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3节同步练习及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而思网校同步练习及解析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据此回答1~2题。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B.修建水库C.改进灌溉技术D.人工降雨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A.海水淡化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解析:开源是指开辟水源,主要包括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改进灌溉技术是属于节流措施。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成本太高,实施海水淡化不是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答案:1.C2.A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5%。据此回答3~4题。3.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A.人地矛盾B.人与科技的矛盾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D.人与发展的矛盾4.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A.大面积开垦荒地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控制人口增长D.提高人口素质解析:耕地资源短缺是近代社会出现的问题,随着人口的增长,非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占用了不少耕地,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所以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答案:3.A4.C5.(2011年华东六省市联考)下图是“我国的5个相邻省级地区的轮廓图”,图中数字表示该地区三类资源数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比较图中三个数据,说明该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2)①②工程的建设是缓解上述问题的对策之一,试比较两线路的主要差异。解析:第(1)题,图中数据显示该区水资源所占全国比重远小于人口、耕地所占全国比重,从而得出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特点。其原因可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第(2)题,①②两线分别为我国南水北调的中线和东线工程,其差异可从污染的程度、是否能自流以及工程量等方面加以比较。答案:(1)水资源短缺。降水量(径流量)较小,且主要集中于夏季(季节变化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浪费严重,水污染严重。学而思网校(2)①线水质较好,可自流。②线利用现有河道,工程量小。一、选择题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据此回答1~3题。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2.根据自然条件与用水需求等因素判断,下列四组国家中,水资源都非常紧缺的一组是()A.埃及、新加坡B.巴西、阿根廷C.英国、以色列D.美国、墨西哥3.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解析:第1题,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水资源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平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人们比较容易利用的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B正确。第2题,埃及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虽然降水丰富,但由于是岛国,面积狭小,可供储水的面积小,且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不足,所以A正确。第3题,澳大利亚东部地形为大分水岭,其东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所以澳大利亚采取东水西调来解决大分水岭西侧水资源不足的问题,D正确。答案:1.B2.A3.D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4~5题。4.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所带来的影响是()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B.科技含量减弱C.趋向机械化D.趋于自给自足5.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B.河川淤沙减少C.蒸发量减少D.洪水流量增加解析:第4题,“退耕还草”“退耕还林”,走多种经营之路,有利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提高。第5题,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答案:4.A5.B6.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技术②南水北调③黄河小浪底工程④农业节水灌溉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⑥限制用水量大的工业发展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解析:选A。可持续发展应该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又不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构成危害。大力开发海水淡化成本高,技术要求高。(2011年济宁联考)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7~9题。学而思网校.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①山地多,平原少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9.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垦草原②围湖造田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改善耕地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7题,我国面积广大,但是由于地貌复杂,山地多,平原少,耕地相对较少;我国经济发展快,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占用大量的耕地,使本就不足的耕地进一步减少;我国人口净增加多,人均耕地更显得不足。而高产稳产田少是表示耕地的质量不高,而不是数量不足。④是仅说了东部地区,不代表全国,与题干不符。第8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根据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加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耕地占用多,后备土地资源少的现状,必须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耕地减少趋势。第9题,为保证粮食自给,应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答案:7.B8.D9.C二、综合题10.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材料2: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2002年12月27日,东线开工。(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A自然原因____________;B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而思网校(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的方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4)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自________运河至________(城市)。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自________水库至________(城市)。C西线调水路线:________江和________江至________河。(5)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解析:资源问题要从“供”“需”两个方面去思考。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平衡。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从全国来看,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紧张。解决水资源问题有多种措施,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必须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建设中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水的大型跨流域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这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5%。答案:(1)华北地区径流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展迅速,人口密度大,水污染、浪费严重,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设施(2)南水北调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3)水循环水平衡引滦入津引黄济青(4)京杭天津丹江口北京金沙雅砻黄(5)有效地拉动内需;并开拓传统产业市场,又可以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加后劲,促进经济良性循环。1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材料2:农业部发文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材料3: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材料。地区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M23.5%16.7%3.2%3.4%34.5%N6.3%25.5%0.7%14.6%18.6%(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3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____减少,________增加。(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5)保护该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学而思网校解析:第(1)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及河流形状,可以判断出M为河套平原,N为宁夏平原,两者均被誉为“塞外江南”。第(2)题,“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从材料2中可以直接得出结论。第(3)题,从材料3中可以看出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后土壤水分、土壤有机质、大气水分都有了明显增加,而大气悬浮质明显减少。第(4)(5)两题,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实际及材料进行解答。答案:(1)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塞外江南(2)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秸秆还田(3)水分有机质悬浮质水分(4)土地沙化;因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使黄河流量减少;土壤盐碱化。提高了土壤的墒情;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吹走,增加大气降水几率。(5)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灌溉,提倡喷灌、滴灌。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6月25日是我国第二十个“土地日”,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材料1:我国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千公顷)。年份全国耕地面积年内减少面积AB农业结构调整灾毁1999129205.5394.6205.3134.7107.12001127615.8590.7163.730.6108.32003123392.22237.3229.150.4364.12005122082.7390.4138.753.512.3材料2:2005年,我国东、中、西部耕地面积分别净减少364.3万亩、50.6万亩、127.5万亩,分别占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