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六大重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这一“世纪性难题”(西方媒体称邓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父)。这一理论形成过程自1979年至1992年南方谈话有10多年。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不搞市场经济,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邓小平就没有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反映社会制度的范畴,而只是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既具有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其具体表现是:(1)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市场化、微观决策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城乡、国内国际)完善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正因为市场经济是具有共性的,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特征和要求来进行建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即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实质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分配。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不搞平均主义,一拉平分配),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这是我们的创造性和特色所在。(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国有制)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集体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的经济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1、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劳动,劳动成果经过必要扣除以后,社会以劳动作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的依据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排出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第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别,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主要表现为按资分配、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按投入的要素(技术、信息、管理等)分配等等,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2、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分配政策。在邓小平看来,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前者是实现后者这个目标的途径。(1)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体现并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也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第一,按劳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由于人和人之间在能力和贡献上有大有小,自然就产生了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第二,由于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存在着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差别,经济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也不平衡,经济效益也会有高有低,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总体个人分配收入也会高于经济落后地区。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职工的按劳分配状况与他所在的企业的产品能不能在市场上实现价值有关。由于企业拥有较大的分配收入自主权,个人收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不仅不同地区等量劳动所获得的收入有较大差别,即便是在同一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同的企业,职工的等量劳动收入也会不同。第四,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也使得整个社会的分配形式、分配标准不可能简单划一,在收入分配上也会存在差异。允许经济效益好、对社会贡献大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在收入上多一些和先富起来,这是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根本否定。(2)先富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绝不是一个静态的自然实现的过程,而是一个由收入上的不均衡到相对均衡再到基本均衡即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它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需要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3)如何全面看待当前我国出现的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我国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问题。分配领域存在的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既不能夸大,更不能掉以轻心。第一,贫富差距的出现,是市场化改革与体制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追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在一个市场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社会保障体制)健全的国家,贫富差距程度可以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社会管理体制还不健全,使得本应合理的贫富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其中社会分配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重要原因。(问题是分配不公)第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邓小平晚年十分关注这个问题。1993年在一次谈话中深刻指出,12亿人口怎样富裕起来,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十四大以来,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七大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具体思路是: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例,提高低收入者水平。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十八大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人们根据对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在20世纪内,分两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构想,并设想用100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1963年三届人大、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