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态的艺术教师的教态是指教师的仪表风度,它既包括教师的外在形象(容貌、举止行为、穿着打扮等),也包括教师在日常行为中反映的内在思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教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表情达意。一、教态的概念1、仪表美◦仪表是指教师的外表,包括衣着、容貌、发型等。教师的仪表必须与其性别、年龄、肤色特点、个性气质等相符合,更要与职业特点相符合。具体来说教师的仪表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一是符合审美要求。从审美角度分析,就要求教师的仪表要整洁、大方,使学生赏心悦目,得到一种美的享受。二是符合职业要求。要求教师仪表既不能追求时髦,又要不落俗套。如果教师经常浓妆艳抹,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三是符合学科特点。如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相对严肃的学科,所以,仪表要注意端正、庄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教师仪表整洁,心理上会感觉更自信、更有朝气。二、教态美的构成2、仪态美◦教师的教学仪态是教师素质、修养和精神内涵的审美展示。一是要大方得体,稳重大方、自然从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必须优雅得体、潇洒大方,处处给人以美的姿态。二是要和蔼可亲。教师的教学态度要和蔼可亲,尊重每个学生,提问时要和颜悦色,并报以热情和期待,启发诱导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对学生的批评要从善意出发,和风细雨,严而有度。3、姿态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要表现自己对学生的态度,除了有声语言外,很多时候都要用姿势这种无声语言来表达。◦面势语一是表示兴趣,表现状态是眉毛微微上扬,双眼略略张大,口部微张,嘴角略上翘呈微笑状。二是表示满意。三是表示亲切。表现状态是双目微眯,嘴角微翘,面露微笑。四是表示严肃。表现状态是眉毛微皱,双嘴紧紧抿在一起,眼睛睁大。◦眼势语。眼神是最富有表现力的表情。教师的眼神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对受教育者来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真可谓“相看不用语,心意眼中来”。具体说来,眼势语分为环视和注视两种。教师的目光要亲切、温和,与学生保持平视,不能斜视或久视某个学生,使其产生一种教师轻视或憎恶自己的错觉。教师的笑容应该是庄重里透着自然,微笑里含着慈爱,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威严感。手势语手是人体中强有力的表情器官。手势可以描摹复杂的事物状貌,传递丰富的内部心声,表达特定的含义。常用的手势语有指势语,如翘拇指表示肯定和赞扬,还有掌势臂势语,如抬手、鼓掌等。教师的手势,位置和次数一定要适当。只有当需要突出教学重点或难点时才能使用。因此,教师的手势语不宜使用过多,以免让学生产生轻浮、泛泛的感觉。此外,教师的手势一般都不要高于头、也不要低于胸,否则会产生滑稽可笑的感觉。三、教态美的作用1、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的教态庄重和谐、美观大方,力争举手投足都能给学生以美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手势语是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恰当的手势语,可以把学生带入“角色”,比如在小结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时,用手势来表示,伸出大拇指表示一个理论精髓,再伸出食指表示两个历史飞跃,然后伸出中指表示“三个有利于”,再伸出无名指表示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四个新方面,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并觉得兴趣盎然。2、沟通师生情感◦教学中要利用教态美的力量,打破学生种种心理压力,营造自然和谐、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从而主动地接受教育,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例如,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身体微微前倾,用这种姿势表明对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增加了对教师的亲切感,从而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有助于接受和理解新知识。3、培养学生情操◦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资格”。