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金融时报》卖给了《日经新闻》、《经济学人》也被卖了三网融合IPTV今年都强调了1、推动广电融合媒体发展,就是打造智能广电媒体。如何打造智能广电媒体?(融合还是重点)①要加速推进广电生产方式智能化。广电媒体内容生产要面向广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加速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彻底改变独立封闭低效单一媒体生产方式。②要加速推进广电服务方式智能化。针对用户任何终端任何时间享受广电媒体融合的需求,实现智能感知,智能协同,智能接口等融合媒体云平台服务,③加速推动广电传输方式智能化。加速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建立一体多样融合发展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现代传播奠定基础。④针对网络融合业务融合,业务终端的跨网联动等特点,加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技术监测,视频新媒体监管,节目监管,安全播出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五位一体。2、大数据时代,媒体如何应变?①增强“数据为主、服务为王”的数据理念与思维。缺少数据资源,无以谈产业;缺少数据思维,无以言未来。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居安思危、取长补短,不仅将数据思维贯穿于新闻生产中,让数据说话,也贯穿于传媒经营中,让数据发挥效益。②变革现有报道结构与逻辑。大数据时代,深度报道仍然是媒体的主要追求,但与以往建立在个体记者调查、采访能力基础上的调查性报道不同,未来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将是基于大型数据的挖掘与分析实现的、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揭示与解析。也就是说,趋势预测性新闻和数据驱动型新闻的报道分量将大大增加。因此,新闻传播业应加强上述两方面报道的力度,让大数据走出财经、体育等小范围应用,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③密切与高校合作培养数据人才队伍。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传播业人才至少需要具备多种能力:挖掘、整合大数据的能力;发掘大数据背后新闻价值的能力;进行精确、快速、实时传播的能力等。人才素质的提升仅依靠传媒机构单方之力难以完成,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与体制也需及时变革跟上步伐。④加强跨界合作补齐自身短板。新闻传播业要想克服自身在硬件和技术方面的短板,必须跨界合作、借力发展,让科技、智能、金融协同发力,把握利益价值链多重环节,将新闻传播与其他服务适时捆绑,收到最佳反馈效果。3、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8月份挂牌了,去了很多领导,可能考广电的那个新集团将围绕“湖南卫视+互联网+N”主题,打造融合传播新体系,建成新型主流媒体。4、对外宣传(今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习近平讲话了)①“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是对外传播的核心内容②“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对外传播的根本要求③“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是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是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具体方式:民族情绪与大国责任的调适;中国崛起与国际交流的并重;外宣思维与国际传播的调适;官方宣传与民间交流的配合。1、习近平说:最好的宣传应该是能让被宣传的对象沿着你希望的方向进行,而他们却认为自己在选择方向。应使之成为看不见的宣传。2、对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应注重不同国家受众的兴趣。3、应关注我们能说什么、怎么说、说多少,把握好分寸。4、对外传播的内容应穿上合适的外衣,避免赤裸裸。5、电视+或广电+(今年流行什么什么+)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所谓“+”,就是原有广电的升级,就是要打造升级版的广电。第二,所谓“+”同时也是增加的意思,就是广电的扩容,增加非广电的业务、功能。包括增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其他综合信息服务。第三,所谓“+”,当前最迫切的就是“+互联网”,就是要拥抱互联网、占领主阵地。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6、与过去的数字报业1.0比较来看,数字报业2.0则具有迥然不同的四个特征。第一、全面融入互联网第二、用户驱动发展第三、参与构建新型平台媒体第四、重新定义企业合作伙伴,构建新的经营模式7、垂直媒体(有些名人提到)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作为互连网的新亮点,垂直网站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8、逆转新闻(今年有研究)指最初报道的新闻向相反的方向转变,随着新闻报道不断深入,事实真相被更加客观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立场急剧逆转,并表现出与之前截然相反的态度。逆转新闻是媒体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公信力严重透支和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下滑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政治立场、商业利益、经营理念和道德法律互相博弈的产物。9、全媒体时代的报纸编辑(今年很多报刊停刊了,跟新闻学我们新闻报社的设置优缺点结合考察)报纸编辑应认真研究探索,在努力掌握新的编辑手段、增强编辑业务能力的同时,还应增强以下五种意识:读者意识、策划意识、创新意识、深度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编辑工作做好做到位。