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机接口技术概念微型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公用边界,把微型机与外界各种检测、控制对象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特征(1)利用软、硬件综合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技术。(2)微机接口的基本任务:把微处理机和外部设备连接起来,使两者之间正确的交换和传递信息。微机接口技术的发展第一阶段:用TTL、MSI构成的简单功能接口。第二阶段:可编程接口:8155、8279、8255等。第三阶段:智能接口或通用外围接口,接口内部有微处理器(单片机):如MCS-51、MCS-96等,如现在的很多打印机接口就是用51系列单片机来做的。第四阶段:功能接口板,如工业控制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控制板卡:研华的818、812等计算机板卡。计算机板卡简要介绍:与计算机的连接:1)PCI插槽;2)ISA插槽;3)USB接口计算机从采集卡获得数据的方式:1)TIMER方式;2)中断方式;3)DMA方式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三总线结构AB(AdressBus)、DB(DataBus)、CB(ControlBus)。2总线的结构类型单总线、双总线、双重总线(对于需要DMA控制器的场合是必须的)。接口的基本功能与结构基本功能(1)微机与外设间传递数据的中途缓冲站。(2)正确寻址与微机交换数据的外设。(3)提供微机与外设间交换数据所需的控制逻辑和状态信号。基本结构I/O端口的编址方式存储器映像方式将I/O端口与存储单元同等看待,一起编址。如MCS-51等。隔离I/O方式将I/O端口与存储器作不同的处理,分开编址,形成相互隔离的I/O和存储器两个地址空间,如Z-80、Intel公司的CPU等。I/O读写控制信号:、M读写控制信号:、注意:访问I/O端口必须用专用的I/O指令。PC系列机的I/O端口编址直接寻址:输入指令:INAL,Port(1字节)和IN(E)AX,Port(2字节)输出指令:OUTPort,AL(1字节)和OUTPort,(E)AX(2字节)间接寻址:输入指令:INAL,Dx和IN(E)AX,Dx输出指令:OUTDx,AL和OUTPort,(E)AX注意:(1)PC系列微型计算机有标准I/O端口地址,并有详细分配表。(2)用户要自己开发接口电路板时,只能使用计算机未用的地址。在使用计算机板卡时,为方便用户使用,所有的计算机板卡都有地址设置功能,注意不能与声卡、网卡及其它采集板卡冲突。例:研华板卡上有DIP开关进行地址设置。I/O同步控制方式同步控制的概念概念:微机基本系统与I/O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管理方法,是微机系统的一种调度策略。目的:实现MPU与I/O设备之间操作的同步,以实现两者间正确有效的数据传送。原因:速度差异(MPU速度快,外设速度多种多样)I/O设备的同步控制方式程序查询式:MPU检测状态端口,看是否准备好。I/O设备被动。中断驱动式:向MPU发中断请求,MPU被动。直接存取存储式:不需MPU介入,M与I/O直接进行数据传送。专用I/O处理器式:I/O处理器完成各种操作。§3.2总线连接技术总线概念:在模块与模块之间或者设备与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相互通信的一组公用信号线。特点:公用性;在同一时刻总线上只能允许一对模块进行信息交换。物理连接:电缆的选择与连接、缓冲器的驱动、接收器的选择与连接、屏蔽、抗干扰等。电信号连接技术:基本信息线的缓冲、匹配、总线握手、总线判决和中断技术。总线握手技术总线完成一个传输周期分成四个阶段:总线请求和仲裁、寻址阶段、传输阶段、结束阶段。概念主模块取得总线使用权后,如何在主模块和从模块之间实现高速而可靠的寻址与数据传送。总线握手方法(1)同步总线协定:控制源只有一个时钟振荡器,时钟脉冲的前沿和后沿分别指明一个总线周期的开始和结束。高速(2)异步总线协定:一问一答方式,适应高低速传输。(3)半同步总线协定:多一个Wait信号线,同速时Wait不用,相当于同步;不同速时发Wait,相当于异步。(4)周期分裂式总线协定:总线判决技术适用范围:多处理器或带DMA控制器的单处理器。总线判决方法:(1)菊花链判决(串行或串联判决):三线菊花链最多。总线请求BR、总线允许BG、总线忙BB。(2)二维总线判断。§3.3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概述(1)并:被传送数据的各位同时在总线上传输。串:被传送数据的各位一位一位在总线上传输。