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20个常见的)(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言文阅读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今年的考查难度有加大的趋势。《考试大纲》对考查内容进行了细化。命题规律1.考查内容:①从选材上看,以人物传记为主,如2012年课标卷《宋史•萧燧传》、全国卷《宋史•郭浩传》、北京卷《文宪集•李疑传》、上海卷《汉书•卜式传》、山东卷《后汉书•阴兴传》等;兼及其他文体,如湖北卷《世说新语》、天津卷《小仓山房文集》、重庆卷《战马记》、安徽卷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浙江卷《与荆南乐秀才书》等。②主要考查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内容概括分析、翻译、是必考题2012年17套卷子均考,而湖北卷断句题是这几年新出现的。考生需注意试题的走向变化。2.考查形式:实词理解、虚词理解、筛选信息、概括分析为选择题,句子翻译是客观题,断句也是客观题可能就是选文中,也可能是另外文章的选段。选择题每个3分,翻译题一般10分,断句题3分。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古文选材情况如下:地区选材考点分布赋分全国卷节选自《宋史•郭浩传》实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翻译19分(翻译10分)新课标卷节选自《宋史•萧燧传》实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翻译19分(翻译10分)北京卷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实词、虚词、翻译、理解分析12分上海卷选自《汉书•卜式传》实词、虚词、分析、概括文意。翻译、17分天津卷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20分(翻译8分)重庆卷《战马记》【明】罗洪先实词、筛选信息、概括分析、翻译19分(翻译7分,断句3分)山东卷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22分(翻译10分)江苏卷选自《苏辙集》,有删节实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19分(翻译10分)江西卷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实词、虚词、筛选信息、翻译21分(翻译12分)安徽卷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实词、虚词、分析概括、翻译19分(翻译10分)福建卷选自《陶学士集》实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15分(翻译6分)浙江卷《与荆南乐秀才书》(宋)欧阳修实词、虚词、分析概括、断句、翻译19分(断句3分、翻译7分)辽宁卷《晋书•列传第三十九》9+10湖北卷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实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21分(翻译9分、断句3分)湖南卷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实词、虚词、分析概括、翻译22分(翻译10分、断句3分)广东卷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实词、虚词、筛选信息、分析概括、翻译22分(翻译10分)四川卷节选自清光绪五年《镇海县志》卷二十一《人物传二•明一》实词、虚词、概括分析、翻译19分(翻译10分)纵观以上全国高考17套文言试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命题形式。题型基本保持稳点,文段翻译和断句采用主观题,其他采用选择题。2.考查内容。基本稳定侧重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四个子项:实词(重点考查辨析和推断)、虚词、信息筛选、分析与概括文意。筛选信息、分析文意、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试题占了主要部分。这对文意理解的要求较高,而且把对文意的理解和词句的推敲的考查结合在一起,更具有综合性。自主命题以来对虚词考查较少。3.考查目标。强调根据语境来答题每一道题都要以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为背景,都要以对上下文文句的正确分析为条件,才能正确作答。4.选材特点。稳中有变,选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从人物传记到古代散文。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从以上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第一讲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解读】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常见,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在文中,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理解,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本专题考点的课时讲授和作业安排情况:(6课时)结合《赢在高考》上面的各考查点进行讲解,注意真题回放中的例题解析,各考查点的技法归纳总结;课堂训练以各考查点的“跟进训练”为主,一个考点讲完之后再做“理解巩固运用”。早自习安排好学生记诵“120个常见实词例解”,见资料书上的“相关资料备索”(学生用书见P28,教师用书见P37)必要时,老师带着学生回顾与教材相关的重点实词义项。知识要点:一.通假字古人在谈到如何学习文言文时总结说:辨句读,识通假,补省略,无书不可读。说明了通假字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性。通假字的产生,大约有两种原因:1.本有一个正字,但是在写书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后来沿袭下来,得到社会的承认,或者由于地方习惯,写成另一个字。例如:“早”写成“蚤”(《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罪)2.本来没有这个字,从一开始就借用某个字,这一种字词以虚词为多。例如:邪——耶与——欤县——悬莫——暮说——悦孰——熟奉——捧知——智暴——曝内——纳卒——猝厌——餍善——缮畜——蓄坐——座通假的原则:1.同音通假(音同或音近似)例如: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值于是从.散约败《过秦论》纵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披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罪《鸿门宴》早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邀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罹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现2.古今通假(形近通假)例如: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熟相如奉.