只有这样,报纸的生命力才会持续、长久。10、报业辛迪加”,就是不同的报纸杂志,有偿共享新闻报道、新闻图片和专栏文章,从而打破各家媒体细分市场的格局,并形成规模,催生出优秀的新闻作品。11、数字遗忘权(重点,陈力丹强调也引起的讨论)数据主体要求数据控制者删除关涉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防止其进一步传播的权利。它为信息技术发展给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所带来的难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但其面临着理论上(与隐私权等如何区分)和司法上的挑战(司法是否承认)12、微传播广义上指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渠道的信息传播;狭义上是指微博。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13、互联网思维就是要以互联网传播的特征(即时、海量、互动等),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推进媒介融合,来满足公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14、媒体在相关利益方面的新闻职业三大规范:1、申报原则2、回避原则3、编营分离原则香港浸会大学朱立教授讲解15、收视对赌协议是电视台在购买电视剧作品与制作公司产生较大价格分歧时,双方讨价还价过程中产生的“妥协方案”,是一种不健康的恶性风气。例如电视台预估体系认为某部作品应该50万一集,而制片方则认为合理价格应为80万。协商无效,就进行“收视率对赌”,具体条款千差万别,但核心是双方约定一个收视率,如果达不到这一约定数字,制片公司将无法得到卖片款。16、众筹新闻:(今年有实际应用)指的是记者通过公开报道计划,向社会公众募集新闻报道项目启动资金并执行报道,这种报道在美国、法国和台湾等地区新闻组织机构得到扩散和运用。新闻众筹的出现迎合了当代市场化背景下消费者对新闻产品高度分众化的取向,依托社交网络新媒体的优势,这种新闻运营模式正在悄然影响着传统的媒介环境。但是新闻众筹作为一种网络新时代的产物,其自身无法避免地拥有一些局限,其运作模式和合法性边界尚不清晰等等。17、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也是媒介融合,不过背背去年习近平讲的四点就行了,什么遵循两个规律啊打造媒体集团质量的)1、新闻采编流程一体化: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2、媒体组织结构一体化:调整现有结构,合并打通采编流程。3、重构媒体与用户的关系4、借助技术和资本市场启动媒体融合总之,要把媒介融合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18、沉浸传播(今年新出来的观点,没什么影响,不过陈力丹认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了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不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19、新闻隐匿权(今年有案件)是媒体及工作人员为消息源保密的权利,即未经消息源同意,不能把消息源透露给第三方而承担的一种义务。隐匿权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媒体可以享受隐匿权带来的更多有价值的新闻;另一方面由于隐匿权与公正审判相冲突,媒体记者和机构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20、自动化新闻(去年好像考过)即所谓的机器人写新闻,早已不是新闻。自动化技术确实能够帮助记者做一些工作,比如数据分析和处理等此类的新闻报道。但是,机器人用武之地是有限制的,只能在某些数据可标准化的报道领域发挥作用。而在其不擅长的大部分领域,则依旧需要记者来完成,比如调查性报道等。事实上,机器人只不过是记者的助手和工具而已,无论其如何发展,无法替代真正的“人”。21、全媒体新闻(自己整理吧,我懒得弄了,当时准备11月弄得)是指将同一个新闻事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开发,这些信息通过编辑加工,报纸可以发消息、访谈、通讯、图片,这些内容再加视频信息可以连接到网络上,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数字化发布。全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全媒体”是人类现在掌握的信息流手段的最大化的集成者。2、“全媒体”并不排斥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而且在整合运用各媒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仍然很看重传统媒体的单一表现形式,并视单一形式为“全媒体”中“全”的重要组成。3、“全媒体”体现的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相位融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溶,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4、“全媒体”在传媒市场领域里的整体表现为大而全,而针对受众个体则表现为超细分服务。举例来说,对同一条信息,通过“全媒体”平台可以有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同时也根据不同个体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以及信息表现的侧重点来对采用的媒体形式进行取舍和调整。如在对某一楼盘信息展示时,用图文来展示户型图和楼书中描述性的客观信息;利用音频和视频来展示更为直观的动态信息;同时,对于使用宽带网络或3G手机的受众则可用在线观看样板间的三维展示及参与互动性的在线虚拟装修小游戏等等。“全媒体”不是大而全,而应根据需求和其经济性来结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全媒体”超越“跨媒体”的也就是在于其用更经济的眼光来看待媒体见的综合运用,以求投入最小——传播最优——效果最大。(同上)这是今年刚发布的《2014年中国传媒创新报告》。报告中指出,未来媒体融合总体发展趋势为:政府的主导性决定融合发展的主趋向;移动互联会成为融合发展的助推器和主战场;主流传统媒体逐渐占据融合的主导地位。未来媒体创新将集中在四个热点领域:传媒业内联盟将增多并呈现实质化合作趋势;社交媒体新闻化趋势愈发明显;特色新闻APP将大受欢迎;政府的自媒体将迎来大发展时期