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信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理性与信仰1.解读理性1.1理性概念的起源1.1.1理性的原初定义希腊哲学提出“逻各斯”,意味着对理性思维认识的开始。而该“逻各斯”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即构成一切事物的能动性力量;二是指自然法则,是各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统一性。古希腊人使用“理性”这个词的最初目的是相对世界的构成给出本体论解释。无论他们把世界的本原看作什么,他们都认为,这种被看成本原的“存在者”既是形成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和动力,也是形成人类灵魂的单元和动力。也就是说,“理性”是构成世界和人的基本单元和能动性力量。所以,就理性的原初定义来说,“理性”就是本原,而“本原”也就是理性,两者其实是不分的,这样人和自然具有共同的理性。1.1.2柏拉图的理性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柏拉图使用“理性”一词来指称人的能力。这种能力指的不是人的一般能力,而是特指一种能看见“理念(idea)”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心灵的一种能力,它能够接触事物“真正的实体”,即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之物。当然,柏拉图有时也用“理性”表达真理,而其用来表达真理的词语就是“逻各斯”。从这个意义上说,“逻各斯”指的就是理性,同时也是真理,理性和真理直接统一了。1.1.3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概念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事物发生原因的探求。在《形而上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从本体论的角度对自然界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以“四因素说”作为自己解释世界的依据。“四因素说”可以看成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内容。因此,要理解亚里士多德的理性概念就必须与他对事物发生原因的解释联系起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运动必然有其“第一因”,这个原因作为起源引发了万物的运动,而这个“第一因”就是世界形成的终极因。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第一动者”是“至善”,这种善吸引了其他的事物,引起了具体事物的运动。根据第一动者自身的特点,它是时间现在的、主动的、永恒运动的、纯粹形式的存在物。经过这样的解释,“第一动者”就不仅充当了世界运动的动力因,而且也充当了世界运动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解释世界的时候,并没有多提理性的概念。也就是说,他并没有以“理性”作为世界的本原,来解释自然中所发生的一切。而关于理性的含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理性(心)若仅为潜能而不是思想活动,这就得设想不息的延续活动应于理性为疲劳;第二,这就显然需要有较理性更为宝贵的事物以为理性之所思想。这就很明确的表明,理性必然是一种“思想活动”而且思想活动必然需要有其他对象以便思想。1.2理性概念的演变1.2.1传统理性的确立古希腊哲学是传统理性的典型。在人类思想史上最先以自觉的方式确立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米利都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理性精神的开始;赫拉克利特在不断变化的现象世界中,找到了永恒不变的“逻各斯”;苏格拉底的格言“理性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充分体现了冲高的传统理性精神;柏拉图则构建起了整个世界本体的“理念”王国;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则将传统理性推向了高潮。可以说,古希腊哲学在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层面上,确立起了作为万物内在结构和根据的传统理性。古希腊哲学家的基本思想中都有一种朴素的理性思想,即力图超越感性世界,通过心灵的思辨去把握理性概念,从而追求一种普遍共性、普遍原则和精神。在传统理性中,理性是浑然一起的,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其思想中体现着对价值的追求,一种人为之人的内在确定性。古希腊传统理性中对理性的高度张扬,既支撑了古希腊的灿烂古代文明,为中世纪之后的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确立奠定了理性基础。1.2.2现代理性的形成西方中世纪,理性屈服于神学,而到文艺复兴时期,理性又重新开始大放异彩。通过宗教改革,人们的思考方式从“出世”转到了“入世”。而在后续的启蒙运动中,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推动着现代理性的形成和确立。现代理性发端于中世纪的解体,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试验科学共同汇成了现代理性化、世俗化的历史进程。现代理性以抽象性、先验性和强调人的个体化为基本内涵,将理性看作是永恒不变的、工具性的、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同一性的确证。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技术占领了现代人的生活,也使现代理性更加体现为只是理性、科学理性、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这种包含着绝对意识内核的现代理性,将理性的手段转变为判断行为承购与否的标准。1.2.3后现代主义对理性的反思19世界末20世纪初,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逐渐意识到以改造自然、满足人类需要为宗旨的科学技术虽然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但人也逐渐被技术所控制。同时人的生存目的、社会责任、人类整体与个体的命运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面对这一人类生存自我相关的、深层的生存困境,哲学家们开始了对现代理性的全面反思。这些反思使人们从传统理性和现代理性的理性至上思维中跳出,意识到理性不再片面表征人的本质力量,而是转变成可以束缚、奴役人的技术恶魔。人们的逐渐反思也认识到理性是一种时代性、历史的、动态的文化符号,每一种理性都体现着响应时代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内在精神。1.3理性的哲学角度分析1.3.1存在论中的理性在存在论的意义上,理性或与物质相对应,或与动物性相对应,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实体,这种实体具有非凡的特质。人与自然界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人具有“理性”。这种意义上的理性,一般说来是与唯心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认为有一个独立存在着的精神实体理念、灵魂、心灵或者绝对精神存在。现在,一般把理性视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性存在。人们普遍认为,理性只是人的身体特别是大脑的机能。1.3.2认识论中的理性在认识论意义上,理性主要是指人所特有的超越一切动物水平之上的认识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总和。经验主义者把人的理性能力视为感觉能力的复合。