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寒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实证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项目类别:重点项目主持人:陈佳赐团队成员:高嘉信、孙宏杰、彭思琪、陈颖、王超群指导老师:刘向华老师、姚壬元老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科研处制1目录一、前言…………………………………………………………………………………………1(一)研究背景…………………………………………………………………………1(二)现状分析…………………………………………………………………………2(三)选题意义……………………………………………………………………3(四)研究方案………………………………………………………………………5(五)国内外研究现状…………………………………………………………………7二、资料分析…………………………………………………………………………9(一)政策性农业保险概念……………………………………………………………9(二)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商业性农业保险区别………………………………………9(三)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论基础………………………………………………………10三、实证分析…………………………………………………………………………11(一)指标选择…………………………………………………………………………11(二)数据资料来源……………………………………………………………………13(三)模型构建…………………………………………………………………………14(四)结果分析…………………………………………………………………………17四、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存在问题分析……………………………………17(一)政府角度…………………………………………………………………………17(二)保险公司角度……………………………………………………………………18(三)农户角度…………………………………………………………………………192五、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借鉴………………………………………………20(一)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20(二)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经验及启示………………………………………………22六、对策………………………………………………………………………………………23(一)完善农业保险监管体系……………………………………………………………23(二)完善风险分散转移制度……………………………………………………………24(三)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力度………………………………………………24(四)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普及……………………………………………………25(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25七、总结………………………………………………………………………………………26八、参考资料…………………………………………………………………………………27附录……………………………………………………………………………………………29-1-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探究——基于武汉两区县调研及Logistic模型的实证分析陈佳赐、高嘉信、孙宏杰、陈颖、彭思琪、王超群①摘要:农业关乎国计民生,然而农业生产面临自然及市场双重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防灾止损的重要手段。湖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却屡遭困境,严重影响农业的发展。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选取武汉市两区实地调研,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结果分析——针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遭遇困境的现状进行探究,找出制约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积极借鉴美国、日本、印度诸国,以及我国吉林、黑龙江、浙江多省的先进模式经验,探讨完善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效率的对策,以进一步加快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开展,推动全省农业生产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关键词:湖北省;农业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Logistic模型一、前言(一)研究背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基础地位的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防范巨大的农业风险,缓解农户面临的“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稳定农户收入水平、增强农业恢复再生产能力,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于2007年启动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湖北的开展与深入,有关湖北农业保险的研究渐受重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指在政府扶持和财政补贴下,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补偿的一种保险制度。政府不仅参与宏观决策,而且介入微观经营管理活动,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提供补贴财政优惠措施以及行政便利措施,以保证制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农业保险是适应农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是人们对风险的防范和处理中的一种制度①陈佳赐,金工1101;高嘉信,金工1101;孙宏杰,金工1101;陈颖,保险1101;彭思琪,法1106;王超群,保险110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文杯”实证创新基金项目-2-安排和制度创新。在众多支持农业发展的手段之中,政策性农业保险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工具。中央逐年不断提高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比例,增加给予保费补贴的品种,扩大财政保费补贴区域范围。接下来的探究就将以此为背景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探究。(二)现状分析1、湖北省农业经济现状湖北是全国知名的农业大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淡水水产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作为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湖北农业发展较快。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达488.36亿斤,实现了“九年增”,襄阳市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个粮食产量过百亿斤的市;油菜总产45.31亿斤,油菜籽总产连续17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同样农民增收也实现“九连快”,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增幅,全省优质稻、棉花、油菜、蔬菜、水果、桑茶药等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全面推进,面积达到5000多万亩。猪、禽、奶牛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70%、80%、90%;新型规模化养殖场达到5.3万个,其中生猪万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达到539个,数量稳居全国第1位。