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笔算乘法(进位)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1、2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过程与方法:正确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在笔算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化归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教学准备:习题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二、探讨计算方法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2、组织交流。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3、师生评议。(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3)重点评议笔算。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三、练习1、尝试练习。用竖式计算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2、完成练习十六第1、2题。四、总结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4课时笔算乘法的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练习法教学准备:习题卡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40×2060×2080×40400×7012×3012×4044×20230×270×311×400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23×3133×3143×1211×2523×3454×1339×2717×28(1)学生笔算。(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4、正误辩析: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二、解决问题: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4)集体讲评。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三、综合练习: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四、学习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整理和复习整理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要求: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3、把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复习过程: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1.请学生把书本从58页看到69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2.在四人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互相补充。3.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二、练习1、口算练习:20×6090×3080×8015×20700×3080×4050×70400×20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2、估算练习:42×1839×1157×2842×1263×47你是怎么估算的?能有几种方法?3、笔算:(练习十七第2题)4、解决问题:练习十七(3、4)(1)读题后学生独立思考,这两道题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2)小组讨论:你选择什么方法做,为什么?(3)汇报: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4)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把题目的意思弄明白在去做。三、学习总结:1、在这一单元中你学会了什么?2、给自己这个单元的学习态度和收获作个评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面积教材简介: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单元主要内容凶手: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算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建议:1、变概念的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2、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3、让学生探究,主动获取结论。4、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课时安排: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长方形面积计算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公顷平方千米7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面积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是学生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比较法教学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大?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国际上规定好的方块叫做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4)认识面积单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5)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形成大小概念。①各自比比,那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②同桌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③出示1平方米的纸,估计一下能站上多少个同学?④找一找,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巩固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3、设计比赛(回家完成)你还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有趣的图形吗?要求:(1)图案面积都是5平方厘米。(2)给自己设计的图案起个名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对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找出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不同点,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含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作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法教学准备:准备测量工具和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名称,分别指出各自的周长,面积。(2)计算周长常用哪些单位?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分米、1米各有多长。正方形、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叫做他们的周长。厘米、分米、米都是计算长度用的单位,叫长度单位。(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多大?二、新课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多了“平方”两字,但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计量单位。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观察、比较课本第74页例1图形,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汇报,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体验1厘米是指线段的长度,1平方厘米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1平方厘米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请生自己先在纸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然后比较,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3、谁能说说1米和1平方米有什么区别?请生用手势比划1米和1平方米。三、巩固1、(出示物体或图形)正确选择用长度单位还是面积单位?(1)测量这根绳子有多长用什么单位?(2)测量这个长方形有多大用什么单位?测量它的宽呢?测量它的周长呢?(3)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用什么做单位?(4)测量讲台桌有多高用什么单位?2、选择合适单位填空课本第76页第4题。3、估一估、摆一摆:课本第75第2题4、课本第76第3题(独立完成后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四、本课小结跟小组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3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实践法教学准备: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2、面积和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3)汇报结果二、新课1、导入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2、猜想请仔细观察刚才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长是多少?沿宽边摆了几个?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