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学案7]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学案使用说明】1.依据知识结构,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梳理基础知识,掌握记忆重点内容,做完预习自测。2.小组合作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勾画,作出记录,便于上课答疑解惑。【课标要求】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代加强专制集权的具体措施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在强化君主专制方面,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专制集权不断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也体现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3、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央集权制度即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发挥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也造成了对政治民主、经济繁荣和思想活跃的压制,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知识梳理问题引导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汉武帝集权(1)原因:汉初刘邦在推行郡县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但中央和封国之间矛盾激化,引发了“七国之乱”(2)措施:①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②设立刺史制度,监察地方;③酎金夺爵。(3)作用:扩大了直辖统治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1)背景①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混战,国家分裂,人民生活困苦。②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③目的: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问题(2)措施①军事上:收精兵。统兵权归“三衙”,调兵权归枢密院,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②政治上:削实权。中央,三分相权,设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第3课);地方,削夺地方节度使、州郡长官和武将的权力,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下设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③经济上:制钱谷中央掌握地方上大部分财赋,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3)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②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二、明清时期皇权的不断加强1.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1)废丞相①原因:元朝后期,丞相位高权重,引起政局动荡。朱元璋吸取元朝权贵专权的教训。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及措施。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措施和影响?姓名班级组别评价__________时间:2012-92②废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亲掌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皇权、相权合二为一。③影响:在中国实行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2)设立内阁①原因:废除丞相后,皇帝事务繁多。②设立: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③职责:明太祖时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兼协理奏章。明成祖时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2.清朝:设置军机处①目的: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②职权:处理军务,后来可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③影响: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国大事全由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高度发展。3.明清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的表现?【拓展延伸】1.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古代文明的持久性发展。另一方面,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造成官吏唯命是从的奴性和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盛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扼杀了社会活力,钳制思想,摧残文化;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进步,落后时代发展潮流。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在封建社会前期(秦汉至隋唐)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北宋至明清)其消极因素增大,尤其是明清时期,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2.历朝重要政治制度演变(注意把握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两条线索)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皇权与相权皇帝制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一省制废丞相军机处三公九卿制中央与地方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节度使制度收精兵行省制推恩令削实权刺史制制钱谷【预习自测】1.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其目的是A.确立“天下一家”的格局B.巩固皇权,稳定天下C.消灭异性诸侯王和功臣D.效法西周,广建诸侯2.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3.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下列哪一位皇帝?A.秦始皇B.汉高祖C.宋太祖D.明太祖4.北宋实行文臣做地方官的制度,其主要积极意义是A.提高了官员的素质B.增强了官府的职能3C.能够防止武人割据重演D.减轻了人民的负担5.从明朝设置内阁到清朝设置军机处,反映的主要历史趋势是A.君主专制的日益加强B.相权的日益加强C.中央官员职位增多D.中央机构的精简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1)生生合作、组内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以下探究问题;(2)各小组组长指导协调探究任务的完成,安排专人做好相关讨论记录,并确定需进行探究成果展示的同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四副中国古代帝王的图片(略)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四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相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时间职位基本职权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1)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在君权与相权的处理上,三人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2)根据材料三,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四,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有效练习】1、据《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上(汉高祖)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镇)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二城。”又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姓名班级组别评价__________时间:2012-94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亡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2、《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方国对中央的威胁B.反映了“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地方势力冲击C.反映了藩镇割据威胁到中央集权D.反映了藩镇问题得到解决3.西汉初和北宋初都面临制度上的问题是A.地方与中央争权B.郡县与封国并存C.皇权与相权矛盾D.内朝与外朝并存4.王彦超及诸藩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曰:“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据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太祖之“意”是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D.暗示他们自解兵权5.宋太祖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是围绕A.削弱中央大将和丞相的权力B.解除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C.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D.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6.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A.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B.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D.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7.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院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8.下列措施中,使专制皇权得到不断加强的是①三省六部制的建立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清朝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④清朝的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课后作业】1、熟记本课内容。汉武帝、宋太祖集权;明清皇权加强的措施,及影响。2、预习第五课。【课后总结】(写下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预习自测】1——5BBCCA5【合作探究】(1)措施:秦始皇不给丞相以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把财权给三司使,军权给枢密院,宰相只保留行政权。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皇权加强。(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3)否,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律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只负责皇帝谕旨的传达,军机大臣也没有决策权。【巩固练习】1-5BCADC6-8CCB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