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方面:(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2)了解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3)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和历史意义。2.思想教育方面:(1)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和辛亥革命的过程的学习,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中的仁人志士为了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不屈不挠的英勇献身精神。(2)培养学生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民族独立意识。(3)通过讲述辛亥革命的发生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说明这场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必然,以说到辛亥革命的胜利是历史上的巨变,但是最终失败说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不能救中国,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3.能力培养方面: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分析资产阶级革命、认识资产阶级革命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中华民族前途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2)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3)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意义2.教学难点(1)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局限(2)辛亥革命的意义课时分配约用3节课完成教学任务主要内容: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严重,与此同时,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加强了对华侵略,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是也激发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成为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动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华利益,加紧对华输出资本,掠夺通商和路矿利权,与此同时伸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各帝国主义的激烈角逐,导致矛盾逐渐尖锐化,这种矛盾的激化集中体现在日俄战争的爆发上。1900年,沙俄出兵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退兵,妄图在东北推行“黄俄罗斯”计划,这与日本夺取中国东北的侵略政策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1904年2月6日,日本向驻扎在旅顺的俄国军舰发动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这场为了争夺中国领土的战争竟然实在中国的领土上进行,清政府除了划出“交战区”外,还要严守局外中立。在美国的调停下,1905年9月,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重新划分了在中国的利益,战争结束。在战争期间,英国在西藏燃起战火,德国也将炮舰驶入长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为了支付巨额赔款等,清政府的开支激增4倍多,清朝末几年,各种旧税被追加数次并巧立名目增设新税,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外反动派的重压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们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从1902年到1911年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一些运动中,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主要角色。20世纪初,各地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1903年上半年,在上海等地和日本留学生中间的“拒法运动”和“拒俄运动”;1905年的因为美国迫害华侨,通过排华法案而引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从1903年开始的各省人民为了反对帝国注意控制我国铁路、矿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名义上是借外债修建,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对这些爱国运动的镇压,使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认识到,救国要首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些反抗斗争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和迅速发展。说明,随着晚清政局的演变,人民群众已经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了。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辛丑条约》签订后,标志着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敌的念头。西方列强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加紧控制清政府:政治上通过驻华使节直接控制清政府,把持很多重要的部门,甚至很多外国人进入地方衙门供职;经济上通过对华资本输出把持中国的铁路矿山和财政金融,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军事上通过使馆驻兵,和在北京附近铁路沿线的驻军,置清政府于军事监督之下,使中国进一步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派系并欺骗人民,1901年4月成立了督办政务处,就发布了“罪己诏”和宣布实行“新政”。清末立宪活动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但是由于政治制度改革的滞后,很多新政改革流于一纸空文。1906年,为了抵制各地愈演愈烈的革命风暴,西太后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咨政院,地方设立咨议局,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但又规定9年的预备立宪期,23条中共有14条是维护君上的权力的。1911年5月组织了“责任内阁”,但大部分内阁成员由皇族组成,13名内阁中满人9名、皇族7人。“皇族内阁”遭到立宪派和一些汉族地主的不满和反对,所谓“立宪”骗局至此完全戳穿。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矛盾尖锐而分崩离析。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孙中山形容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的腐朽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到:“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据统计,1895年至1911年间,新设立的资本额超过万元的民族资本厂矿达800家,资本额超1.6亿元。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的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逼出来的。中国革命的许多先驱早年也曾尝试采取和平手段来推进中国的变革与进步。189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向李鸿章上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等等。李鸿章并没有重视其意见,而在北上途中,发现清朝的腐败比以前了解的严重得多,这时,他确信:“和平方法、无可复施”,决心以革命的方法推翻清朝的统治。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第二年策划在广州武装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1904年,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指出:“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1903年到1904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1906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并选择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方式,这也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进入20世纪后,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伴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2)组织成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最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3)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20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7月30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在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同盟会的成立,基本结束了革命小团体分散斗争的局面,一定意义上统一了各地革命的步调。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归结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其主要内容为: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即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中国。孙中山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陷入“外邦逼之”的境地,主要原因就是腐朽的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人民与清朝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的焦点。民族主义的提出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土崩瓦解。2、民权主义内容是“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是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孙中山在《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把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起来,指出“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是民族主义,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要把他分两次去做。”并且在《军政府宣言》中勾画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3、民生主义内容是“平均地权”,即进行社会革命。孙中山对劳动人民有着深切的同情,对世界潮流也有敏锐的观察,他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后认为,西方国家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弊端和毛病,根本原因在于未能解决土地问题,为了防止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在政治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社会问题,孙中山认为国家应该核定地价,逐步由国家向地主收买土地,平均地权,从而使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功于一役”。孙中山试图用“平均地权”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客观上打击了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4、对三民主义的评价:1、“三民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纲领,在与改良派的斗争中,在动员和组织群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起到了巨大作用。2、“三民主义”是个不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但是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在同盟会的对外宣言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订立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主张打倒满族统治者,却没有把地主阶级作为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这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后来旧官僚进入革命内部;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但又缺乏使农民获得土地的具体内容,不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就不能真正地领导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把反封建的斗争进行到底,更不能把民主革命引向胜利。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纲领的提出,团结和发展了革命力量,使中国革命有了一个领导核心和统一的指导思想,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预示着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但是同盟会的成员对纲领态度并不一致,而且在组织方面,本部和地方分会之间始终缺乏紧密有效的联系,内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派系斗争,为日后的革命运动发展留下了隐患。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