2、湖北省主要农业风险湖北是全国农业大省,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猪生产基地,在保证我国粮食总量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地理条件,湖北饱受着冰雪冻害、低温阴雨、“倒春寒”、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困扰,受灾面积和损失程度逐年扩大。根据中国年鉴数据统计,1980年到2010年间湖北农业受灾面积占全国农业受灾面积的年均比重约为5.43%,农业成灾面积占全国农业成灾面积的年均比重约为5.53%。近三年来,由于自然灾害湖北省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近三年来湖北农作物受灾情况及种植业损失一览表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种植业损失主要受灾作物2009年4800万亩次166亿元小麦、马铃薯2010年5500万亩次206亿元水稻、小麦、棉花、蔬菜2011年5442.29万亩次136亿元水稻、小麦、油菜3、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现状自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对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预算安排力度不断加大,从2007年的21.5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97.06亿元,累计拨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362.1亿元,年-3-均增长高达45.8%,为“三农”事业提供风险保障逾1.5万亿元。但相比之下,湖北省省级和县市的财政投入却相对不足,财政补贴一直在低位徘徊。由此,湖北政策性农业保险出现了保险规模小、险种数量少、农业保险的赔付标准等情况,例如目前执行的农业保险方案中,水稻出险损失30%以上才开始按比例赔付,而且一亩水稻绝收后的最高保险赔付额不得超过200元,在全国各省份中赔付标准最低。在与安徽、四川、湖南等其他农业大省的比较中,我们发现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无论是在险种数量、保费规模上,还是在赔付标准上都已经处于落后位置。(三)选题意义1.理论意义政策性保险的研究,从农业保险这一较为薄弱的农村金融体系分支出发,分析当代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措施,从而在理论上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完善提供参考意见。项目研究对湖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和规范分析相结合,以实例出发从宏观上把握现代农村金融建设所需要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制度法律保障,分析在农业风险管理上逐步实现由传统的政府灾后救济向政策性农业保险过渡的可行性,为建立更加完善、健康、公正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意见。课题小组通过研究政府主导、商业参与的农业保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政府、商业双赢发展模式。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探究在农业保险中应如何有效的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加深对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和职能的认识。-4-2.现实意义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困境与解决路径开展探究的现实意义,可以从对农户个体、对农村建设以及社会效益三方面展开叙述:1、就农民个人而言,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转移和分散农户面临的自然和市场风险。从转移风险而言,投保人以较小的代价将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转嫁给保险人;从分散风险而言,保险有利于将受灾区的损失分散到非受灾区。其次,一旦大量农民投保,保险公司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必然会加强对农民的生产指导和病灾防范指导,从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产量,从而有利于增加农民纯收入。另外,通过保险有助于改变过去自然灾害发生后恢复生产时间长、效果差的困境,通过保险的补助和政府的共同支持,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2、就农村而言,政策性农业保险改善了农村农民的经济和信贷地位。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助于提高农民纯收入从而改善农民经济地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保障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过去由于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频发性限制了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的贷款和其他金融业务的发展,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这一窘境也有望得到改善。农业损失可以优先由保险机构赔付,减少了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必要性,同时一旦保险补偿金额有余额,可以优先偿还贷款。在总体上有利于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和完善,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3、就社会而言,可以有效防止农业经济的大幅度波动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保持农产品持续而稳定的供应。其次,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保险尤其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另外,有利于我国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周转和事业效率,通过政府财政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源资金向农业这方面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将政府补贴与商业保险公司运作结合,使得农业保险的运作更有效。-5-(四)研究方案1.研究方法(1)规范分析方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其理论基础,例如农业保险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以及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理论进行分析。(2)实证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应用Logistic二元离散选择模型,通过五个解释变量,对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主要是通过我们团队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得出的;部分数据是把国家和地方的统计局网站数据资源作为研究数据资料的来源。(3)比较分析方法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商业性农业保险进行比较区分,将国内其他省市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与湖北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以及国外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进行比较,得出湖北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启示。2.思路分析(1)个例与整体相结合在对农户调研过程中,我们小组前往武汉市新洲区和黄陂区对农户进行访谈调研。通过对个例选择的差异性以及整体的调研结果分析,全面反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需求上存在的问题。研究个体的最终目的是研究普遍的现象,以便客观充分的认识整体。整个调研活动结合了对个体与整体的研究,可以对课题研究内容获得更深的认识。(2)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理论上结合经济学、保险学、统计学、法学原理,综合不同学科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经济学角度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