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讲基础实验专题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的Cu2O沉淀。如:葡萄糖+2Cu2++4OH—加热葡萄糖酸+Cu2O↓(砖红色)+H2O即Cu2+被还原成Cu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一、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2、盐酸的作用。实验四: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进行实验的原因:。实验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原理:1、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健那绿染液能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通过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实验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通过渗透作用;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而原生质层性较,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实验七: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根据酶的专一性,可知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实验八: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但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实验九: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右图)最宽:;最窄:;相邻色素带最近:和;相邻色素带最远:和。2考点提示:1、二氧化硅:;碳酸钙:;丙酮:。2、扩散最快的是(橙黄色),扩散最慢的是(黄绿色)。3、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4、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5、研磨要迅速、充分。a.因为丙酮容易挥发;b.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c.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被破坏。实验十: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实验原理: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考点提示:1、细胞为什么要分裂?或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答:(1)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营养吸收与废物排出)以保证细胞正常生命代谢需要。(2)保证适宜的核质关系,使细胞质能在细胞核的控制范围内。2、卵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因为它含有许多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卵黄,而使细胞体积增大了许多倍。但卵细胞一般与外界交换物质少,故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特殊。实验十一: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原理: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方法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方法时间目的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3-5min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染色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min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实验十二:性状分离的模拟实验原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受精作用时,比例相等的两种雌配子与比例相等的两种雄配子随机结合,机会均等。随机结合的结果是后代的基因型有三种;其比为1:2:1,表现型有两种,其比为3:1。实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实验十四: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3实验原理: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方法步骤:1、剪取根尖约0.5—1cm,放人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2、取固定好的根尖,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实验十五: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目的要求: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Na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后,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实验十六: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原理:适宜的浓度的NAA溶液促进迎春条插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方法步骤: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实验十七: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①逐个计数,②估算:样方法(双子叶植物、昆虫);标志重捕法(动物)1、样方法:①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②双子叶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为lm×lm;③常用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2、标志重捕法:①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②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设该种群数量为N,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量M,第二次捕获数量为n,其中有标志m,N:M=n:m考点提示: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植物正好长在边线上,应如何统计?答:只计算该样方相邻的两条边上的植物的数目。实验十八: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实验十九: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步骤: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四、考点提示:1、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而不适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3、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实验二十: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实验原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缸。总结:特定颜色反应实验:4被鉴别的物质或结构试剂颜色反应条件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DNARNA线粒体CO2乙醇染色质死细胞DNA的鉴别二苯胺【巩固练习】1.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视野中观察到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不能据此判断该细胞正在失水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提取液中溶解度最低C.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口腔上皮细胞,并且细胞保持生物活性D.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2、将制作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细胞核被染成深色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B.细胞膜内陷的细胞处于末期C.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细胞处于后期D.不同时期细胞数目的多少反映不同时期经历时间的长短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现象、技术或方法等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B.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片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更佳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色素呈黄色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须要使用显微镜,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4.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A.脂肪鉴定:切取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5.下列哪一项试剂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是相同的()A.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的作用B.酒精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中的作用C.蒸馏水在“提取纯净的动物细胞膜”和“观察叶绿体”中的作用D.CuSO4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中的作用6.下列课本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镜检B.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C.在观察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散开来D.酒精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两实验中的作用相同7.下列关于实验或实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实验结果或作用A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卡诺氏液起固定细胞形态作用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正常奶粉样液先加1mLA液摇匀后加1mLB液,产生紫色反应C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染色后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加倍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健那绿染色后,高倍镜下观察到绿色的线粒体8.某同学为了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如表所示。5abcde来源猪血马肝蛙表皮棉花霉菌水溶性+-+-+灰分+-+--染色反应甲基绿溶液--+--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下列对a~e推断最合理的是()。A.血红蛋白、脂质、染色质、纤维素、蛋白质B.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