(2)串行与并行是指I/O接口与I/O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I/O接口与MPU之间通信全为并行方式传送。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的异同并行:如打印机;速度高,成本高,距离近串行:智能仪表;速度低,成本低,距离远。RS485可达1.2Km。并行接口的一般结构注:(1)注意输出线是什么输出方式:OC输出、三态输出等。(2)并行接口电路有的端口是固定的,有的是可编程的。(3)关于并行接口的其它知识,自学。§3.4串行接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数据传送方式(1)单工(Simplex)方式(2)半双工(Half-duplex)方式(3)全双工(Full-duplex)方式波特率和收/发时钟波特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如果传输介质上是以n个脉冲来调制一位数据,则:比特率=n*波特率。收发时钟:作用: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定位和同步控制。收发时钟频率=n*波特率,一般n取1,16,32,64。对于异步通信,n常取16;对于同步通信,n常取1。3信号的调制和解调(1)传输线的频带宽度有限(普通电话线小于3000Hz),原因:传输电阻和分布电容。(2)传输距离与传输速度是矛盾的。注:在曲线下方发送和接收不加调制调解器,否则要加。串行通信的基本方式同步和异步同步串行通信收/发双方必须采用同一时钟。无论是同步,还是异步通信,为保证通信的正确,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遵守双方共同的协定:数据传送格式、起始标志、结束标志、校验方式、通信波特率。串行通信接口标准(一)定义及常用串行通信标准定义:串行接口与外设之间的信号连接标准。常用串行通信标准:RS-232-C、RS422A/423A。(二)RS-232-C标准简介定义了按串行传输的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接口信息,最初用于电话交换系统的通信。一般采用25针的连接器,管脚分布如下:(三)几种常用的通信连接方式PC系列微型计算机串口9芯接插件管脚分布。3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1)问题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电平信号不统一,不能直接相连,必须进行电平转换。单片机串口:高电平+5V,低电平0V。计算机串口:高电平-3~-15V,低电平+3~+15V。2)解决方案(1)采用的芯片1488:供电±15V,输入为TTL电平,输出为RS-232电平。1489:供电+5V,输入为RS-232电平,输出为TTL电平。3)计算机与多个单片机的通信连接图多机通信实现:各设备编号,计算机发送数据,单片机不断从总线上读取数据,当读取的编号与编码一致时,认为是计算机对自己进行控制,发送命令响应,计算机开始发送其它控制指令,而其它单片机不能往总线上发送任何信息,避免总线冲突。(四)RS232与RS485的区别RS232全双工通信接口,由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制定。计算机上的RS232接口常采用9引脚方式,常用串口有两个:COM1与COM2。特点:传输距离短,小于15M。原因:抗干扰差,在地线上的干扰被地吸收,而信号线上的干扰则传输到了CPU2。RS485:半双工特点:传输距离远。原因:信号发送前分成正、负两条线路,当达到接收端后再将信号相减还原,即使有干扰,两条信号线上的干扰相减就消除了。两种通信方式的比较如下表:干扰标准类别RS-232RS-485信号模式单点接入差动式接线方式9线/3线2线传输距离15M1200M传输速率115200bps10Mbps传输类型全双工半双工§3.5DMA控制器特点(与程序控制的data传送相比)传送data的路径不同:程控时必须经过CPU;DMA无须经过CPU。传送data的控制源不同:程控时以CPU为核心;DMA时以DMA控制器为核心。DMA的响应时间短:不用保护现场,无须有关等待时间。总线占用方式使CPU暂时放弃总线控制权的方式(三态总线技术)暂停CPU时钟脉冲,使CPU处于休眠状态。窃取CPU空闲时间的方式。DMAC的基本功能和结构基本功能(1)在接到I/O设备的DMA请求或软件DMA请求后能向CPU发出总线请求信号(2)当CPU发出总线响应信号后能接管总线控制权,进入DMA方式。(3)可发出地址信息,对存储器和I/O端口寻址,并能修改地址指针。(4)能发读/写控制信号(5)能决定传送的字节树,并判断DMA传送是否结束。(6)能发出DMA结束信号,释放总线,使CPU重新获得总线控制权。典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