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诗五首使用教案(汤贤凤)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30《诗五首》教案年级:八年级单元:六单元课题:《诗五首》课型:新课课时:四课时时间:2014.5.13讨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执笔:汤贤凤审核:教务处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3.朗读背诵五首诗,积累名句。自学质疑:1.了解关于诗人的介绍和写作背景。2.正确朗读,并划出节奏。3.结合书下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4.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第一课时《饮酒》和《己亥杂诗》一、情景驱动: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袁宏道,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板书标题、作者二、示标导学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品味诗句,了解诗歌情景交融、情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3.朗读背诵这两首诗,积累名句。三、自学质疑:自读诗歌,提示:1.了解关于诗人的介绍和写作背景。2.正确朗读,并划出节奏。3.结合书下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4.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四、智慧碰撞:1.简介诗人及作品和写作背景(先学生通过所学回忆,后老师补充)①陶渊明及作品:(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饮酒》。②背景:《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预设:③关于“田园诗派”和“田园诗人”: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2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预设:④陶渊明的影响:A、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仰慕陶渊明人品,尤其李白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和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B、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C、欧阳修还说:“吾爱陶渊明,爱酒又爱闲。”D、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水龙吟》词中说:“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2.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读音)可采用二\一\二或二\二\一的节奏划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品读鉴赏结合这首诗书下注释,了解诗句的大意①前四句:大意:我的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门前却无车马的喧嚣。你问我为什么能如此(生活平静、心灵安宁),只要内心高洁,远离尘俗居住自然就显得僻静偏远。赏析:这四句用对比和设问,用朴实的语言写了诗人虽居闹市,而内心宁静脱俗。三四句自问自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名句)大意:我在东篱下采几朵菊花,悠然无意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赏析:1.哪个词写出了诗人的心情?明确:悠然。五六句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展现出物我合一的境界。乃浑然天成、妙手偶得之笔。2.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明确:“见”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大意:傍晚时分,山中的气象秀丽迷人,鸟儿结伴飞回山林。赏析:七八句描写了什么景色?明确:描写了南山的优美景致:山中的落日,回巢的飞鸟,都显得那样美妙,那么富有人情,暗示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大意:此情此景蕴涵着人生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么表达。(点睛之笔,主旨句)3赏析:“真意”指什么?作者达到了一种怎样的境界?“真意”指在短暂的人生中顺应自然,远离名利,追求闲适平淡的生活。境界:无我两忘,悠然自得五.小结:朗诵全诗,谈谈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写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六:课堂练习一.背诵默写:A、诗中借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作者恬淡高远心境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诗歌中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歌咏人生的渴望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选择题1、对陶渊明的《饮酒》赏析有误的一项:(C)A、诗歌表现了诗人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以及在自然景物中寻找乐趣的恬适心情。B、本诗平淡自然而诗意隽永,情与景相应成趣。C、本诗的主旨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D、诗中的“菊”、“山”、“气”、“日”、“鸟”这些极富诗情画意的景物都点出了“真意”的所在。2、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诗的前四句道出了作者的体验: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就应该脱离喧嚣的环境,投身到大自然中,尽情体会生活的快乐。B、“山气日夕佳”中的“佳”字,写出了作者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一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C、“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种生活让人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但无法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D、本诗描写了恬静、闲适的生活,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融的境界。3.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E)A、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反映出作者厌恶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洁的人生追求。B、第一、二句直接道出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生活的厌倦。C、第三、四句自问自答,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D、第五—八句将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作者完全陶醉在悠闲自得之中。E、“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是全诗的总结,意即大自然有人生的意义,作者想说出来却不能说出。4学习《己亥杂诗》一、智慧碰撞:1.了解作者和背景:(1)了解作者: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2)了解背景: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2.准确朗读诗歌:节奏4/3(2/2/3)3.品读赏析A.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大意:满怀离愁正对着夕阳西下,扬鞭东去从此辞官浪迹天涯。赏析:前两句诗写景,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大意:凋落的花朵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化作春泥愿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赏析:后两句一直是为人称道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的?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自己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后比喻为追求美好事物而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二.小结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三、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做《练习册》。2、准备默写2首诗歌。五、安全教育:强化防山洪、暴雨教育教学反思:5第二课时《行路难》一.情景驱动:我们沉浸在诗的美丽、深邃的意境中。可以说,我们的祖国是诗歌的王国,每一块土地都散发着诗歌的馨香。而诗歌以唐代的成就最高。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在唐代诗歌的潮流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李白去膜拜这份伟大。二.出示学习目标①.理解诗句的含义。②.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③.学习作者自信、乐观进取的精神。三、自学质疑:自读诗歌,提示:1.读准节奏2.从朗读中了解诗句内容四、智慧碰撞:1.简介诗人及作品和写作背景(先学生通过所学回忆,后老师补充)①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②背景:《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朗读比赛:(注意节奏和读音)可采用意义划分来朗读。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品读赏析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大意: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赏析:诗歌第一层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以叙事开篇,前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酒宴的豪华,后两句写诗人精神苦闷,美食难咽。“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感情的激荡变化。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大意: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6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明确: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寓含着无限的悲慨。现在比喻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大意: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赏析: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大意: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E.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意: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赏析: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明确: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逆境中仍保持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五.课堂小结:1.感知内容:A.诗歌可分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分三层:一层:美食难下咽,拔剑心茫然二层:仕途受阻,望得重用三层:叹行路难,述信念追求B.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明确:欢乐的宴饮(对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