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与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2页自主练习第5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能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感知。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索镜面对称的性质,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大镜子一面、小镜子每人一面,反写的数字、文字、算式卡片半边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游戏,引入新课。老师说口令,生同做动作。(生面对面)我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师:刚才哪些地方做的不整齐,为什么?预设:生:左右拍时,因为面对面,左右是相反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环节的教学策略是为了让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活动。这一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想去研究数学问题。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引发思考。教师:同学们,现在我再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吧!(课件出示故事内容。)2.巧用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在这个故事中,老虎为什么会掉进水里?预设一:因为水中的倒影。预设二:老虎看到了水中的自己,觉得是另一只老虎,所以受骗了。教师总结:是呀!水中的老虎和生活中的老虎一模一样,所以老虎以为真的来了一只老虎,所以受骗了,想一想,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还见到过类似的现象?3.欣赏生活中的镜面现象。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这种现象吧!多媒体课件出示美丽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课件中见到倒影。(山的倒影、树的倒影、房子的倒影、船的倒影、鹅的倒影„„)我们把水中的这些“景物”叫做岸上、水面景物的倒影。4.导入镜面对称教师导入语:除了水面以外,你还见过能照出人或其他事物的东西吗?预设:镜子里师:像水面、镜面的这种现象也是对称,我们叫它镜面对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教师板书课题:镜面对称教师引导:生活中有这么美的镜面现象,那镜子里的像与我们真实的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三、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设疑:师:请同学们猜一猜,当我们上下,左右,前后动的时候,镜子中的像会怎样动呢?生发表自己的猜测。教师提问:请各个小组把你们观察的结论汇报一下。预设学生回答:(1)镜子外物体和镜子中影子的大小一样(2)镜子外物体和镜子中影子上下一样(3)镜子外物体和镜子中影子前后一样(4)镜子外物体和镜子中影子左右相反建议:教师此时对得出正确的结论都给予肯定。教师引导:刚才的问题只是我们的猜想,要想检验猜想是否正确,还要经过验证,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验证一下吧!2.小组活动,动手验证。在学生活动的时候,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发现:(1)镜子中的成像与实际图像有什么关系?(2)成像的动作与实际情况相比,有什么特点?3.集体交流,共同验证。(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伸手动作”。口令:向上伸手,向下伸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手部向上,镜像也向上;手部向下,镜像也向下。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做前后伸手动作”。口令:向前伸手,向后伸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手部向前,镜像也向前;手部向后,镜像也向后。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做左右伸手动作”。(难点!)口令:向左伸手,向右伸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手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手部向右,镜面反而向左。(4)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师生模仿动作游戏:假设学生是镜子里的人。师向前、向后走问生该如何走?(向前或向后)师向上跳、向下蹲问生该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师用左胳膊托左腮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镜子中的老师影像该如何做?(右胳膊托右腮)(5)小结:教师总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不变,但是左右相反发生变化,这就是镜面对称现象。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教师对方法进行总结:大家瞧呀!今天我们又一次用到了“猜想——验证——发现”(边说,便用手指着板书),这可是我们数学学习中的法宝,我们以后遇到了数学问题,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宝解决。【设计意图】通过“猜想——验证——发现”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了镜面对称现象的表象。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多种方法验证镜面对称现象的判断猜想,让学生感知、理解、体验镜面对称现象,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猜测判断。课件演示小猴照镜:(1)上下一样。课件演示小猴子向上、向下跳。请学生猜测镜子中的猴子会往什么方向跳。(2)前后一样。课件演示小猴子向前、后退。让学生猜测镜子中的猴子会往什么方向跳。(3)左右相换:课件演示小猴子伸右臂、伸左臂,猜测镜子中会伸哪只手。请生到大屏幕上指一指。继续演示抬右腿、抬左腿。2.利用镜子找另一半。教师出示半边的蝴蝶、天坛、青蛙、雪花等图案,让学生想办法利用镜面对称,判断出是什么?并指出这些图形的对称轴。3.课本21页,第2题:3.课本练习:(1)上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2)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轴对称图形吗?4.提高练习:分析:本题考察镜面对称特点的掌握建议:练习时,应引导学生先自主判断再汇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说出镜面对称的特点。六、全课总结:教师总结:今天,通过“猜想——验证——发现”的数学方法,我们认识了镜面对称现象,并且发现,在镜子成像时“上下、前后不变,左右相反”的特点,大家真了不起,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学生发表意见,并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请同学们在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镜面对称的现象?教师引导:数学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镜面对称,你们学到什么知识?是怎么学会的?有什么体会和收获,有什么疑问要解答?【设计意图】本环节练习,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通过变式练习、对比练习,做、写、说等多种练习形式,拓展了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这样的练习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开放性。它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板书设计镜面对称与练习镜面对称特点:上下不变前后不变左右相反使用说明(一)教学反思: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学习如果脱离了实际,那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更谈不上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了。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重视了利用镜面对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这节课学生始终在玩中学,在玩中体验了镜面对称所蕴含的知识。课伊始,趣亦生。以拍手律动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结合平时的认知,初步悟出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像和人之间是有关系的。(2)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倡导学生从身边,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生活中去,让数学不在是纸上的数学题,更多地成为生活中的数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习数学变得生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让学生闹,让学生乱,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因为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内化的过程。(3)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新知的主动性,并引导学生探索、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及探索意识。(4)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镜面对称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联系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二)使用建议本节课重点是理解镜子中对称现象的特点,一定要让学生充分感受镜子的特点,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活动空间。(三)需要破解的问题。虽然本节课只要求对镜面对称有初步认识,但为了加深巩固认识,课本、新课堂里应出一些镜面对称的相关习题。同时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在选择单个物体时,容易理解左右的位置变化,但在考虑一排物体时不够严密,不能理解它的左右变化。其二,有一小部分学生玩的目的性不明确,课堂上如何引导,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