唯理论者认为理性主要指人类认识世界和获得知识时依赖理论推论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就这种意义来看,理性是指人类拥有的一种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人的大脑所具有的形成概念,利用概念之间的联系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1.3.3价值论中的理性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人们还希望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样,人们就必须为自己设立一定的理想目标,并由此引入了善恶、美丑、好坏等等的评价尺度。在价值论中,人们对价值的追求就是理性的引导。2.解读信仰2.1信仰的本质特征2.1.1信仰是个体自我意识性与社会物质性特征的结合信仰首先是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感觉,是人类在历经千万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人自身的生存背景、生存意义、生存条件的意识和追求。“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信仰正是人类在追求普遍存在状况下对于自身发展的探寻,是对于人自我意识的价值的坚信和敬仰,包括对于自我命运和前途的关注。总的来说,信仰是自我意识中的价值意识,一个具有信仰的人肯定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没有自我意识,是无所谓信仰的。从根本上说,人作为有生命的存在,这些个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为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这样,依据唯物史观的思想逻辑就可以明确的推断:第一、信仰作为人特有的思想意识,它的产生式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离开人的存在、人的活动谈信仰是没有意义的;第二,信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就像意识一样,是社会的产物。2.1.2信仰具有超越性人需要一种精神作为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首先表现为一种不满足当下的存在状态,永远想要超越,永远想要突破人的有限存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种面对困难挫折的态度,即使人生有危难和失败,也会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信仰正是一种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超越匮乏追求完满、超越偶然追求确定,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活动。人有了信仰就有了对于生命意义的认同和满足感,找到自己和生命的安全感。一直以来,人类始终无法摆脱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于生老病死的畏惧,这种压力贯穿着人类生命的始终,其沉重程度让人难以负累,为了寻求心灵的安慰和解脱,人民会用各种的信仰来满足自己生命需要。2.1.3信仰是对信仰对象的极度信服通常来说,一个信仰应该是通过理性的理解、认同然后确信的过程,这的确是新的基础,但是如果要达到“仰”的高度,就必须为信仰的“终极存在”找到一个价值图式,突破因果链之外的无任何理由的追随和信奉。信仰的产生是没有充分的客观依据的,如果承认判断的正确性从主观上有充分的证据,但是在客观上却认为不充分,那就是信仰,而如果主观和客观都能够验证判断的,那就是知识了。信仰的信服性不等于其是反逻辑的,不同的信仰之间其理性成分和情感因素的比例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神秘主义的色彩越浓厚,唯心主义的倾向越强烈,这一类的信仰的可证性就越小。2.2信仰的社会价值信仰过程是人追求精神家园的过程,它既在人生实践过程中指引着人的生命方向,同时又在客观生活中渗透于人的生活方式,在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协调人的生存与发展。信仰的巨大价值体现在人的生活实践当中。2.2.1信仰具有人格塑造作用人格是人的气质、性格、能力的综合,是人的自主性、能动性、自为性的结合。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使人成为活动的驱动者和发动者,并作为控制、调解、支配整个活动的主导力量参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存在和运动,人格形成于对于自然基础的认识、理解、利用,在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下,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培养。信仰所具有的目的性和指向性是人格具有了动态进步的可能,在人格塑造上提供了内驱力,信仰规定着人格发展的方向和结果,并同时决定着人作为主体对于现实生活的活动手段和客体的选择。信仰这种的这种内部的能动性,使人格的发展具有了明确的自觉性。虽然人格受人自身的肉体条件和外在物质条件的影响,但是人格所外化初的力量不仅仅限于人的纯生理上的需要,而是超越于动物性本能的表现,最后达到一种求真、向善、崇美的自我实现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信仰的目的性和超越性使人格得到了不断的升华和改善。2.2.2信仰具有社会调解功能信仰对社会有一定的调节控制功能,但信仰的调解是一种软性控制,不能用强制性的手段来实现,可以通过引导和扶持来实现。信仰总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时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折射,因此信仰不能脱离历史条件而存在,在信仰中所抽象出来的价值判断,不可能脱离人的主体性而存在,又曲折地体现出人追求和探寻课题世界的尝试和努力。由此可见,信仰并不只是个人的信仰和主观的意识,同时也必然会转化成为一种客观的实在物,进而实现社会化和制度化。而信仰的精神作为一个普遍的精神,指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和价值观孕育,个人的信仰要求会逐渐向整个信仰团队靠拢,保持一致性。在这过程中,个人信仰有可能与社会信仰处于背离甚至对抗中。但社会信仰也内蕴着超越自身、指向完善的未来趋势。一方面,个人信仰会通过对于社会整体信仰的方向加以反思或认同或妥协或敌视,但个人信仰总会通过自我设计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而对整体的社会信仰有接受或反对的态度立场表达,在这两者的互动中就形成了相应的社会调节过程。2.2.3信仰能够产生社会认同作用从社会学的角度讲,认同就是对于某种社会现象,某种行事做法的认可和赞同,通过认同可以达到综合社会机制的作用,可以达到凝聚社会力量,使人做出理性选择的作用。人的认同行为时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紧密关联的,人的社会交往都带有目的性并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模式,纳入一定的秩序范围内,这就构成了认同存在的必然性。认同是一种具有文化特质和社会心理调适的社会群体的组合,该组合群体共同的特征和相似性必然与其他的组合群体不同。在这个组合当中,人民必定要寻找自己在其中所处的为之和身份,就会有一种核心的思想体系作为导向,会对于某种信仰体系予以悦纳和接受。可以说,信仰对于认同的引领作用突出而明显。2.3信仰存在的形态从信仰概念的本体意义出发,祛除对于社会制度和某种理论学科的信仰,从人安身立命的生活信仰出发,将信仰划分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三个大的核心部类。2.3.1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的界定,学者是持不同意见的,这些观点都是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某个角度出发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该说,这些观点都在一定层面上概况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