璧奏秦王捧夫晋,何厌.之有餍卒.然边境有急猝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今王田.猎于此畋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几个义项并不完全相等,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现代汉语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意义,这就是多义词的基本义,其他的意义则是由这个意义发展,转化,引申出来的,这些其他的意义就是多义词的转义,转义包括引申义,比喻义和通假义。以笔画最少的“一”字为例,常用义项就有六个:①数目:一人,一桌,一椅②统一:六王毕,四海一③相同,一样:古今一也④全,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⑤专一:用心一也⑥竟,乃:一至此乎。例如:兵:本义,士兵引申义,军队、军事、战争走:本义,跑引申义,步行铁:本义,金属比喻义,喻坚定不移的(铁的纪律)唇齿:本义,嘴唇和牙齿比喻义,喻相近有共同利害关系的双方(唇齿相依,唇亡齿寒)寒:本义,冷引申义,寒冷的季节,贫寒,恐惧,害怕,受冻嫩:本义,新生的,生长短的引申义,像花一样的东西比喻义,喻事业的精华,年轻漂亮的女子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1.类似联想:采用类似事物来比喻形成一词多义引(开弓)→延引→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采用接近的事物来代替兵(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由正面意义联想到反面意义去(藏)→离开→废除→舍弃三.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的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某些词原有意义比较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的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扩大的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中。词义扩大有以下几类:(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雏,古义:小鸡今义:幼小的动物,幼儿,未定型的形状(雏鸟,雏形)皮,古义:兽皮今义: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及包在外面的东西(树皮,封皮)(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愿义扩大到感情相似的意义甘,古义:物的甘美今义:除了味美,味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心甘情愿)苦,古义:一种苦菜,表味苦今义:不仅有味苦之义外,还有辛苦,痛苦之义(辛劳,辛苦)(3)由专名扩大到通名江河,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河流的通称好,古义:女子貌美今义: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中国,古义:中原地区今义:全中国(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秋,古义:一年四季中的“秋季”今义:一年(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这类现象有三种情况:(1)词义程度的减弱饿,古义: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今义:一般肚子饿怨,古义:恨今义:不满意,责备(如: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2)词义范围的缩小丈夫,古义:男子通称,成年男子(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今义:专指女子的配偶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的统称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臭,古义:泛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祥,古义:预兆,有吉有凶今义:吉兆,吉祥(3)词的义项的减少劝,古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今义:只剩下“劝说,规劝”迁,古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职,流放今义:只剩下“迁移,变换”3.词义转移古代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现象,这就叫词义转移,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币,古义:礼物(如: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今义:钱涕,古义:眼泪(如:感激零涕)今义:鼻涕(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到表示乙动作去:古义,离开某地今义,到某地去走:古义,跑,逃跑今义,步行勤,古义:辛苦,与“逸”相对今义:做事尽力,不偷懒,已没有原义(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慢,古义;怠慢(指态度)今义:速度缓慢(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是名词今义: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假,古义:借(善假于物),是动词今义:假期,真假,是名词或者形容词,古义消失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作词义的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古义:出身低微,见识浅陋(表谦虚的中性词)今义:品质恶劣(贬义词)爪牙,古义:勇士,武将(褒)今义:帮凶,狗腿子,走狗,坏人(贬)衣冠禽兽,古义: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褒)今义:穿衣戴帽子的畜生,比喻道德败坏的人(贬)乖,古义:偏执,不驯服(贬)(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听话,安顺(褒)谤,古义:议论批评他人过失(中)(如:能谤讥于市朝者)今义:恶意中伤(贬)5.名称说法变化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6.单音词变成复音词前变成前面,敌变成敌人四.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变了读音。词类活用主要是为了收到简练、鲜明、生动的效果。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一)名词的活用⒈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①驴不胜怒,蹄.之。(踢)《黔之驴》②今王鼓.乐于此。(弹奏)《庄暴见孟子》③冠.切云之崔嵬。(戴)《涉江》④籍.吏民,封.府库。(登记,查封)《鸿门宴》简析:“蹄”本是名词,在句中却接了宾语“之”,这时“蹄”起到了动词的作用,所以应该活用为动词,是“踢”的意思;名词“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