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宋明理学》学案【学习目标】1、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2、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学习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内容。【学习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历史地位。【自主探究】:一: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三教合一)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的传播,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2、隋唐时期,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出现的社会潮流。3、为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二、宋明理学的兴起发展1、什么是理学?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在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的义理,从而建立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称之为“理学”。(“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理解)2、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2)主要思想观点:A、认为是世界的本原B、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主张通过的方法去把握“理”3)程朱理学的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适应了的需要,以后成为官方哲学。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明朝:2)主要思想主张A、陆九渊:a、“心即也”;b、“宇宙便是吾心,”天地万物都在心中;c、可得到天理。B、王阳明:a、“”、“”b、“致良知”“”三、评价:1、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3、积极作用: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要点透析:】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心即理也”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表现形式,都继承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积极影响【定时训练】1.魏晋隋唐时期,关于佛教、道教、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压制,无从发展B.佛教与儒学完全对立2C.道教在民间广泛传播,主张“排儒”D.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2.儒家学派产生后,通过不断吸收其他学说的养分,在后世得以不断发展、更新。儒学曾经向哪些思想派别学习()①法家②阴阳五行家③道教④佛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程颢、程颐的主要思想包括()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②“人伦者,天理也”③“知行合一”④“格物致知”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4.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吸收其()A.仁政思想B.伦理道德C.唯物主义D.佛道教义5.“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D.上天的意志6.右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7.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B.确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8.“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禅宗这一理论类似的是()A.道家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的“心”学D.格物之学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孔孟之学B.老庄之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10.2004年8月,有人在网上发表了《程朱理学流毒无穷》一文,认为中国悲哀的原因在于出现了朱熹和二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评论着眼于二程和朱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B.此说法有失偏颇和浅薄,没有去辩证的客观评价C.这种观点是正确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进步之处D.我们应该批判的继承程朱理学思想11.材料辨析题11、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2、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3、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A.道教思想融入儒学B.佛教思想融入儒学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教、道教思想阐释儒学14、(2007年江苏卷)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家”、“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现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3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学习目标】1.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难点】重点:明清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背景及其实质。【自主学习】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经济:在江南一带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3)思想:道学家把奉为神圣。2.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认为是非标准依照变化而变化,反对以的是非为标准。(3)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3.特点①离经叛道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期的要求。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主张(1)对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的民主思想。2.影响:他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制度,对以后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思想主张(1)形成了的思想。(2)主张到中求真知,力求解决的现实问题。著有《》。3.影响:顾炎武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学风的先河。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主张(1)认为世界是的,一切事物都是的实体。(2)物质是不断的,其发展变化有可循。(3)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都是可以认识的。(4)认为是相对的,是绝对的,具有思想。2.影响:启示了近代人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问题探究】一:共同的生活背景:二: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三: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4【总结与升华】1、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阶段。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是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2、对儒家思想的演变脉络作简短小结: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基础巩固】1.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以判断,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A.利己主义B.仁爱精神C.尊重个性D.个人主义2.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对二者的评价正确的是()A.都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要求B.前者反动,后者进步C.都具有民主色彩D.都有利于封建统治3.“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5.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B.指出了古代地方制度的缺陷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7.“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B.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C.历史记述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D.《资治通鉴》史学研究价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