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第2课地球公转与自转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地理意义一、选择题(2010·吉林省十校联考)下图为某日某时北半球a、b两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1.此日,太阳直射点和a纬线的纬度分别是()A.0°,15°NB.15°N,30°NC.15°N,45°ND.23°26′N,60°N解析:从图中可知b纬线上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为30°,可以推出b纬线的纬度是75°N,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5°N;a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得到a纬线的纬度是45°N。答案:C2.对于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南方C.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D.伦敦夏日艳阳高照解析:在图示时刻9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北京时间为14时,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京日出方向在东北方;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N;伦敦(0°)此时为6时。答案:A3.6月22日,b纬线上的最小太阳高度为()A.6°34′B.8°26′C.21°26′D.21°34′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66°34′N正好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0°,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75°N与66°34′N相差8°26′,故75°N最小太阳高度为8°26′。答案:B(2010·韶关调研)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5.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②→②→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小于12小时但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大于12小时,但逐渐变短。答案:4.C5.A2010年3月28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6~7题。6.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A.甲和乙B.乙和甲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C.乙和丙D.丙和丁7.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组以新情景为背景,考查对地方时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以及对正午太阳高度应用知识的理解;是典型的能力型试题。地方时是随经度而变的时间,东经经度越大时间越早,西经经度越大时间越晚,则图中四地,乙最早熄灯、甲最晚熄灯。只考虑日照情况,则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楼间距越近;图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角为当地冬至日的数值,比较可发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乙地,则该地楼间距最近。答案:6.B7.B下图是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出时刻与日照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8~10题。8.下列地点位于南半球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由日出时刻可知,6月22日这天只有④地昼短夜长,故其位于南半球。答案:D9.造成①地日照时数少于②地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因素B.大气环流C.地面起伏D.天气状况解析:①地昼长比②地长,但日照时数却少于②地,主要是由于天气状况所致。答案:D10.6月22日①②两地同时日出。9月23日当①地日落时,②地的地方时为()A.15∶00B.16∶30C.19∶30D.21∶00解析:由6月22日两地同时日出,但①地地方时为1∶30,②地地方时为3∶00,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可知,②地地方时比①地早1小时30分。故9月23日①地日落18点时,②地地方时为19∶30。答案:C(2009·四川文综)上图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读图回答11~12题。11.此刻,太阳直射()A.世界著名渔场B.世界著名油田C.暖流流经地区D.热带沙漠地区解析:由同一纬线上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日落,判定N地位于P地的东边,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图中右上角多条经线交会处为南极点。“图中70度纬线以内为极昼”即70°S以南为极昼,进而推断太阳直射20°S纬线。M地所在经线处于两条30°经线正中间,应为0°经线,N地所在经线为30°E;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时,地方时为12时,由“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可算出图示时刻,N地(30°E)的地方时为4时,150°E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即太阳直射150°E经线。根据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20°S,150°E)可知太阳直射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该沿海为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地区。答案:C12.图幅范围内()A.此刻,各地在同一日B.此刻,大部分地区是黑夜C.此日后,各地白昼逐渐增长D.此季节,N地原野一片枯黄解析:由上题分析N地(30°E)的地方时为4时,可算出0时经线为30°W,进而可推知图示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是黑夜,但各地不在同一日;由太阳直射20°S可判定N地为夏季,该地原野一片碧绿,但不能判定太阳直射点是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因而不能确定此日后各地白昼是变长还是变短。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答案:B(2010·苏锡常镇二调)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13~14题。13.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上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A.东南方B.西南方C.正东方D.正西方解析:此刻,A地的杆影指向正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A地的正南方;而此时B地的杆影指向东北方,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B地的西南方。又知A、B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B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答案:C14.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A.5°SB.5°NC.23°26′SD.23°26′N解析: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与影长相等,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A地所在的40°N纬线以南45°的地方,即5°S。答案:A(2010·浙江六校联考)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5~16题。15.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解析: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选B。答案:B16.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解析: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答案:C二、综合题17.(2010·淄博一模)下图是12月22日从北极圈上空俯视地球的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可转化为下图中的________图(填字母)。(2)图中各点,________点表示北极点,________点表示太阳直射点,B地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F点夜长为________小时。(3)此刻,全球以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为界分属两个日期。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4)在图中画出30°E经线。解析:第(1)题,12月22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自转。第(2)题,此题的解答,关键是看懂图示,转换成我们熟悉的光照图:由图可以看出,C点为极点,B点为太阳直射点,F点位于赤道上。第(3)题,划分广昌一中一轮地理同步练2两个日期的线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由图示可知120°E为12∶00,可求0时经线。第(4)题,由120°E为12∶00可知30°E为6∶00,由图可知E点正好是6∶00。答案:(1)C(2)CB90°12(3)60°W180°12(4)连接C、E两点18.(2010·济南联考)A图为我国某城市(36°34′N)一小区局部平面图,B图为小区中育才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一日内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1)~(3)题。A图B图(1)B图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_____。(2)该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北京时间12时20分测得旗杆杆影为一日内最短,并计算出当地经度为115°E。请写出学习小组计算经度的思路。(3)该小区底层住户入住一年后,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采光条件差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季节)。为了保证底层有充裕的阳光,楼间距至少应达到多少米?(tg30°≈0.577)________(保留整数)。解析:第(1)题,杆影方向与太阳方位正好相反,由图可知F点方位最偏西南,最接近日出段。第(2)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计算。第(3)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光线最易被挡住;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90°-(φ+δ)=30°,由三角函数tanH=楼高/楼间距可得。答案:(1)F(2)①一日内日影最短时是当地地方时12时;②该地日影最短时北京时间是12时20分,说明该地在北京(120°E)以西,③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20分钟即差5°,故当地经度为115°E。(3)冬季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