还有待深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变化,这些问题都需要置于新的历史时期中作进一步的思考。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1996年7月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一批专家,对全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学习策略网状况进行调研。总计调查了全国9个省(市)近16000名中小学生,2000多名校长、教师和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落实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应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考试与评价的问题等。结果发现,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确实存在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有悖于教育规律的问题:(一)课程目标的理想与现实产生严重的偏离•九年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来设计的,然而调查结果表明,这种理想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如在有关课程目标的10个选项中,认为¡°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学生身上表现比较好的,校长与教师的比例分别是50%和35%;认为¡°公德¡±、¡°政治信念¡±较好的人数不到20%;认为¡°健康¡±、¡°劳动态度与习惯¡±、¡°美的感受与表现¡±较好的人数仅占约10%。(二)课程内容偏多偏难,要求偏高而且与课程目标有一定偏离•在对有关课程内容的评价中,教师和校长选择“内容偏多”的人数分别占57%和46%,大大超过认为内容偏少的人数(分别占12%和11%)。•而认为教学内容偏难的比认为内容量偏多的人数比例还要高,其中校长认为偏难的人达到60%,教师认为偏难的人数占40%。•关于课程内容偏多、偏难的问题,还可以从有关课时不足及其原因的调查和访谈中反映出来。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30%的校长提到数学课课时不足,其中小学校长反映尤为强烈,提到数学课时不足的人数达到48%。谈到课时不足的后果时,认为达不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完不成教材规定的内容”的人数比例之和约为50%。(三)学生的学校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在调查学生的时间安排、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问题中发现,学生的学校生活境遇比较糟糕。学生普遍反映课时量偏大。调查人员在一所中学访谈时发现,学生一天上九节课,有学生反映一天课下来觉得“累,太紧张了⋯⋯活动、休息的时间太少”。还有的学生甚至发出了求救的呼声:“我希望国家教育部门能替我们中学生减轻一点压力,减轻一点负担。至少星期日不该上课吧!还我们学生一片自由的蓝天!”•调查发现,学生的睡眠时间普遍缺乏,初中学生的睡眠可以说是严重不足。如果以课程计划规定的小学生10小时、中生9小时睡眠量为标准,小学生达标人数仅占10%,初中生约5%。小学六年级中有1�4的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低于8小时,而无论城乡,初三学生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的人数都达到50%。(四)考核方式单一,结果处理不当•据对学生的调查,考试结果经常排出名次当众公布。对于公布考试结果和排名次的做法,70%的初中和小学生感到紧张、害怕或讨厌,只有少数学生喜欢(小学约20%,初中约10%)。当问及上学是否愉快时,学生上学愉快体验有随年级升高呈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在城市学生中,小学四年级学生上学愉快和很愉快的比例是72%,到了初三,仅有27%的学生感到愉快。绝大多数初三学生认为上学“谈不上愉快或不愉快”,学习策略网有的初中生在问卷上赫然写道:“都麻木了。”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在世纪之交,世界各国都在思考如何为未来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因此,课程改革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时代话题。•美国由克林顿总统提出教育的新目标:8岁儿童会阅读,12岁少年会上网学习,18岁青年上大学。布什总统上台后,立即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宣言。•英国1988年公布《教育改革法》,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