因为学生往往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中的无声语言,甚至一个眼神,一丝微笑,都可能起到强化或改变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在上课时,仪态稳重自然,举止落落大方,学生也能自觉不自觉地注意自己的仪表仪态,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操。1、表情◦一个教师的喜怒哀乐,都通过面部表情体现出来,表现得恰到好处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受学生欢迎的表情有以下几种:“威严型”:面部表情过于严肃,板着面孔,不苟言笑,这样必然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由此对教师惧而远之。“疲倦型”:课堂上有气无力.精神萎靡不振,呵欠不止,使学生松懈倦怠。“呆板抑郁型”:带着忧郁或呆板、拘束的神情,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兴趣锐减,感到上课是一种痛苦。四、教师教态存在的问题2、目光◦目光的接触是非语言沟通的主要信息来源,错误的目光顺向有以下几种:“走马观花”:四目交往才会让双方感到心灵的相互碰撞,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教师不能把目光在学生中间扫来描去而没有真正注视任何人。“视而不见”:有些老师讲课时根本不正眼看学生,他们要么盯着教案不放,要么望着天花板.要么望着窗外或背对学生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怀疑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心神不宁”:教师授课时不停地看表,不住地揩脸擦汗,客观上使学生急躁不安,无心上课。“情有独钟”:教师在讲课时,目光总是对着他的几个最得意的学生,或只是习惯看前几排,而忽视了大多数,这样难免有些学生搞小动作,开小差。3、手势◦“无目的型”:如摆弄教案、粉笔、钢笔、衣扣,敲击讲台、黑板,扭动手指、搓手,手提裤子,拢头发,挠耳朵,挖鼻子,揉眼睛,提眼镜,高兴时拉袖子等等。◦“兰花指型”:教师拿着粉笔板书时,手指像兰花一般,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烟型”:烟瘾大的教师,拿粉笔如拿香烟,还时不时用食指弹弹,引起学生效仿、讥笑和轻视。◦“一阳指型”:教师用一个手指叫学生来回答问题,使他们感到教师态度强硬,不够尊重他们的人格,容易产生反感情绪。◦“南辕北辙型”:手势和语言不协调,口中讲的是一套,手势打的是另一套。例如,用地图讲课时,说的是北京,指的却是南京,这样只能使学生的思维一片混乱。4、走动◦走动是教师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上的走动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教师在讲课时并不总站在一个位置上,而是适当地在讲台周围走动;另一种是在学生做练习、讨论、实验时,教师在学生中间走动”。教师课堂上的走动存在以下几种不当之处:频繁走动,来回穿梭:教师在课堂上来回穿梭,像走马灯一样,还时常着学生的胳膊或书本,使学生对教师很反感。学生在做练习答卷子时.教师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有时在他们身后或身边停下来,看看试卷等。这样易造成他们情绪紧张,扰乱正常的思维活动.影响他们脑力劳动的效率。固守三尺讲台:教师主要从讲桌后边走到讲台的左边或右边,很少到学生中间走动.在使用多媒体时更是如此。这样就扩大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与教师有隔阂,不利于师生问的情感沟通。5、站姿与坐姿◦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应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小动作,“站立时身板挺直,昂首挺胸,显得端庄、伟岸.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既庄重又轻松。◦站姿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种“霸气式”:站立时两手交叉于胸前或背负双手,甚至有的拄着教鞭讲课,盛气凌人,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持怀疑、轻慢的态度,心里不舒服。“颤抖式”:一条腿站定,另一只脚不停地扣击地面;或者站在讲台后边,用脚蹬黑板下面的墙壁浑身颤动。这容易使学生心理产生疲乏感,同时给学生一种缺乏修养的印象。“依傍式”: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喜欢依靠身边的东西——讲桌、黑板下缘等等,作为支撑物。◦坐姿存在的问题有:“支架式”:即教师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支撑着下巴或趴在讲桌上讲课,显得无精打采,心不在焉。“老板式”:即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颤悠悠;或者坐在椅子上回身板书,懒散懈怠。