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目标解读当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影响到中国。在中国,第一位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李大钊。他发表了《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发表文章、创办报刊、成立社团、翻译书籍等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逐渐分化,以胡适和李大钊为代表的两个阵营,掀起了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这场论战以及之后出现的工人运动、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重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难点“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课堂大检查一、单项选择题:1、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是A、陈独秀B、胡适C、毛泽东D、李大钊2、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A、宣传科学、民主B、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C、宣传马克思主义D、宣传新三民主义3、下列图中的两位代表人物,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分道扬镳。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胡适李大钊A、李大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B、新文化运动前期,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C、二者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不同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文化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5、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的优点在于A、理论比较系统全面B、与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相结合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知识分子起了桥梁作用6、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其主要活动是A、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C、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论战D、领导工人武装起义7、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说法不正确的是A、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流B、与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D、《每周评论》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8、近代前期,新旧思想进行过几次激烈论战,其结果是新思想流传日广,旧思想的信仰者日减,其根本原因是A、新思想是正确的,旧思想是错误的B、新思想顺应了历史潮流,旧思想违背了历史潮流C、新思想符合中国国情,旧思想不符合中国国情D、新思想所代表的阶级人数多,旧思想所代表的阶级人数少9.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在中国传播开来并成为新思潮的主流,直接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五四运动冲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前期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10.“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A.社会主义与反社会主义之争B.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争C.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之争D、马克思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11、五四运动后,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些人包括①毛泽东②胡适③邓中夏④周恩来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12、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现在A、上海B.北京C.广州D.长沙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问题与主义》材料三第一要认定我们的地位。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到了这个时候,甚么昏雾黑霾都要开了,甚么地狱监牢都要破了,甚么阶级束缚都要除了。这个潮流,比天上流来的黄河水,还要利害,还要迅速。任他甚么人,不会能撑住这个黄河水,不会能塞住他,使他从地下倒流上天去。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不是工人,就不能站在工人的社会里──工人中国里──工人的世界里。我们会要赶他离开地面,到天上去讨生活。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我们可是要这点了解吗?──《一个工人的宣言》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中的“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什么事情?“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什么曙光?(2)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作者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3)材料三中提到的工人阶级是在什么事件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的?材料中的“潮流”指的是什么潮流?材料三与材料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14、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入中国的?又怎样传播开来?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综合二级跳一、单项选择题1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学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爆发B、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D、五四运动的爆发16、中国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潮流更迭快,冲突剧烈说明了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多种新的政治力量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③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国内政治统治黑暗④这些思想潮流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和“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上都是A、革命与改良之争B、资产阶级内部之争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争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从之争18、下列哪些刊物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贡献①②③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有①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②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③李大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④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论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①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信含;②根据亲身实践,审慎思考而抉择;③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所吸引()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C、①②③全正确D、①②③全不正确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青年们,认清过往的过程,决定未来的去向……艰难的国运,必然产生雄健的国民……创造青春的中国,青春的世界!……”——李大钊材料2“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是进化途中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选自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请回答:(1)站在李大钊的时代,当时的青年该怎样“认清过往的过程,决定未来的去向”?(2)当时“艰难的国运”是怎样“艰难”的?又产生了怎样“雄健的国民”?他们为“创造青春的中国”做了什么?(3)李大钊所说的“新纪元”,“这种潮流”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新纪元的创造是艰难的”?又是“只能迎不可拒的”?联系今天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2、中国近代历上出现了哪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试简要比较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异同点。探究延伸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个德国人说过,五十岁以下的人说他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定是欺人之谈。因为马克思的书卷帙浩繁,学理深晦。他那名著《资本论》三卷,合计两千一百三十五页,其中第一卷是马氏生存时刊行的,第二、第三卷是马氏死后他的朋友昂格思替他刊行的。这第一卷和第二、三两卷中间,难免有些冲突矛盾的地方,马氏的书本来难解,添上这一层越发难解了。加以他的遗著未曾刊行的还有很多,拼上半生的工夫来研究马克思,也不过仅能就他已刊的著书中,把他反复陈述的主张得个要领,究不能算是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我平素对于马氏的学说没有什么研究,今天硬想谈“马克思主义”已经是僭越的很。但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若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误解。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极其贫弱,而自一九一八年马克思诞生百年纪念以来,各国学者研究他的兴味复活,批评介绍他的很多。我们把这些零碎的资料,稍加整理,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吾信这也不是绝无裨益的事。23、收集有关资料,以“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知识坊1、从科举到革命的陈独秀陈独秀性格刚强、果敢、坚毅。章士钊曾说他如“不羁之马,奋力驰去”,具有“不峻之坂弗上,回头之草不啮”的拚搏精神及勇气。小时候,陈独秀挨祖父的打,总是“无论如何毒打,总一声不哭”,气得祖父经常骂:“这个小东西,将来长大成人不定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凶狠强盗,真是家门不幸。”陈独秀还极富同情心。他曾在自传中说,我“不怕打、不怕杀,只怕人对我哭,尤其是妇人哭”。陈独秀的母亲查氏望子成龙心切,希望他考个举人,看到儿子常因读书和祖父、塾师闹别扭,常忧伤地对他说:“小儿,你务必好好用心读书,将来书读好了,中个举人替你父亲争口气。你的父亲读书一生,未曾考中举人,是他生前一桩恨事!”陈独秀自幼丧父,母亲很爱他,他也很爱母亲。母亲的言谈举止、喜怒哀乐都对他产生很大影响。为不使母亲悲伤。1896年,陈独秀不抱希望地去参加县府考试,以为会名落孙山,以向母亲证明自己的确不是料子。结果却出人意料,面对“什么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答题”,陈独秀不管三七二十一,用“文选”上所有的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谬的古文,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一篇皇皇大文,但那篇连自己也不知道写了些什么的文章竟在院试中获得第一名秀才,喜讯传来,母亲喜上眉梢。陈独秀为自己能给母亲带来高兴而感到慰藉。院试后,查氏命陈独秀准备参加次年的乡试。通过院试使陈独秀更加鄙薄科举,但母命难违,还是违心“用功读书”,勉强研究八股文,准备考试。1897年夏,陈独秀带着母亲的重望与期待,来到南京,这位少年第一次目睹大世界,带着好奇心去感受。南京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思维的灵感剧烈地冲击着那颗早已厌恶科举仕途,仅仅为着让母亲高兴而来应试的心。理智终于战胜情感,他不能再听从母亲了,于是他转向康梁派。江南乡试是陈独秀一生第一次重大转机,科举在他心目中寿终正寝,救国、维新在他思想中迅速酝酿。从此,陈独秀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他开始忧国忧民。历史也为这位后来对中国革命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的重要思想转变写下重重的一笔。2、党的生日的由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辰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呢?为什么7月1日成了党的诞辰纪念日呢?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以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条件组织统一的活动来纪念党的生日。直至1936年当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以表示对党的诞生的纪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