6、仪表教师的仪表,主要指衣着、发式、容貌、服饰等。它是教师心灵的暗示和自然流露。它作为一种信念传递给学生,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熏陶功能。不当的仪表有如下表现:◦奇装异服,打扮妖艳:有的女教师穿着服装太花太艳,脸部化妆太浓,佩戴时髦的首饰,使用强烈刺鼻的香水,戴着墨镜,穿着尖头高跟鞋或者高筒的马靴;身体胖的教师穿紧身衣,身体瘦的教师穿宽松的衣服。这样的着装给学生造成一种很别扭的感觉,影响他们的听课情绪。◦衣容不整:有的教师比较随便,常常出现系错扣子、衣领未翻、戴歪帽子、腰带附在外很长、头发蓬乱、染着不同颜色的发型、胡子拉碴或者整日油头粉面等现象。这些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五、教态的具体要求(一)、眼神◦1、对教师眼神的要求教师的眼神应该是自信的和充满活力的教师的眼神应该是温和的和亲切的,而不应该是冷淡的,更不应该是凶神恶煞的。教师的眼神应该是周全的、洒向全体学生的,而不应该只是注视那些自己所特别喜欢的学生身上。2、眼神的运用技巧扫视法:即教师的视线有目的、有节奏地前后左右移动,把学生尽收眼底,以便观察全体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可满足学生希望得到教师注意的心理要求。第一流的教师是用眼神组织课堂教学的,在上课开始时,或在讲重点内容前,都要作一番环视,起着“一言未发先有情”的作用。注视法:将目光较长时间地固定于某人或某物。注视辅以不同的视线、视角或不同的神情,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严肃的神情、低缓的语调,加上不动声色的注视,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威严,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会慢慢收敛放纵,教师这时再给予语言的说服教育开导,自然而然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虚视法:是指教师眼睛似乎在盯住了什么,给学生一种定点透视的感觉,但老师实际上是“视而不见”。新教师初登讲台,常常有胆怯之感,眼睛不敢看学生,就可采用虚视法,视线飘落在第三、四排桌,再适当辅之以环视法,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在看着自己从而达到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目的。环视法:环视时教师的面部表情应显得自然、灵活,安祥、亲切,像春风拂面,使烦躁的安静,使萎迷的振奋,使自卑的自信。环视的运用一般在教室内,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时;在教室外,多用于排队集合、开会等集体活动。笑的种类◦含笑,是一种程度最浅的笑,它不出声,不露齿,仅是面含笑意,意在表示接受对方,待人友善。其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微笑,是一种程度较含笑为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部已有明显变化:唇部向上移动,略呈弧形,但牙齿不会外露。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得其乐、充实满足、知心会意、表示友好的笑。在人际交往中,其适应范围最广。◦轻笑,主要特点,是面容进一步有所变化:嘴巴微微张开一些,上齿显露在外,不过仍然不发出声响。它表示欣喜、愉快,多用于会见亲友、向熟人打招呼,或是遇上喜庆之事的时候。◦浅笑,浅笑是轻笑的一种特殊情况。与轻笑稍有不同的是,浅笑表现为笑时抿嘴,下唇大多被含于牙齿之中。它多见于年轻女性表示害羞之时,通常俗称为抿嘴而笑。◦大笑,是一种在笑的程度上又较轻笑为深的笑。其特点是:面容变化十分明显;嘴巴大张,呈现为弧形;上齿下齿都暴露在外,并且张开;口中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但肢体动作不多。它多见于欣逢开心时刻,尽情欢乐,或是高兴万分。◦狂笑,是一种在程度上最高、最深的笑。它的特点是:面容变化甚大,嘴巴张开,牙齿全部露出,上下齿分开,笑声连续不断,肢体动作很大,往往笑得前仰后合,手舞足蹈,泪水直流,上气不接下气。它出现在极度快乐、纵情大笑之时,一般不大多见。(二)微笑微笑是指用略带笑容,不出声的笑来传递信息的体态教学语言。微笑是指从老师嘴形变化里流露出来的积极、愉快和善意的情绪。教师微笑时应注意:◦声情并茂:笑的时候,应当做到表里如一,令笑容与自己的举止、谈吐相辅相成,锦上添花。切勿脸上挂笑,出言不逊,举止粗鲁;或是语言高雅,举止得体,却面无笑意。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自己的态度受到怀疑。◦气质优雅:会笑的人,不仅要讲究笑的适时、尽兴,而且更要讲究笑时要精神饱满,气质典雅。真正的笑,应当发自内心,所以它非常自然地反映着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倘若笑的时候粗心大意,表现得粗俗、放肆,实乃自毁个人形象。◦表现和谐:笑,从直观上看,实际上是人们的眉、眼、鼻、口、齿以及面部肌肉和声音所时行的协调行动。因此在笑的时候,要使各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